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61年试题一、(一)在下表中填写答案:(二)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什么元素的原子能够形成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的电子式.2.表中什么元素的原子不能形成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为什么?3.表中哪些元素之间能生成化合物?为什么?写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在生成所答的化合物时,哪种元素被氧化了?它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它的原子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所答化合物的晶体能否导电?为什么?它的水溶液能否导电?为什么?4.根据氯和钾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5.在氯的两种同位素Cl35和Cl37的原子核中,各有几个中子?(第一题共22分)二、(一)1.在实验室里,使酒精在160-180℃时脱水来制备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指出用什么物质作催化剂.为什么反应温度不能低于160℃?2.乙烯和乙烷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之处?(举出三点,不要求写化学方程式.)3.乙烯有哪些主要用途?(二)在下列甲、乙两题中选答一题(如答两题,只按甲题评分):甲:(1)将硬脂(硬脂酸甘油酯)和氢氧化钠溶液放在一起,加热煮沸,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的名称.通常用什么方法来分离这一反应的产品?(2)用硬水洗衣服,为什么消耗肥皂的量比较多?乙:(1)煤经过干馏,首先得到哪四部分产物?煤的干馏怎样体现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2)乙酸没有还原性,而甲酸有还原性,为什么?(第二题共18分)三、苯跟氯气起反应生成六六六(C6H6Cl6).(一)制备1公斤六六六,在理论上需要氯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原子量:H=12Cl=35.5)(二)如果在反应中只80%的苯生成了六六六,问制备1公斤六六六需要苯多少公斤?注:最后的计算结果只要求写到小数第二位,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第三题共16分)四、(一)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氨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分别用氯酸钾、锌和稀硫酸、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1.可选用下表中所示哪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将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下表中有关的空格内.)2.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为什么选用了某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取氨.(2)说明为什么选用装置b来制取表中最下横行内所填各种气体.(二)在下列甲、乙两题中选答一题(如答两题,只按甲题评分):甲:在实验室里用浓度为37%的盐酸(比重1.19),怎样配制2克分子浓度的盐酸溶液500毫升?(要求先列算式,算出所需浓度为37%的盐酸的量,然后扼要地写出配制方法.)(原子量:H=1Cl=35.5)注:最后的计算结果只要求写出整数部分,小数第一位四舍五入.乙:向分别盛有铵盐、铝盐、铁盐和钾盐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各发生什么现象?(若无化学反应,亦须指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简化离子方程式.(第四题共20分)五、(一)在合成法制硝酸工业的吸收塔里进行着以下反应:要增加硝酸的产量,压力应当增大还是减小,温度应当升高还是降低?(从化学平衡观点来说明理由.)(二)在右图内画出合成法制盐酸工业中吸收塔的内部构造,并标出进入和导出的物质名称(或分子式).为什么这种设备有利于迅速地制得浓盐酸?(从化学生产原理来说明理由.)(三)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在接触法制硫酸的接触室[下图(1)]和合成法制醋酸的水化塔[下图(2)]中进行的两个反应,并注明反应的条件.标出两图中进入和导出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第五题共24分)1961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一)222888788易得1个电子稳定(或答不易得失电子)1(2分)(2分)易失1个电子(2分)(二)1.Cl(或答氯).两个氯原子共有一对电子,各形成稳定结构.2.A和K.因为氩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是稳定结构;因为钾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只能失去不能再结合一个电子.3.K和Cl.K原子供给Cl原子一个电子,各形成稳定结构.K,还原剂,失去电子.-不能,因为K+和Cl离子间强烈吸引,不能自由移动.-能,因为在溶液中K+和Cl离子能自由移动.(3分)(2分)(3分)4.氯在周期表的右端,非金属性强;钾在周期表的左端,金属性强.(1分)5.18、20(1分)(第一题共22分)二、(一)1.C2H5OH(H2SO4)160-180°CC2H4+H2O(2分)用H2SO4作催化剂.(1分)因为在反应温度低于160℃时,生成乙醚而不生成乙烯.(2分)2.化学性质不同之处是:①乙烯能被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乙烷不能.②乙烯能起加成反应,乙烷不能.③乙烯能起聚合反应,乙烷不能.④乙烯不能起取代反应,乙烷能.(3分)注:以上四点中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如答乙烯燃烧时生成乙烷明亮的火焰不算分.3.乙烯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用乙烯可以制取酒精、塑料(如聚乙烯)等物质.乙烯还可以用来催熟果实.注:只答乙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不给分.