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农村的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全面发展、公平公正发展的核心因素。而在占绝大部分儿童人数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如办园规模不合格,师资水平底下,管理不正规,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也不容缓!1.普及率低啊,办园规模小1、乡镇政府和领导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支持力度不够有些乡镇政府和领导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以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为由,放弃了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和管理责任。没有把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幼儿园完全推向市场,学前教育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呈现混乱无序状态,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幼儿受教育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学前教育发展陷入了困境和低谷。2、经费投入缺乏保障,办园条件总体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明确。地方政府学前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较少,在很多地方几乎为零。幼儿园不得不靠增加班额,压缩教师数量,降低教师工资等手段艰难维持生存。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因为财政投入少,收费标准低,造成办学条件比较简陋,没有流水洗手设备,没有保温桶等饮水设备,没有达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更不必奢谈有足够的玩教具和图书;有的甚至是危房,如国家规定相关功能室,如保健室、值班室、传达室、隔离室、集中浴室、洗衣烘干室、活动室、卫生间、衣帽间、教具、音乐活动室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就更不用说了。另外,有些乡镇为了减少投资,公办幼儿园设置数量不足,园所不独立,与小学园所混杂现象严重,造成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安全责任不明确等现象。3、农民经济收入偏低,隔代教育现象严重,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不高,农村家长更多的是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或重智力的培养,轻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在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年轻父母常为自己幼小的孩子能认多少字、算多少题感到自豪,要求幼儿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玩耍……为迎合家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4、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没有编制,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首先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呈现一多、一少、一大、两低的现象。即农村聘用教师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低、待遇低,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其次幼儿教师没有编制,配备不足。多数幼儿园没有达国家规定的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1.5-2名教师的最低要求,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一、合理规划,调整布局,创设优良的办园环境。要做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事业规划,探索多元化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体制。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造有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附设在小学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也随之停办或合并为独立园所。对不在总体规划之内,又存在布点分散、规模偏小、条件简陋、安全隐患较多的幼儿园,要依法进行整顿和撤并。使广大儿童能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二、加大投入,出台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创建一批优质示范幼儿园。加大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包括房屋改造,基本设施更换或改善各室的配备,大型玩教具投放等。同时落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建议出台有关政策,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把中心幼儿园建设和政府业绩考核相挂钩,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三、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素质,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建设一支积极稳定、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幼教队伍,是深化幼教改革,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更是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教师配置上优先考虑幼儿教师的配备实行严格的定向分配政策和保护性安置措施,吸引新教师上岗;本着专业归口、择优录用、合理流动的原则,采取转岗教师特殊津贴等相关鼓励政策,增强幼教岗位吸引力,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吸引普教任职的原幼师毕业生回归幼教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开展各种专业培训,让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园内举办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新教材教学培训班和基本功辅导班等,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根本要求;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幼儿教师工资实行乡镇统筹管理和绩效工资制,教师统一聘用,工资统一发放。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好基本准备。四、因地制宜,将农村资源融入幼儿园大环境中。农村幼儿园环境布置不必豪华、奢侈,应充分体现农村及本地区特色。如:我们在幼儿园院内周围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再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还开辟出一块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各种各样常见的农作物: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供幼儿观察、管理、记录。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注意起它们的生长变化来。,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意识真正增强了。“木桩”变成了“平衡木”、“攀登架”,“秸秆”变成了迷宫,孩子们受到了启示,他们将秸秆、木棒拿到幼儿园做成了“小马车”、“小汽车”等;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结束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环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制作小组:16组成员:邵亚楠、张铁梅、于晓杰、李永杰、赵志强
本文标题:农村学前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2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