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立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津山线K256+356.5唐山市南湖连接渠双孔10m-10m框架地道桥立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路桥项目部编制日期:2010年5月1日目录一、框构桥主体混凝土工程施工概况.......................1二、施工方案及方法....................................1三、准备工作.........................................2㈠、技术准备工作.....................................2㈡、施工准备工作.....................................3四、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4五、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5六、混凝土的振捣.....................................6七、混凝土养护.......................................8八、应注意的施工质量问题..............................9九、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10一、框构桥主体混凝土工程施工概况该地道桥主体采用C40,抗渗指标P12的商品混凝土,其数量约为,第一步浇筑框架桥主体底板和主体下八字混凝土,共计704m³,第二步浇筑立墙,顶板及刃脚,计1649m³。第三步制作后补挡墙198m³。计划采用混凝土运输车,立墙及顶板浇筑混凝土计划采用两台泵车同时泵送浇筑完成施工过程。按照每小时,每台泵送浇筑混凝土28m³计算,共需30小时。二、施工方案及方法边墙及顶板采用由东向西,先立墙,后顶板滚动式浇筑的施工顺序完成。浇筑区域近似长方体,故沿长向采取斜面分层浇筑方案,采取“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连续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动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输送管频繁活动,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了往返时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6h。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快速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任务,使用两台泵车,泵送混凝土车功率计算按每小时输出28m³。边墙及顶板浇筑作业采用49m两台混凝土泵车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泵车均安置在基坑南北两侧,泵送过程中,泵车A负责北侧边墙浇筑,浇筑完毕后开始东西方向浇筑北侧顶板;泵车B负责南侧边墙浇筑,完毕后开始浇筑中墙。泵车B浇筑中墙2.56h后开始浇筑南侧顶板。此时泵车A开始继续浇筑中墙,浇筑中墙2.56h后继续浇筑北侧顶板,以此反复进行浇筑,浇筑完毕中墙后,继续浇筑两侧侧顶板。顶板东西方向浇注(顶板浇筑顺序见附图1)。顶板每一道浇筑宽度为0.5m,厚度为0.9m。浇筑立墙时为保证最大倾落高度小于2m要求,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照要求设置串筒:边墙处设置6道,中墙设置5道,每道挂5节。边墙每层浇筑深度为0.4m,每层数量约14m³,每罐按11m³计算,每道串筒灌1.8m³,约22-23层浇筑至顶板。边墙浇筑时间约为12个小时。中墙每层浇筑深度为0.4m,每层数量为12.5m³,每个串筒灌2.2m³,约10个小时浇筑完毕。三、准备工作㈠、技术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脚手架,钢筋骨架及预埋件加以检查,包括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施工的预留宽度,模板支架,支撑,支柱,拉筋等结构的可靠程度,脱模剂的涂刷情况。并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净。模板的拼缝是否严密:模板顺直度是否满足要求,模板外侧是否做好阻水工作。待自检合格后,监理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进行浇筑混凝土。㈡、施工准备工作现场人、机、料等资源配置⒈人力配置工种混凝土工钢筋工木工力工电工混凝土管工人数(人)2535525⒉现场机械配置名称泵车振捣棒混凝土罐车泵管数量2台12根12~15辆150米⒊混凝土输送泵车进场并经调试正常运转,泵的布置将随场地布置变化略微进行调整。附图2: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图⒋夜间照明:塔吊上架设两只镝灯,保证夜间施工正常进行。⒌人员协调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各方面协调统一方可顺利施工。现场设总调度长一名,混凝土浇筑前由总调先进行各方面协调、联络和布置,施工时由总调进行总指挥处理各种关系。现场将派专人指挥车辆出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各混凝土搅拌站专人负责与现场联络并及时汇报搅拌站的情况,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协调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速度。路桥项目部混凝土浇筑过程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职位姓名工作内容项目经理鄢全成负责浇筑施工过程过程中现场组织工作项目书记顾玉峰负责外部协调工作项目副经理姜磊负责现场调度技术科屈义明负责浇筑方案拟定及其他技术工作落实白班7:00-19:00领工员季华庭负责白班混凝土浇筑过程现场组织和施工实验齐继恒负责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夜班19:00-7:00领工员文义红负责夜班混凝土浇筑过程现场组织和施工实验李靖负责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⒍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浇筑厚度标志是否备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标志是否松动,振捣器等机具有无备品:夜间施工的照明是否已备好;发电机运转是否正常;坍落度检测仪器及试模是否准备齐全。⒎现场施工场地是否平整完毕。四、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要求预拌混凝土厂家严格执行供货技术协议,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必须符合法规和施工规范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和相应的试块报告。项目部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于搅拌站设置专人,以便及时控制混凝土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泵管直径为125mm,其骨料粒径在5~15mm之间,最大不得超过30mm,外加剂的掺量要符合要求,施工中严禁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罐车应随车带有减水剂。严格作好对预拌混凝土的检验和记录。混凝土到场后进行塌落度的检测,以14cm-16cm为宜,如与委托不符,则退回不能使用,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进行调整。混凝土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五、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首先应清除下梗肋处(施工缝)水泥浆膜,松动石子以及钢筋上的油污,旧浆等,再用吸尘器清理干净。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铺一层厚度约10-15mm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10℃,塌落度控制在140~160mm间。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当间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做好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置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者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一半左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表面出现离淅现象时,应采取措施予以清除,但不得扰动已浇筑的混凝土,并做混凝土浇筑过程记录。六、混凝土的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间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每台振捣棒配备2名振捣手,振动棒的作用部分长度为500mm,作用半径为300mm。电机功率1.5kw,频率12000r/min,振幅1.1mm。所需振捣棒12根。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后,进行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振捣棒插点布置详见下图:模板内边线梅花式插点布置(顶板)振动棒插点振动棒插点矩形插点布置(立墙)模板内边线边中墙振捣时,振捣棒插点呈行列式布置。振捣位置上下左右要求互相搭接3~5cm,上下搭接5~10cm.底板、顶板振捣时,以混凝土下层为主,使混凝土跟着振捣棒走,以免交接班时出现漏振现象。上八字及木模板处,振捣时需保证插棒和模板接触点处不留下痕迹为佳。每个插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s,直至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现象。振捣器的操作要领如下:Ⅰ: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Ⅱ:对软轴式振捣棒,振捣时要求前手紧握振捣棒上端越500mm处,用以控制插点;后手离约前手400mm处,用以扶顺软轴。Ⅲ:振捣棒插入时应上下抽动,幅度50-100mm。振捣棒不得碰撞、敲、撬动钢筋、模板等。振捣棒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更换。Ⅳ:保证用电安全,电机要安装漏电保护器,要有接地装置。七、混凝土养护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根据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自然养护。1)应在浇筑完毕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八、应注意的施工质量问题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奋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此,使钢筋下垂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完全排队后才移动。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九、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前,工长必须对工人进行全面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上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电工24小时值班。做好临边、洞口防护并经常检查,严禁投掷物品。混凝土泵管出口前方严禁站人,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现场照明线路及电箱必须架空,严禁在钢筋上拖拉电线。混凝土振捣工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特殊工种及机械操作,必须有专职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本文标题:立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5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