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_56P
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主席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国际委员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亚洲和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张庭伟博士I.195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回顾自19世纪开始的美国的工业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1930年代开始,各城市政府就普遍采用吸引工业企业的政策,很多城市迄今继续为工业投资提供相似的优惠政策。二次大战以后,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外迁到郊区,从1970年代起,甚至迁到第三世界国家。其结果是1950年代末就开始出现的美国城市的“郊区化”:郊区扩展,城市工业区荒废,中心城市衰落。与此同时,社会化的专业服务(金融、法律、会计、广告等)应运而生,这些社会化的现代服务业都集中在中心区,因而城市中心区的重要性上升。美国联邦政府在1960年代提出复兴中心城的“城市更新”战略,吸引、巩固新兴的服务业,以此来代替外迁的工业。1960年代以后,服务业渐渐替代了工业,成为美国大城市的经济基础。I.195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回顾1990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剧化了大城市的竞争,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尤其是中心区的改建,使作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中心区的地位更加上升。近年来,以大学、研究所为基地的创造性经济也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但是政府和民间的投资往往过度集中在中心区。原工业区继续衰退,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服务业虽然带来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但是服务业的发展反而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出现社会不稳定。1990年代后一些美国城市重新注意保护城市工业,目的是创造低端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矛盾。这些城市主要是传统的工业基地,如芝加哥、费城。这也证明发展服务业不一定等于工业的衰亡。一个以现代服务业领头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包括各种服务业和工业,将在经济、政治上都带来好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经济竞争力及和谐的环境,而且在于社会稳定。城市空间的重组,表现为中心区的更新,基础设施的扩建,滨水地区的开发,工业的外迁同时建造可负担的住宅,已经成为潮流。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1.城市定位芝加哥市建立于1830年代,发达于1930年代,在1950年代初达到其最辉煌的时期。然而从196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结构的大变动,芝加哥也经历了一个从工业城市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城市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长达40年之久,到1990年代末,芝加哥才终于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今天,芝加哥的城市定位是“世界上领头的金融中心之一,美国全国的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芝加哥市政府网页)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2.人口和面积2000年芝加哥市人口290万,市区面积591平方公里。和芝加哥市紧密相连的是六个郊区郡,加上市区人口,整个地区共有人口827万人,它们和芝加哥市一起组成“大芝加哥地区”。这个地区的人口占全州人口1100万的75%。芝加哥2003年GDP为3500亿美元,市区人均GDP11万美元。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年代芝加哥市区人口大芝加哥地区人口(市区加郊区6个郡)1950362.1万558.6万1960355.0万679.4万1970336.7万689.3万1980300.5万710.2万1990278.4万711.0万2000289.6万827.3万1950-2000年芝加哥城市人口的变化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年代人口芝加哥市区人口(万)大芝加哥地区人口(万)表11950-2000年芝加哥城市人口的变化:郊区化的过程资料来源:美国人口统计局,2001城市人口289.6万全市(地区)总人口827.3万(包括六个郊区郡)中心城市面积59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214平方米/每人城市定位世界上领头的金融中心之一,美国全国的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基础设施投资全市:8。5亿美元(2002年),人均250美元/每人-每年,主要用于维护保养经济结构农业0。01%工业9。2%服务业和其它90%(2002年,按就业人口计算)外资总计3400个外资企业货运1000万标箱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表2芝加哥概况II.芝加哥市和大芝加哥地区简介城市结构和布局-中心区(CAZ)-商业中心:主要商业带和商业次中心-工业走廊:芝加哥河沿岸工业走廊,南部工业区,郊区-交通:航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公共交通-新兴创造性经济地区:大学周围和西郊地区-旅游和会议展览-种族分布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建立的初期1803年第一批白人移民迁居到这个印第安人的地区1833年50名移民建立芝加哥村1848年美国第一条跨国铁路建成,铁路通过芝加哥,城市人口达到3万人1870年人口3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带来了新建城市基础设施的机会。1880年人口50。5万人,建成区90平方公里,水运、铁路构成的运输网络带来了贸易的发展。1890年人口达到110万人,沿着通勤铁路,郊区城镇开始发展,初步显示出大都会区的框架。1893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带动了全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第二阶段:黄金时代:美国全国制造业和交通的中心1900年人口达到170万,成为美国全国的制造业中心和交通中心,建成区面积达486平方公里,开始建造地铁和穿过城市的高架铁路。1909年制定的芝加哥总体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里程碑。1910年人口达到218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86平方公里。郊区出现有居住、商业的卫星城。1920年城市人口270万人,占大芝加哥地区总人口的76%。建成区面积达到507平方公里。建成沿密歇根湖边长达39公里、宽1公里的湖滨公共绿地系统。