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贸区监管模式创新姓名:胡珊学号:201310730048Contents一上海海关对自贸区监管模式的创新二创新的监管模式复制推广的成效三海关在监管创新方面存在的可能上海海关对自贸区监管模式的创新贸易的便利化开放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A投资的自由化开放对外资实施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程序非常简单B金融的国际化开放重点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建立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C至2014年9月17日,上海海关已出台23项自贸区创新制度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体现出“三个开放”:【项目1】一线进境货物“先进区、后报关”改革内容改革前▪在一线进境货物入区环节,企业先向海关申报进境备案清单,海关办理完通关手续后,企业再凭放行单据将货物运至区内。改革后▪对于一线进境货物,海关依托信息化系统,允许企业凭进境货物的舱单信息先提货进区;上海海关所辖口岸监管场所经营人凭电子信息办理相关货物的提离手续;货物运至区内后,企业再在规定时限内向海关进行进境备案清单申报。【项目2】区内企业货物流转自行运输改革内容改革前▪试验区范围内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货物的流转采取转关运输方式,并用海关监管车辆运输货物。改革后▪试验区内企业,可以使用经海关备案的自有车辆或委托取得相关运输资质的境内运输企业车辆,在试验区内自行结转货物。【项目3】融资租赁改革内容改革前▪仅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展试点。改革后▪允许承租企业分期缴纳租金,对融资租赁货物按照海关审查确定的租金分期征收关税和增值税。【项目4】统一备案清单改革内容改革前▪改革前:外高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备案清单申报项为36项;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备案清单申报项为42项。改革后▪改革后:统一简化区内备案清单格式,申报要素统一规范为30项。【项目5】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内容改革前▪通关申报环节以逐票申报为主,集中申报为辅且均在二线实施。改革后▪改变传统逐票申报方式,改“一票一报”为“多票一报”,允许企业货物分批次进出,在规定期限内集中办理海关报关手续。【项目6】对符合条件的仓储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改革内容改革前▪对区内保税仓库管理采取传统的定期盘库管理模式,仓储企业管理系统未与海关联网。改革后▪将传统的阶段性盘库方式改为动态、实时的仓库核查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使用仓储管理系统(WMS)的企业,实施“系统联网+库位管理+实时核注”的仓储物流海关监管模式,对货物进、出、转、存情况做到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项目7】保税展示交易改革内容改革前▪仅允许企业在区内开展保税展示。改革后▪允许区内企业在向海关提供足额税款担保(保证金或银行保函)后,在区外或区内指定场所进行保税货物的展示及交易。【项目8】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改革内容改革前▪仅在区内个别生产企业试点。一般生产企业实施单耗管理核销模式。改革后▪对实行海关联网监管、并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取消单耗管理核销模式,实行以每日工单数据为基础的核销模式。【项目9】推进海关AEO互认改革内容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目前,中国内地海关和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盟已经签署AEO互认的合作协议。自7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内推进海关AEO互认。互认之后,每个国家按照双边协议,进出口贸易中,本国的高资信企业到了另一国,也可以享受最高等级的通关便利。海关优先将自贸区内企业作为首批运作企业,及时享受AEO互认成果,适用相应通关便利措施。【项目10】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改革内容定期编制并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目录》,采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途径对外公布经海关注册登记的试验区内企业相关信用信息。【项目11】企业自律管理改革内容把海关稽查部门对企业单一的强制性查处违规行为,变成同时给企业一条主动向执法机构报告相关行为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能使海关对企业的行政处罚及相关贸易便利措施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保留。【项目12】企业协调员改革内容协调员制度,原先是海关总署在上海海关去年年底开始全面试点的一项工作,面向AA类高资信企业的特别优惠服务措施,此次改革,通过构建“上海海关企业协调员服务平台”,指定专人担任企业协调员,协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将在自贸区中拓展至B类以上且有实际需求的企业,除了少部分低资信企业之外(这数量只有十几家),绝大多数企业都能享受这项制度的好处。【项目13】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改革内容区内企业经一次账册备案后,不再需要向海关重复备案,就可以开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保税展示交易”、“境内外维修”、“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等需要海关核准开展的业务。【项目14】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改革内容改革前▪海关在通关申报环节需提交提单、合同、发票、装箱单等纸质随附单据。改革后▪对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以及二线不涉税的进出口报关单取消随附单证的要求,但海关保留必要时要求企业提供随附单证的权力。【项目15】集中汇总纳税改革内容改革前▪海关征税为传统的逐票审核、征税放行模式。改革后▪将传统的海关主导型的税收征管模式转变为企业主动型的征管模式。