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7论健康人格的培养
1目录1.健康人格的概念.........................................22.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32.2适应性:健康人格的功能发挥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属性...............42.3自主性:健康人格实现过程上的基本属性.........................42.4发展性:健康人格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向上的基本属性.............43.影响人格的因素.........................................53.1遗传因素....................................................53.2环境因素....................................................54.健康人格的形成条件.....................................64.1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64.2学会自我教育................................................64.3增强应对挫折的承受力........................................74.4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74.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74.6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4.7在业余爱好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84.8防止“过犹不及”............................................8参考文献:...............................................82摘要:首先分别介绍了奥尔波特、罗杰斯、弗洛姆、弗兰克等人对健康人格的定义,并给出了总结性的定义。然后总结归纳了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和谐性、自主性、适应性、发展性。接着分别从遗传和环境两大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影响人格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健康人格的形成条件,给出了具体的健康人格的塑造方法。关键词:人格健康人格影响因素形成条件1.健康人格的概念心理学有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对人格的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因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心理学家从各方面描述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描述: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具有对父母、朋友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极高的创造力。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3自己的命运;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2.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尽管人格是一个有着多种不同含义和多重属性的模糊概念,不过多数研究者同意人格的核心含义表现为内在思维、情感和外在行为的特征性模式,正所谓“蕴蓄于中,形诸于外”。换句话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机能及其行为发挥的特点。如果个体的心理机能得到持续的正常发挥,即表现为健康人格,反之就是异常人格。照此依据,弗洛伊德的“生殖型人格”模式、弗罗姆的“生产性格取向”模式、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模式、艾里克森的“发展危机解决者”模式、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罗杰斯的“机能完善者”模式以及黄希庭的“幸福的进取者”模式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健康人格结构特征的描述;而DSM2IV2TR(《精神疾病的统计与诊断手册》第四版修订版)把人格障碍看作是“顽固、不适应环境,并导致机能损伤或主观上的痛苦”,然后将其分为A族、B族、C族三组十种,则是对异常人格不同类型的描述。笔者认为,从健康人格的心理结构和机能发挥来看,它至少会呈现如下一些基本属性,而这些基本属性成为我们评估健康人格的基本标准。2.1和谐性:健康人格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关系的基本属性人格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结构。健康人格的和谐性首先表现为人格系统内部各种成分的整合。比如,某种认知成分自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特定的价值观也会产生相应的生活态度和行为风格。各种人格成分的整合借助于自我意识的外显机制和潜意识的内隐机制而达成,因此人格整合根源上是自我意识的整合和潜意识的整合。其次,健康人格的和谐性表现为人格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包括主体与自然界的和谐、与社会文化的和谐、与人际环境的和谐等各方面。第三,健康人格的和谐性表现为主体与实践的和谐,包括个体的人格潜能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和展示,获得活动效能感,实现目标任务与能力的整合,个体人格价值能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获得自我价值感。健康人格的和谐性需要内在心理要素有效地发挥其整合的功能,而和谐的结果最终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42.2适应性:健康人格的功能发挥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属性上述人格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需要通过人格的适应性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适应生存”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凭借其进化而来的高级心智机制,成为整体上优于其他种群的优势群体。衡量个体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利用其人格的优势和特色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健康人格的适应性有两种境界:其一是顺应环境,即个体能遵循环境中既有的游戏规则,与环境保持和谐。其二是控制和改变环境,即个体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既有的游戏规则,制定新的规则。如此说来,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并不冲突。个人创造性的发挥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更高境界。2.3自主性:健康人格实现过程上的基本属性人格特征区别于动物个性的重要方面就是人格主体有高度发达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中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个体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等自我意识的基本过程来达到人格的成熟与健康。健康人格的自主性就是指个体在达成人格成熟和健康的自我意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能属性,或者说是个体追求健康人格过程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阿德勒、奥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等都曾以自我意识的整合和发展状况来衡量人格的健康水平。对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当代人来说,自我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结构,其整合和发展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自我的整合和发展为健康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个体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的水平,是在健康人格实现过程中衡量健康人格基本属性的重要指标。2.4发展性:健康人格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向上的基本属性个体人格的发展都有其本来的原动力。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奥尔波特的机能自主等,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格发展的动力性因素。不过,从个体实践角度来看,人格发展的动力还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必须不断地发展其人格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二是作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会建构某些理想人格的目标作为自身人格健全和发展的动力。譬如,儒家所谓的“中庸”、“仁爱”人格,道家所谓的“自然”、“无为”人格,古希腊先贤所谓的“理性人格”,都是各种文化环境下树立的理想人格。毫无疑问,健全人格的发展性表现在:一方面,个体能够5建构既符合自己的本性和潜能,又符合社会文化要求的理想人格目标,从而为自己的人格发展赢得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个体在利用自己的人格特色和优势适应环境时,能够顺应环境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己,从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人格。3.影响人格的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3.1遗传因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遗传对人格的作用简要归纳如下: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3.2环境因素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父母抚养方式。父母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人格,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更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同伴的影响。除父母和家庭成员之外,与儿童交往最多的可能是同伴,同伴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第三,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学习遵守纪律、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范、学习所处社会文化传统,逐渐形成基本价值观和人生观。第四,社会文化和社会阶层因素。人与社会相互影响,人的性格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社会阶层由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职业状况等决定,不同阶层人群的价值观念、人生观等彼此不同,对6子女的期望水平、要求和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第四,生活事件和大众传播媒体等因素。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其人格的形成。大众传播媒体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电影、电视、广播和书刊到处可以看到和听到,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对我们的思想、信念乃至行为产生极大影响。上述因素只是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因素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并且,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持续影响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各因素作用的大小也不尽一致,还有一些别的影响因素,这是需要进一研究的问题。4.健康人格的形成条件人格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遗传素质为自然前提的,但环境因素和自我努力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的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因此,自我塑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4.1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无论是多么健全的人,其人格品质中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只不过不
本文标题:17论健康人格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0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