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05年中考语文评价建议看法启示类试题汇集
2005年中考语文评价建议看法启示类试题汇集湘潭市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赴大陆访问。作为他的湘潭老乡,你对他的这次大陆之行有何评价?(不少于30字,不超过60字)可以从两岸和平,祖国统一,不忘祖先,骨肉亲情等角度答题。岳阳市请你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看法。人应尊重自然,不能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珍视生命,保护环境,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共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请采用“只有……,才能……;如果不……,就会……”的句式,说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看法或见解。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能更好地对国家、民族、历史、家庭负责;如果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会在现实与将来中迷失方向,就会虚度青春。管宁割席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王安忆的《信赖:阅读的要素》一文可谓作者对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她认为少年时期的阅读是无条件地相信所读到的东西。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50个字以内)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①有爱国心与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②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卓识,其见解高于“肉食者”。③有较高的说话技巧。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对国君,是启发诱导,以理服人。④非常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察看,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方下令追击。⑤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呼和浩特市为了提高人们对珊瑚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20字以内)(3分)示例:①保护珊瑚,人人有责②保护珊瑚,就是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呼和浩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让我们先从乡音开始吧!你们班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准备安排到民间去“采风”,活动的主题是:认识谚语。相关链接: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4.作为这次活动中一个“采风’’小组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请拟定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2分)25.下面是你们小组搜集到的呼和浩特谚语,请你给这几条谚语分类,并注明类别名称。(分类只标序号)(3分)①种地没粪,跟人家瞎混。②后山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③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下大雨。④巧报的窝瓜土城的蒜,北什轴的姑娘不用看。⑤要想虫子少,先锄地边草。⑥东南风下雨,西北风晴。26.活动总结:在这次活动中,你做了哪些工作?对家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受到什么启发?请从以上三个方面写出一个简短的活动总结。(3分)24.(1)到乡间(民间)访问长者、老乡。(2)阅读有关谚语的书籍。(3)查阅地方志。25.农谚类:①⑤气象类:③⑥风情类:②④26.开放题。每方面写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长沙市毕业卷有人说:“穷人的故事总是闪着凄美的泪光,穷人的故事又总是闪着金子般真诚的光芒。”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3分)答:最让你感动的可能是某一个细节,某一个人物;结合实际时,可以谈自己在尊敬老人方面的不足之处,表达内疚之情以及通过本文所受的教育;也可以谈自己与文中的我的相似之处。昆明市雁奴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①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呜,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熟其故②,巧设诡计。燕火③照之。雁奴戛然④鸣,乡人遽⑤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如是者四三⑥。群雁以奴绐⑦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_。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文中的雁奴、群雁,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开放性题目。能结合文章内容从性格、品质、行为等方面,选择一方面对雁奴或群雁加以评价甚可。亲爱的同学,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3分)开放性题目。答案的内容应有正确韵价值取向,语言准确通顺。资阳市(课改区)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出50字)(3分)(相关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麓”。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谈到读、思、实践三方面结合的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文章末段说:“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略(4分,答同意与不同意皆可,但必须言之有理。)新疆乌鲁木齐市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联系实际1分,二者关系2分,关系阐述清楚严谨者可酌加l一2分)长春市毕业卷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4分)四川省课改实验区毕业卷作者认为“欣赏,是要苦苦修炼的”,并在第⑨自然段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对“欣赏”的看法,给人不少的启迪。请你选择其中给你启迪最深的一句,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及给你的启迪。(不少于50字)(4分)答:句子:理解与启迪:。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重庆市我们生命的种子也许会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许会飘落在贫瘠的石缝间,该怎样面对自己的艰难遭遇,该怎样看待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磨难,联系本文,谈谈你的认识。(50字以内)(4分)答题要点:应表明态度(2分)及怎样锻炼、完善自己。(2分)如:在逆境中应不畏艰难,树立信心,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锤炼自己,直至取得人生的成功。(4分)莆田市结合本文《周杰伦VS杨利伟》内容谈谈你对科普教育的认识,并请你也提一条有益的建议。〈5分〉答:〈5分〉科普知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而现在科普教育的备受冷落,将会导致青少年科学意识、动手能力、严谨精神的缺失。建议如:应该有更多有趣的,寓教于乐的科普读物或影视作品;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等等。河池市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4分)答:。善于将道义和实力结合。(2分)结合实际谈(2分)文中说“理智既是一种明智,更是一种胸怀”,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谈谈你的理由。(字数不超过50字)(3分)答:。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3分)例:同意。(1分)一个人有了理智就会理性思考,坚持正确,反对谬误,这是明智之举。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品德,故更能展现其宽广胸怀。(2分)临沂市人,不可能没有缺陷。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反思。你发现自己的缺陷了?你认为你的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为诊治这种缺陷开一个“处方”。(3分)名称:形成原因:弥补办法:提示:本题开放性试题,“名称”“形成原因”“弥补办法”三者综合考虑,主要根据语言表述的准确、通顺程度按3分、2分、1分分三等赋分(3分)南京市“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色污染”的理解。(3分)资料一: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答:(3分)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外来”“植物”“影响”为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意思同即可)南宁市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3分)本文给人的启示是:灾难来临,一要冷静、镇定,二要团结协作,三要科学应对(有求生的科学知识)。(以上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每个得分点意思对,符合情理即可,不要求字面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4分)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妈逼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摘自《南国早报》2005年6月11日24版)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好。(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本题要求考生说出自己对“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感恩”这一话题的真实想法。链接材料意在补充来自学生、家长两方面观点,创设一个让学生真实对话的平台。本题为开放题,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评分时,把握三点:一是要围绕话题来发言,不能离题;二是表达的观点要真实、正确;三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如不达要求,酌情扣分。南通市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
本文标题:2005年中考语文评价建议看法启示类试题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8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