1930年人口达到337万人,城市建成区为530平方公里。郊区城市不再局限于铁路沿线而散布到六个郡,大芝加哥地区基本形成。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第二阶段:黄金时代:美国全国制造业和交通的中心1940年世界大战,城市发展速度放缓。1940年城市人口34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45平方公里。1950年二次大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芝加哥的黄金时期。人口增长到360万。1955年奥海尔国际机场建成,芝加哥成为美国和全球的航空运输中心。1958年的芝加哥规划进一步落实1909年的规划,政府投资建造更多的公共建筑和高速公路。中产阶级开始向郊区迁移,开始了难以逆转的郊区化过程。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第三阶段:经济转型时期1960年第一次出现中心城人口减少,1960年城市人口为355万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衰退和就业岗位外迁。1960年郊区人口上升为占大芝加哥地区人口的47%。1970年城市人口减少为336万人。郊区人口进一步上升,占大芝加哥地区人口的55%,郊区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市区人口。1973年制定了题为“二十一世纪的芝加哥”的发展规划,重心是中心区的复兴。投资于中心区的政策开始见效,芝加哥的中心区没有象底特律等美国城市的中心区那样衰退。1980年人口继续减少到300万,只占大芝加哥地区总人口的不到40%。198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使工业深受打击,市政府的重点完全转为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1983年完成的“芝加哥中心区规划”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向服务业转型的决心。1989年提出“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的发展目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84平方公里。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第三阶段:经济转型时期1990年1990年城市人口下降到最低点的278万,只占大芝加哥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就业岗位也只占三分之一。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带来芝加哥经济复兴的大好机会。市政府主要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和吸引高科技工业的发展,目标是把芝加哥建设成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的国际城市。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第四阶段: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2000年城市人口经过长达40年的减少,终于止跌回升。2000年人口增加了12万人,达到290万人。-芝加哥自身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型的基本完成是其经济上升的直接原因。-芝加哥是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中心,和纽约一起,也是美国两个金融、贸易、工业中心之一。-良好的高等教育系统和科研设施是竞争力的基础。-1999年由民间组织“芝加哥商业俱乐部”出面提出“芝加哥大都会2020年规划”,以建设新世纪的国际城市为目标。2002年芝加哥市政府公布“21世纪芝加哥中心区规划”,进一步肯定了发展中心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增长的战略。-2007年芝加哥申办2016年奥运会,胜出洛杉矶,代表美国参加国际竞争,反映了市政府的自信和成为全球城市的渴望。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在进行中。III芝加哥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和工业的变迁IV“芝加哥中心区规划:为21世纪的中心城市作准备”(2002年编制)规划对芝加哥的展望是:“芝加哥是全球的芝加哥,是全美国中部地区的芝加哥,也是大芝加哥地区的心脏。”芝加哥是全球“十字路口上的城市”,是“国际约会的首选地点”。规划提出三条原则:第一,全面发展和多元化。第二,交通和出行可达性。第三,提升滨水地区和开敞空间的质量。芝加哥大都会地区2020年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芝加哥进一步扩大她的中心商务区(左图),一条”绿色市民通廊”将贯穿其中.延伸的密歇根大街(右图)V1980年以来芝加哥主要城市建设项目简介1.中心区的办公建筑芝加哥3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近年新建的办公建筑主要在中部和西部靠近通勤铁路车站的地区,中心区的办公建筑有向西部扩张的趋势。新的2020规划提出“CAZ”的理念,中心区的功能更加全面。2.商业零售建筑新建商业零售建筑的45%分布在北MICHIGAN大街周围,主要是国际商业投资,反映出芝加哥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3.居住建筑1980年到2000年在中心区共新建住宅3。2万套。预计到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住宅1800-2200套。新建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心区的南部,此外,在伊利诺斯大学校园旁边的“大学村”投资6亿美元,建造930套中-高密度的镇屋。正在建造的高标准高层住宅包括邻近湖滨的“东湖滨大道小区”、“千僖年公园小区”等项目。96stories472condounits286hotelroomsUnderconstructionTrumpInternationalHotelandTower96层在建87stories476rentalunits263condounits210hotelroomsPlannedAquaTower87层规划设计中150stories1,200condounitsPlannedChicagoSpire150层规划设计中芝加哥河滨步道政府和开发商合作项目联立式多层住宅(“镇屋”)V1980年以来芝加哥主要城市建设项目简介4.会议展览建筑位于密歇根湖滨的麦考米克会展中心是全美最大的展览中心,1999年进行了第三次扩建,室内展览总面积共达22万平方米,2007年第四次扩建,再增加8万平方米,总计达30万平方米。在展览馆的旁边并新建了五星级的旅馆,形成完整的会议展览中心。2000年统计,芝加哥52%旅馆的客源是会议、展览的顾客,同年的客房住房率是74%。5.滨水地区的建筑位于湖滨的博物馆园区、千僖公园、城市广场、海军码头区是吸引旅游者的热点。展览设施名所在城市展览面积McCormickCenter芝加哥30万平方米(2007)SandsExpositionCenter拉斯维加斯11.2万平方米OrangeCountyConventionCenter奥兰多11.1万平方米ErnestMorialCenter新奥尔良11万平方米KentuckeyExpositionCenter卢斯维尔11万平方米资料来源:芝加哥旅游展览局,2001表5美国最大的室内展览设施比较芝加哥千僖公园千僖公园水中心千僖公
本文标题: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组芝加哥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_56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