深化税收征管环节的“前推”和“后移”,在有效担保前提下,企业在规定的纳税周期内,对已放行货物向海关自主集中缴付税款,推进征缴电子化,海关由实时性审核转为集约化后续审核和税收稽核。改革内容海关的企业分类共分5类,A类是第二类。原先这类企业的评定事权属于上海海关,这次由上海海关放权至自贸区海关。【项目16】授权试验区内海关办理企业适用A类管理事项【项目17】智能化卡口验放改革内容改革前▪车辆、货物进出人工办理手续,效率较低。改革后▪简化卡口操作环节,升级改造卡口设施,实现自动比对、自动判别、自动验放,缩短车辆过卡时间,提升通关效率。(根据现有业务量等条件,先在松江、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卡口复制推广。)【项目18】境内外维修改革内容改革前▪仅允许区内企业开展区内生产出口产品的返区维修,且维修业务规范不明确。改革后▪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境内外维修业务,海关参照保税加工的监管模式,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管理。【项目19】期货保税交割改革内容改革前▪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内开展铜、铝两项商品的保税期货交割试点。改革后▪允许企业在试验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以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期货交割标的物,开展期货实物交割。业务品种扩大到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上市的商品品种。【项目20】内销选择性征税改革内容改革前▪除外高桥保税区外,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内销货物按照实际状态征税。改革后▪对设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国内市场的货物,企业可根据其对应进口料件或实际状态中选择缴纳进口关税。【项目21】自动审放、重点复核改革内容创新海关审单作业模式,以企业信用为前提,对低风险单证实施计算机自动验放。【项目22】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辅助开展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改革内容将中介机构引入到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工作中,拓宽中介机构参与海关监管的业务领域、作业环节和工作范围。【项目23】自主报税、海关重点稽核改革内容运用“守法便利”理念,将海关审核把关为主转变为企业自主申报为主,将海关事前监管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联动。1创新的监管模式复制推广的成效福建、广东、天津三地自贸试验区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在制度创新方面,复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做法,推进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模式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在建设开放标杆方面,新设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吸收外资效果明显;在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方面,新设自贸试验区各有侧重、积极推进;在有效防控风险方面,新设自贸试验区事中事后监管稳步推进。23深圳海关深化通关模式改革,搭建高效陆海通道;关检“监管互认”试点工作在厦门的启动,缩短了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时间。至2015年10月,上海海关两年来累计出台的31项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中近20项在各地得到成功复制推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金融创新▪以金融有序开放的试验为中国整体金融开放探索节奏、次序和路径;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进行更大胆和更大范围的先行先试;稳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业务发展,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战略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为重点,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优势,鼓励开展差异化的离岸金融业务除上述创新之外,海关在自贸区监管方面存在的创新可能制度创新▪将制度创新与功能创新有机结合,有效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一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和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先行先试的平台,拓展金融创新功能,着力建设人民币的定价、交易、清算中心,并成为跨境投资并购的桥头堡。另一方面,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联动推进制度,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一带一路▪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与自贸试验区战略协同功能,构建合作平台。通过构建更为开放的机构设立运营机制和要素交互平台,促进商品流通、人员往来和金融等资源交互,将中国的开放红利和发展动力向外传输,与周边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加强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加快在长三角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和一体化创新发展。参考资料来源01020304澎湃新闻网中国经济网郁鸿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制度创新的再思考郭爱军.陆丽萍.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进展及对上海的启示
本文标题:自贸区监管模式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2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