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素平2008年11月引子:一位专家的回复我对你的报告主要是格式上作了一些调整。整篇报告难以大动,问题当然有一些,但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我后来又有一个提纲,主要是建议你增加研究成效中的学生发展这一块,这是评委们很看重的。供你参考。你的问题主要是要不搞科学的人,不教某一个学科的人,认同你的创意。这是所有参加评奖的人的一个共同挑战。这同你受到学科圈里人称赞是不同的,更难一些。好的研究报告的追求自圆其说形神皆备问题1:我研究什么?明确了吗?——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内容)问题2:我是怎么研究的?策略了吗?——方法与过程(步骤)问题3:我有哪些研究成果?提炼了吗?——研究成果问题4:我的研究成果有用吗?可信了吗?——成效与价值判断问题5:我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局限)?有新问题吗?——讨论与思考问题6:有没有“低级错误”?规范了吗?汇报提纲问题1:我研究什么?明确了吗?——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内容)修改目标指向:聚焦真实问题,指出自己的研究重点,给人“背景感”、“意义感”。板块一:问题的提出例:《小学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研究》原来的表述: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2.研究过程教学设计的理由3.意义和价值分析专家回音:A:表述思路抓两头: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理论层次要谈自己对该问题的学习认识;实践层面的问题要能聚焦。B:研究报告的问题提出部分对过去常识课与科学课的特点区别的还不够清晰,也就是说对过去存在的问题挖得不够。如果科学课还不成系统,那么系统的构建很重要,如果科学课在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那么现象描述得越典型、越重要。例:《小学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研究》(一)实践的思考1、研究的连续性:《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发现,对“科学过程”的理解是阻碍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瓶颈。2、研究的现实性: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堂教学问题——“过程缺失”和“过程缺乏科学性”1.如何认识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2.如何认识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问题聚焦:小学科学过程教学的设计(二)理论的思考板块二:研究目标案例: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研究目标目标1.doc目标2.doc我的想法:与结果(成果)对应修改目标。目标与研究内容联系,内容在目标的基础上分解和细化。问题2:我是怎么研究的?策略了吗?——方法与过程(步骤)修改目标指向:突出表述对研究问题的思考路径和独特的解决办法,具有策略性和全景性,体现“过程感”、“真实感”。策略一:以研究方法为主线例:《温州市校本教研实践范式的构建与制度建设研究》(朱跃跃)1.文献研究:查找理论依据,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学习分析文献明确校本教研及制度的内涵、特点;2.调查研究: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等结果3.思考与对策:4.行动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提出层次性和目标定位……策略二:以操作策略为主线案例:《区域推进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1.课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横向、纵向、网状2.课题研究的运行机制3.课题研究内容与实施策略4.课题实践的操作策略策略三:以研究阶段为主线(大众版)1.准备阶段(第一阶段)2.启动阶段(第二阶段)3.实施阶段(第三阶段)4.深化阶段(第四阶段)5.总结阶段(第五阶段)问题3:我有哪些研究成果?提炼了吗?——研究结果、成果修改目标指向:整合所有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演绎,提炼出该课题的创新观点,自圆其说,体现“创意感”。专家回复: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是不是落实了对应的研究内容。下了功夫,有一定水准,为最终成搞打下了好的基础。尤其欣赏的是第四部分,表述方式好,将说理与实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还可以多看几遍初稿,围绕主要立论“科学的过程观”想一想怎样把这问题说得更清楚。(一)我的故事课程论专家的建议:——“有理论有实践”即好成果教学设计专家的建议——“让别人看得懂”即好成果数学学科专家的建议——“人家拿去可以用”即好成果科学学科专家的建议——“自己的实践过程经验”即成果——倾听不同学科专家的声音例1:来自课程论专家的建议:“有理论有实践”才是好成果成果之一:小学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假设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的模式与策略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典型课例的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理论学习理论科学过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助学事件内部条件科学课的过程特点小学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假设现有理论的启示教学过程理论:叶澜教授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诠释学习过程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科学过程理论: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教学设计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用设计理论对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三者进行整合概括出小学科学课堂的基本特点1.