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经验(名校课模讲座三之99)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5年1月18日(编号:zhongwei196207blog—19—03—99)内容提要:本文《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经验(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三之专题99)》分为十个版块(共十篇):一是汾西县---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二是创新发展育人模式,全面引领汾西教育;三是五载春秋绘蓝图,教育惠民谱华章——汾西县教育科技局“十一五”教育发展纪实;四是汾西县着力打造山区教育强县;五是汾西县小学教改出奇葩;六是汾西县教科局召开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七是(汾西县教育科技局--)县域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八是;九是临汾市名校风采录;十是临汾市名校长风采录。温馨提示:(1)为便于阅读,钟炜对原文作了适当编改,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2)阅读本讲时敬请关注“钟炜博客”讲座19三之72版块二《山西省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临汾市)汾西县现场会材料(12篇)》.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二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一重庆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二四川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1、山西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运城市新绛县中学“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2)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3)晋中市太谷县“24字”课堂教学模式;(4)晋中市太谷县二中“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5)晋中市灵石县二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6)阳泉市十二中“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7)朔州市怀仁县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8)太原市清徐县二中“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9)临汾市曲沃县实验小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10)晋城市泽州县一中“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11)运城市绛县横水中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12)运城市垣曲县垣曲中学“80分钟大课堂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13)(忻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14)忻州市实验中学“目标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15)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综述;(16)长治市武乡县二中“五步法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17)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一中“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18)临汾市汾西县第二小学“问题导学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9)太原市尖草坪一中“1+1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20)吕梁市交口县二中“导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2、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一中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三个专题):○1汾西县第二小学“问题导学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讲座19三之98);○2汾西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经验(讲座19三之99);○3汾西县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讲座19三之100)。版块一:汾西县---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作者:马林忠来源:《临汾教育》日期:2010年10月28日《临汾教育》供山西新闻网·临汾频道专稿: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历史性革命。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2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纲领性要求,同时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汾西县有中小学教师1900余人,长期以来,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汾西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较差,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僵化,教学质量低下。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县课程改革的有效运行,制约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针对汾西县教师队伍存在的实际问题,着眼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狠抓教师队伍培训提高工作,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培训:一、课改培训为了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其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能力,从2003年开始,汾西县连续7年组织了课改培训。培训坚持“三全”(即全科目启动,全员参与,全程考核)的指导思想,遵循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运用专家讲座、示范课、研讨互动等培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大教师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实践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近年来,汾西县先后邀请省课改专家王维平、贺斌、陈茂林、吴丽平等以及市教研室张苏华、柴林喜、辛文青到我县作课改讲座,同时先后与曲沃县教研室、尧都区教研室、霍州市教研室、太谷县教研室、太原市教研室等联系,共计邀请45名骨干教师做示范教学。在此基础上,汾西县挖掘整合内部资源,以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了汾西县骨干教师群体,并以此推出课改示范课150余节、经验交流60余人次。通过培训,全县中小学广大教师理念得以根本性改变,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涌现出一批课改典型单位:如汾西二中全面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该校的学生“德育作业”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汾西一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其“素养提升活动”课程受到教育厅的肯定和赞赏,该校被确定为省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基地校;汾西二小启动了“生本教育”实验,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僧念中学的“分层教学模式”、佃坪中学的“二十字教学模式”以及社区凤祥小学的“先学后教,自主训练”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基本功培训2009年以来,汾西县高度重视教师基本功素养,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基本功提高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口语表达、汉字书写,简笔画等。培训采取“培训加自学、活动促培训”的方式进行,各中学和完全小学每周集中培训一次,各中心校每月集中培训两天。为了保证这一培训工作的成效,我们一是重视骨干教师培养,2009年组织了全县83名骨干教师的县级培训,为基层学校开展培训奠定了师资基础;二是重视培训教材建设,以督导室牵头,组织全县部分骨干教师编撰了《汾西县教师基本功培训教程》,免费发放给全体中小学教师;三是加强培训工作考核,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科局每学年组织一次考核,以确保这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两年来,我县中小学基本功培训初见成效:教师基本功培训长效机制基本完善,广大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能全部规范书写,没有潦草字和二简字出现,大部分教师能坚持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简笔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的作业和作文都能进行汉字的规范书写,部分学校师生对话全部使用了普通话。三、信息技术培训3为了使中小学教师尽快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让中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暑期,汾西县用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全员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页制作四个模块。为了搞好本次培训,汾西县一是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从今年3月-5月,对全县32名计算机教师进行了强化培训。二是保证投入,投入资金1.3万余元,编印了培训教材1100本。三是组织到位,从培训时间、地点、日程以及培训管理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全县45周岁以下教师共有1045人参与了培训,广大教师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培训,认真进行了考核考试,高级培训合格人数1040人,目前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合格率达99.52%,为即将全面展开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汾西县立足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课改健康发展,从教师实际需要出发,从课程改革、基本功和信息技术三方面对广大教师进行了培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版块二:创新发展育人模式,全面引领汾西教育来源:现代校长网作者:本报记者郗艳郝晓飞日期:2011年6月3日(阅读提示:本文以5所学校作为汾西县典范—:(一)汾西县一小——在创新中打造山区名校;(二)汾西县二中——德育花开满园春;(三)汾西县二小——践行“生本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四)汾西县僧念中学——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五)汾西县佃坪中学——让幸福教育更精彩.)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汾西县教育科技局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全县“十二五”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汾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新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学校,如汾西一小开发的“素养提升活动”特色校本课程、汾西二中推行的“六板块、三环节”德育教育模式;汾西二小实施的“生本教育”先进做法、汾西佃坪中学倡导的“幸福教育”理念,以及汾西僧念中学打造的常规管理模式等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有些举措正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但是各校很多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日前,记者走进汾西,在深入各校采访后,将他们的典型经验、做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一、典范一:汾西县一小——在创新中打造山区名校“只要学校有事,第一个站在那儿的就应该是我。”——汾西县第一小学校长牛元平这是一所环境优美的花园,这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学园,这是一所精神文明的乐园,这就是被誉为“山区明珠”的省级示范小学——汾西县第一小学。汾西一小现有学生2300余名,教职工126人。近年来,在汾西县四套班子和县教科局的关心支持下,牛元平校长带领全校师生,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成长,以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素质,积极打造人本校园,使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先后荣获“省德育示范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以人为本促管理4牛元平校长认为,好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学校确立了“以精细的管理提高质量,以创新的管理追求发展”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严、细、实、新”为管理内涵的“四结合”管理模式,即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形成“管人管心,管心关心,关心真心”的育人管理;科学化管理和校本化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有序、高效、创新的特色管理;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管理相结合——完成在“过程中追求精美、结果中追求完美”的综合管理;引领性管理和激励性管理相结合——延伸“使优秀者更优秀、落后者不永远落后”的激励管理,使得学校步入了持续、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汾西一小在管理中坚持重视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细”字,立足一个“实”字,追求一个“新”字。2009年省电教馆对“四结合”管理模式,进行了专题拍摄。(二)求真务实搞教研教研活动是学校引导老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载体。为此,汾西一小精心策划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一是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备-评-讲-评”教研模式,充分
本文标题:(19三99)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经验(名校课模讲座三之9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0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