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20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秉道财经考研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市场机制2.价格领导3.边际物质产品4.二级价格差别5.制造资源计划6.供应链7.在制品定额法8.成组技术二、简答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3分)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2.短期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为什么第二阶段是经济合理的阶段?3.寡头垄断的市场有些什么特征?它一般可细分为哪几种类型?4.简述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依存性。5.简要说明服务产品的特性。6.简要说明工作抽样法的原理及其确定抽样次数的方法。7.简要说明准时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及其使用的主要手段。8.简要说明设施选址的过程和影响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三、论述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谈谈你对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为产品做广告的看法。2.论述由企业产品竞争重点的转移引起的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的变化。(至少300字)四、(本题共9分)假定在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2/98/xdxdy时,消费者达到均衡。如果消费者收入为60元,xP为6元,yP为3元。那么对x和y这两种商品的均衡需求量为多少?五、(本题共15分)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函数为3201.02.1111QQQLTC,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Q206000。假设行业内生产规模相同,试求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的数目。六、(本题共9分)某垄断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250QQTC,收入函数2390QQTR,问该垄断企业利润达到最大时,需求曲线上的点价格弹性是多少?此价格弹性说明了什么?七、(本题共13分)零件W需要在5台不同的设备上加工,在各台设备上的单件加工时间如下表,生产批量为5。2(1)计算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7分)(2)画出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示意图。(6分)设备单件加工时间(min)A5B4C8D3E6八、(本题共30分)产品P的装配由11项作业构成,每项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前导工序如下表。由于需求最大,需要设计一条产品P的装配流水线。现计划每天生产82台产品P,每天工作2班。每班8小时。假设工时利用率为90%,预计废品率为5%。(1)计算产品P的生产节拍;(4分)(2)画出产品P的装配网络图;(5分)(3)使用分枝定界法进行流水线平衡;(7分)(4)计算所得到的装配流水线各工作地的负荷系数。(4分)作业作业时间前导作业A6--B2AC5AD7AE1AF2BG6BH3C,D,EI5F,GJ5HK4I,J3参考答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企业管理基础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市场机制答:市场机制指以市场为基本联结方式,即在商品等价交换关系的基础上,各种经济活动之内在的相互作用,或各种经济行为发生与形成的内在过程。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礼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以市场作为基本联结方式。遵从商品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以此为基础调节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调节着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市场机制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通过市场上各种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来推动经济的运行和实现资源的配置。其优点在于:(1)充分发挥利益杠杆对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改进技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实现优胜劣汰;(2)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3)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但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事后性和盲目性。为了克服市场机制的失效和失灵,政府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防止和克服各种失衡现象,保征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2.价格领导答:价格领导指在寡头市场中,某个行业的企业按照一个领导企业的价格制定其价格的做法,又称领导价格。通常价格领导制有两种主要形式:(1)低成本企业的领导价格制。在某些产品差别不大的行业中,某个企业由于其经营效率高,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产品而成为该行业中确定价格的领导企业,其他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必须将价格降低到领导企业的水平,即使这样将减少利润,它们也会这样做。(2)支配企业的领导价格制。某个企业也可能由于其规模大或占有市场份额大而成为领导企业,其他企业因为不能与之竞争而只得追随它的价格。领导价格制发生在某些寡头垄断的行业中。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众多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影响价格;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主要靠产品的各种微小差别来进行竞争,无力影响整个行业的价格;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只有一个生产者,没有竞争。所以在以上三种情况下都不存在领导价格制。只有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一个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少数几个大企业所垄断,该行业的企业数目不很多,产品的差别又不大,彼此间在价格上会互相影响,才可能产生领4导价格制。3.边际物质产品答:边际物质产品又称为边际产品(MarginalProduct-MP),是指当所有其他投入不变时,追加一单位投入所得到的额外的产出。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相应点切线的斜率。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开始时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上升,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的曲线。边际产量为零时,表示总产量达到最大。而且,边际产量曲线总是先于平均产量曲线上升和下降,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为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生产要素的分配是由它们各自在生产中的边际产量决定的。4.二级价格差别答:二级价格差别也叫第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但是每个购买相同数量商品的消费者支付相同的价格的做法。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订差别价格,只是攫取了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二级价格差别面临的是很多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实行二级价格差别要比一级价格差别要容易些。在二级价格差别下,产品定价是基于无法观察到的消费者差异性,厂商提供不同的产品——价格组合让消费者进行自选择,通过消费者自选择自动划分了市场。二级价格差别在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在水、电、煤气、邮政、电信等社会公用事业中,多采用这种方法。如电信公司根据每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标准收取电话费用。邮政局根据邮件的数量和重量不同所取邮资也不同。5.制造资源计划答:制造资源计划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其目的是在考虑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库存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生产成本的加以管理,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即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流需求计划(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II。MRP-II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MRP-II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环闭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集成财务管理功能。6.供应链答:供应链指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等,与相关的制造、组装、分销和零售企业共同建立的一种网链结构。企业通过这一网链,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再销售到最终用户。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内部的链式联结,由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构成,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领域,集大成的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内部供应链。现代观点将供应链的概念拓展到了企业外。每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必须突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并通过网链状的供应链体系进行分工和交易,分享供应链带来的价值增值。这就要求企业实行战略联合。供应链的主要特征是网链状结构,它是在核心企业推动下形成的一个多结点的企业加盟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善。一个供应链可能包含数百家企业,且可能分布于世界各地,要求对用户需求的反应比原有的企业内部系统要快。这种要求必须与现代信息环境相适应,而企业也必须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通过供应链5管理,组织更加有效率的其他企业来分解自己无优势的部分,从而使供应链产生的效率高于原有企业的工作效率。7.在制品定额法答:在制品定额法也叫连锁计算法,是指运用在制品定额,结合在制品实际结存量的变化,按产品反工艺顺序,从产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个往前推算各车间的投入,出产任务。在制品定额法用在制品定额作为调节生产任务量的标准,以保证车间之间的衔接,这种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企业。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是:①某车间出产量计算公式: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的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计划外销量+(中间库半成品定额-中间库半成品期初预计存量);②某车间投入量计算公式:某车间投入量=本车间的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量+(本车间在制品定额-本车间在制品期初预计存量)。8.成组技术答:成组技术指以零件结构和工艺相似性为基础,合理组织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将相似的零件汇集成组,进行统一加工,使原来单一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汇集成为一组具有相似性的、多品种的、较大的工序批量。由此,在工艺合理化、工装合理化、缩短运输与准备时间、减少工装种类与数量的基础七,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成组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学者提出的,后来推广到欧洲、美洲、亚洲。成组技术最初作为一种科学的工艺原理,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中的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现已突破了机械加工行业,成为包含制造工程系统、生产管理、劳动心理、经营科学等多学科内容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后来,随着计算机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成组技术与计算机、数控技术及自动化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新的生产管理方式。二、简答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5分)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答: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2.短期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为什么第二阶段是经济合理的阶段?答:(1)生产三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6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MP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
本文标题: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7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