(二)甲:(1)(C17H35COO)3C3H5+3NaOH(2分)煮沸3C17H35COONa+C3H5(OH)3(3分)酯的水解反应(或答:皂化反应)(1分)在生成物中,加入食盐的细粒(或浓溶液),搅拌,静置,溶液就分成两层,上层是肥皂,下层是甘油和食盐的溶液.(2分)(2)用硬水洗衣服,肥皂跟钙盐(或镁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就多消耗了肥皂.注:或答:硬水里的钙盐(或镁盐)跟肥皂起反应而生成不溶解的化合物,也对.乙:(1)焦炉气、氨水、煤焦油、焦炭.(3分)注:在四部分产物中,答对两种或三种的给2分,只答对一种的给1分.从煤里可制得以上四部分干馏产物,从这些产物又可提取出多种多样的重要工业原料,用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使煤的各方面用途都能充分发挥.如果将煤用作燃料,仅利用热量,很不经济.(2)甲酸的结构式是子(2分),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乙酸分中没有带还原性的基团,因此没有还原性.(3分)(第二题共18分)三、(一)C6H6+3Cl2=C6H6Cl63×22.4(升)291(克)x1×10003×22.4:291=x:1×1000x=3×22.4×1000291=231(升)答:需要氯气231升.注:①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方面占6分,其中:(Ⅰ)化学方程式(或3Cl2→C6H6Cl6占2分.(Ⅱ)比例式和算式(包括气体克分子体积概念、分子量数值的计算)占4分.其中列式、概念或分子量计算有错误时,酌情扣分.②数字运算方面占2分.如果计算结果数值对,但漏写或写错单位,扣1分.③用其他合理算法(包括应用分子式来进行计算的,)求得正确答案,同样给满分。(二)1.制备1公斤六六六,设理论上需要苯的重量为y:C6H6+3Cl2=C6H6Cl678y78:291=y:12911y=78×1291=0.268(或0.27)(公斤)2.实际上需要苯的重量为:0.268÷80100=0.34(公斤)答:需要苯0.34公斤.(8分)注:①算出理论上需要苯的重量,给6分.(Ⅰ)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方面[包括写化学方程式(或写成C6H6→C6H6Cl6)、分子量数值的计算、列比例式和算式]占4分.(Ⅱ)数字运算方面占2分.②算出苯的实际需要量给2分.如果算式对,计算错,扣1分;计算结果数值对,但漏写或写错单位,也扣1分.③用其他合理算法,求得正确答案,同样给满分.(第三题共16分)四、(一)1.(4分)注:填表时,每种气体只要求填对一个位置,即给1分;若多填对一个位置,不另给分;若填错一个位置,对该气体即无分.CO2用排水NH4+OHAl(OH)3+OH=AlO-2+2H2O法也对.2.(1)制氨的反应物为固态(占1分),反应时必须加热(占1分),故用装置a.生成物氨比空气轻(占1分)又易溶于水(占1分),故用装置1收集.(4分)(2)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物都是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都不需要加热,故用装置b.(二)甲:计算步骤:(1)500毫升2克分子浓度的盐酸含氯化氢:(2分)500×21000=1(克分子)(2分)1克分子氯化氢的重量=1+35.5=36.5(克)(2)含36.5克氯化氢的浓度为37%盐酸的重量为:(1分)36.5÷37100=98.6(克)(3分)(3)98.6克的浓度为37%盐酸(比重1.19)的体积为:98.6÷1.19=83(毫升)答:需要浓度为37%的盐酸83毫升(2分)配制方法:量取83毫升浓度为37%的盐酸,注入量瓶(或量筒)中,加水稀释到500毫升.注:①在计算中,如果对克分子、克分子浓度、百分比浓度、比重等概念理解错误,该步计算不给分②在(1)、(2)或(3)中,如算式列对,而计算错误,扣1分.③最后的计算结果,如漏写或写错单位,扣1分.④如果由于上步错,而下面各步的数字运算也跟着错,但对本步的概念是清楚的,计算方法也是对的,那么本步可不扣分.⑤用其他合理算法,求得正确答案,同样给满分.⑥配制方法中"加水稀释到500毫升"为重点,如答案中无此重点,不应给分.乙:铵盐溶液:发出氨的气味,或答发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分)+-=NH3↑+H2O(2分)铝盐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浓NaOH溶液时,沉淀又溶解.(2分)Al++++3OH-=Al(OH)3↓-铁盐溶液:生成红棕色(或答红褐色)沉淀。Fe++++3OH-=Fe(OH)3↓钾盐溶液:没有变化.注:用普通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上述离子反应的不给分.(1分)(1分)(1分)(第四题共20分)五、(一)1.由于气体反应物的体积大于气体生成物的体积,增大压力可促使平衡向缩小体积方向移动,从而增加硝酸的产量.(3分)2.由于硝酸的生成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可促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从而增加硝酸产量.注:本小题(一)的答案包括三部分:(Ⅰ)根据化学反应的判断(气体生成物体积缩小,放热反应),(Ⅱ)压力、温度对平衡的影响,(Ⅲ)采取加压降温的办法.叙述的先后不影响得分.每个部分2分.(二)1.见下图.(3分)2.为了增大水和氯化氢的接触表面,在吸收塔内填放瓷环,这样就可较迅速地吸收氯化氢.(2分)3.在塔的上部,还未被吸收的氯化氢到了这里就被刚进入塔里来的净水所吸收.在塔的下部,生成的盐酸跟进入塔里的氯化氢充分接触,因而使盐酸里所溶解的氯化氢的量增多,这样就能生成浓盐酸.(3分)注:①本小题的"增大接触表面"和"逆流"两方面的答案各包括三部分:(Ⅰ)吸收塔的结构,(Ⅱ)化学生产原理,(Ⅲ)效果.叙述的先后不影响得分.②只答出塔的内部结构和流向,而没有具体说明"逆流"、"扩大接触表面"原理者扣2分.只答一般原理不联系吸收塔的结构者扣4分.(三)1.2SO2+O2钒催化剂500℃2SO3(3分)图(1):SO2,空气(上方);SO3(下方)2.C2H2+H2O汞盐CH3CHO(3分)图(2):汞盐催化剂溶液(左)用过的汞盐催化剂溶液(右)C2H2,水蒸气(下)CH3CHO,未作用的C2H2(上)(2分)注:①本小题中的每一化学方程式给3分(写错反应条件者扣1分,化学方程式不平衡者扣1分,分子式写错扣2分).②图上注字用汉字或分子式均可.进入接触室的空气答成"氧化"可不扣分.水化塔上"汞盐催化剂溶液"答成汞盐可不扣分,不答"用过的"亦不扣分:不答水蒸气和未作用的C2H2亦不扣分.(第五题共24分)
本文标题:1961年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1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