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古蔺中学高2012级地理导学案模块:第二单元课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一课时)检查时间:月日学科组长评价:教师评价: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导致的环境问题。2.分析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通过本节森林环境效应的学习,树立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二、重难点1.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雨林的脆弱性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三、课时学法指导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四、预习案1.任务布置:自读教材P26-29,完成《大聚焦》知识再现部分。2.存在问题:五、探究案探究点一:1.人们为什么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2.森林的受到破坏后,会造成哪些危害?并读26页活动按要求做第二题。探究点二:1.全球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2.如何理解热带雨林的别称“绿色腰带”“地球之肺”“地球储水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的含义?探究点三:阅读教材图2.16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为什么?探究点四:1.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C.为人类提供食品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3.森林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A.增加降水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调节气候4.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指()A.长城沿线的森林带B.“三北”防护林C.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D.沿海13000公里滨海防护林六、训练案七、反思与小结1.2.3.古蔺中学课改高2012级班姓名:小组:第组层次:密------封------线------外-----请------勿------答------题题目题2古蔺中学高2012级地理导学案模块:第二单元课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二课时)检查时间:月日学科组长评价:教师评价: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了解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3.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基本情况,掌握热带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二、重难点:1.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掌握热带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三、课时学法指导:讨论法﹑比较法四、预习案:1.任务布置:自读教材P30-35,完成《大聚焦》知识再现部分。2.存在问题:五、探究案探究点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材料巴西的人口分布图。1.为什么巴西的北部人口很少?2.为什么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探究点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材料一教材图2.25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材料二雨林的前途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的政策和当地民众的观念的影响,因为是开发还是保护完全受人的操纵。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除了要通过“宣言”“议定书”之类的东西加强对当地政府的压力之外,还应伸出援助之手,切实帮助解决当地国家的困难,例如贫困问题、债务问题等。作为当地政府要切实认识到雨林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作为当地的公民要形成保护意识,凡是不利于雨林保护的事不做。这样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财富——亚马孙雨林,这样,雨林的前景是光明的。反之,不论在哪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给雨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雨林的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1.“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其暗含的寓意是什么?2.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前提和契机是什么?3.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热带雨林?探究点三: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外力作用)非常严重。(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六、训练案(小聚焦带*的题选作,其余必做)七、反思与小结古蔺中学课改高2012级班姓名:小组:第组层次:密------封------线------外-----请------勿------答------题题目题
本文标题: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3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