研究的问题是科学问题2.用科学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3.助学事件要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例4:科学学科专家的建议——“真正是自己的实践经验”就是好成果成果之五:过程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和典型课例在比较中研究在对话中研究在读教材中研究在精加工中研究(二)提炼思路三部曲第一步:交代成果是什么(成果内容)第二步:具体操作(流程、策略、原则、方法)第三步:成果分析、适度小结(自我评价、推广范围、优点、局限)例:小学科学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成果表述介绍1.“实践——认识”型及其运用基本教学设计框架导入学习情境检索已有经验警觉、期待提取到工作记忆提供学习支架获取事实选择知觉、语意编码提供交流合作整理事实接受与反应促进成果发布评估行为暗示提取、概括表达与交流助学事件(教师)学习过程与方法认知过程(学生)课例运用下面以《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为例谈谈该设计框架的运用:(1)过程教学设计(链接)(2)分析与思考(链接)依据数学学科专家的建议——“人家拿去可以用”才是好成果3.初步结论“实践——认识”型:研究“是什么”问题,以观察为主的课例“假设——检验”型:研究“怎么样”“为什么”问题,以实验为主的课例越概括越能体现出价值(三)注意事项1.忌把一知半解的理论当成成果写出来2.忌与现有公认的理念或说法相悖3.忌把他人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4.忌成果表达简单化问题4:我怎么说我的成果有用?可信了吗?——成效与价值判断修改目标指向:对比分析,多角度思考,体现“价值感”、“厚实感”(一)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我的成果有用吗——回到课堂中检验从同一课题不同设计看目标达成度——课例比较从学生课堂的思维深度看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课堂观察从同一课题不同学生群体的表现看学生发展——对比分析我的成果有用吗——让学生来说话(1)学生科学课外活动的参与面——数据(2)学生参与课外科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分析(3)学生的科学才能的发展——获奖数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成果有用吗——让教师来说话课例执教者开课情况导体和绝缘体施昌魏全国二等奖、教材资源包摆的研究林昱全国二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杠杆施昌魏全国课题交流会公开课保护鸡蛋陈耀全国课题交流会公开课气温的变化朱小雪全国课题交流会公开课豌豆荚里的豌豆饶正辉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公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麻显春教材资源包、全省公开课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麻显春全国培训会公开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倪志敏全省教研员培训会公开课拱形的力量王小梅全省培训会公开课“温州名课”赢在设计我的成果有用吗——让理论价值来说话(辅助关键事件)(1)优质课(2)论文(3)案例正如中央教科所对本研究成果的鉴定书[1]所言:“该课题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转型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使科学课课堂教学过程科学化的问题。研究注意理解和把握科学本质和科学课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提出了小学科学过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助学事件的设计策略和操作原则。研究选题具有前瞻性,研究成果对解决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1]见附件2——有关证件。(二)原则: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可以给自己的成果做适度小结我们认为……;在……看来……;本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正如……说的……)问题5:我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局限)?有新问题吗?——讨论与思考意图:体现持续的思考、给人以深度。问题6:有没有“低级错误”?规范了吗?意图:增强舒适度,上档次专家回复:作为一个文本的格式,你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增加脚注、图和表要有标题和连续标号、采用规范的三级标题,如一、(一)1.(1),而不是现在那样。不同标题在字号字体粗细等方面有变化,如此等等,都可以增加你的成果的吸引力。规范——关注细节摘要:总览标题:结构:注解和文献:规范和道德附件:材料的厚实性包装(封面、目录、打印):阅读舒适最后花一定的时间,让自己真心真意地读几遍,读到一句话都舍不得省掉的时候,满意的研究报告出炉了!以上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深表歉意!
本文标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3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