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1/26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企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突出发挥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是产业创新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国制造2025》、《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政策精神,制定本规划。b5E2RGbCAP一、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规模壮大。“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2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1.96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10%,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3.1%,占GDP的比重达26.9%,较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达45.5万家,比20102/26年增加20.8万家,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占服务业骨干企业的八成,其中60家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15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1432.6万人,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62.2%,占全省就业人数的22.3%,为全省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p1EanqFDPw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增长,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生产性服务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结构不断优化。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2015年全省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36万亿元,增长28.1%。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新业态快速成长,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新增长点。DXDiTa9E3d效益明显。“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效益增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约13%,比增加值年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企业营业利润2763.6亿元,增长22.1%,增速居全国首位。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税收年均增速保持在19%左右。全省地税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攀升,2015年服务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达72.8%,在服务业营利和税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较大比例。2015年广东省社会物流总额18.45万亿,增长8.45%;物流业增加值5176.06亿元,增长12.48%,3/26增加值占GDP比重7.11%;社会物流总费用10883.60亿元,占GDP比率14.95%。RTCrpUDGiT发展融合。“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步伐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模式创新的突破点,促进产业间资源的有效整合。“互联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699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物联网产业规模、云服务产业规模分别达3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以上供应链企业营业收入约1200亿元,增长超过30%;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供应链服务企业7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占全国17%,数量居全国首位;国家质检中心累计达61家,稳居全国首位;全省互联网企业3000多家,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家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13家,占全国10%。5PCzVD7HxA(二)发展机遇。国际机遇。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成为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也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行业。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达70%。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深刻影响产业形态的变化,互联网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机地融为一体,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26的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趋势不断增强,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显著增强,成为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相互开放力度日益加大,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逐渐加强,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jLBHrnAILg国内机遇。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将为生产服务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全面改革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15个领域330项改革措施,涵盖要素市场、国有资本、社会管理、政府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些改革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贸易和营商环境,顺应跨国公司投资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供给侧改革激发生产性服务业高增长潜力,经济发展从注重产品制造向注重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转变,全面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新一代技术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活力。xHAQX74J0X省内机遇。“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5/26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广东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CEPA协议的实施、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为广东先行先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广东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机遇,特别是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平台,推动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LDAYtRyKfE(三)面临挑战。外部挑战。全球经济进入重大调整期,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全球的分工布局,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又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战略,高端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的趋势,低端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制造业投资向外转移引起生产服务功能外流。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竞争优势明显,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国内省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使广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挑战。Zzz6ZB2Ltk内部挑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尚不完善,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偏多,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相当部分企业还处在产业链低端环节,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较低,高端服务领6/26域发展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有待加强,人才瓶颈突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势,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寻求新突破和大发展。dvzfvkwMI1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整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模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工业、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深度融合,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rqyn14ZNXI(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在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给予支持。EmxvxOtOco坚持服务生产与促进升级相结合。在服务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拓展优化产业链条,重点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SixE2yXPq5坚持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相结合。积极把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整合、模式创7/26新和新兴服务拓展等重大机遇,通过创新驱动,促进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6ewMyirQFL坚持本土集聚与区域合作相结合。既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省制造业集中区域和功能区集聚发展,也要加强与境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资源,构建生产服务网络体系。kavU42VRUs(三)发展导向。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积极拓展制造业产业链条,增加生产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活动中的比重,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增值延伸。鼓励制造业外包非核心业务,强化产业链两端资源投入,推动产品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y6v3ALoS89促进服务业制造化。鼓励研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企业,通过新技术、新设计、新平台建设,主导新产品生产,打造自有新品牌,向掌控产品品牌和核心技术的高端服务业转型。支持服务企业通过消费需求大数据分析,推广个性化、多样化的以销定产模式,实现精准生产和精确制造。M2ub6vSTnP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果应用于工业和信息产业,提高工业和信息产业附加值;通过“两化融合”促进服务化发展,通过服务化发展为“两化融合”拓展空间,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深度融合。0YujCfmUCw(四)发展目标。8/26到2020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生产服务要素整合能力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信息产业进一步融合,广东将建成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亚太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3万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占服务业比重达55%左右,占GDP比重达30%左右。eUts8ZQVRd(五)发展布局。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形成“一圈三带五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一圈”是指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引领,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顺德为辐射带动,建设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圈。“三带”是指以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电子信息、纺织机械、玩具服装、陶瓷、金属制品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东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阳江、湛江、茂名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家电家具、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西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等城市为节点,建设以冶金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石材加工等产业为服务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粤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五轴”是指以沿9/26海(珠江口以东、珠江口以西)、沿江(西江、北江、东江)为纽带,以产业互补为切入点,推动广深潮、广珠湛、广佛肇、广清韶、广河梅五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轴的快速崛起,构筑全省信息互动、功能对接、区域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sQsAEJkW5T三、主要任务(一)工业设计。以“产业设计化”引领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企业牵头组建工业设计的研发基地,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加大工业设计创新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加强工业设计领域基础性、通
本文标题: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6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