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教学设计)《海水运动—洋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单元《海洋环境》3.2“海水运动”(第2课时)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在第三单元中《海水运动》一节是重难点,而帮助学生通过综合的地理思维,利用规律去理解、识记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更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便于学生扎实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将其分为2课时讲解。第1课时让学生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理解并识记洋流的成因、分类以及世界洋流分布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课时的教学。2、教学思路分析: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去了解抽象的洋流运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易记的洋流分布理想模式去识记真实存在的复杂的世界洋流分布,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掌握。3、学生情况分析: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对简单的洋流分布模式印象深刻,做了这样的铺垫后,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将理想模式扩展成实际分布去记忆,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稍加引导,学生便可以分析出规律。另外,学生对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的掌握较差,在教学中应注意渗透。【教案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简单规律去解决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识图、读图、析图的能力。3德育目标:(1)树立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2)科学地对待人类自身发展与海洋发展关系;重点:1理解洋流分布规律;2识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洋流分布规律和识记洋流名称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本着化繁为简的原则、优化教材中的辅助图片,制作动态的洋流图)引导启发教学(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会用规律、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师生互动教学(教师引导的同时,让学生边听边记忆边绘图,让学生活动起来)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海水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2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洋流是怎样流动的?为什么?3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绘出洋流分布理想模式图演示1内容:问题4从成因看:A属于流;B属于流;从性质看:C属于流;D属于流;-2-[导入新课]现在我们根据这一理想模式进一步研究问题(以练习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演示2内容:请总结出洋流分布规律(提纲如下)①中低纬海区——型大洋环流(北南)②中高纬海区——型大洋环流(北南)③40°S海区——④中低纬海区: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大陆西岸(大洋东岸)——[讲授新课]点击图中闪动区域,引导学生依据纬度依次分析得出结论〔引导〕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旋转方向,与其所在半球哪一种天气系统的旋转方向一致?〔生回答师总结\得出结论①〕〔引导〕再观察图中南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旋转方向,与其所在半球哪一种天气系统旋转方向一致?〔生回答师总结\得出结论②〕〔引导〕40°S附近海域洋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连续不断呢?〔生回答师总结\得出结论③〕〔引导〕中低纬海区的大陆东岸,也就是大洋的西岸是什么性质的洋流?(边提问边指图引导)反之怎样?〔生回答师总结\得出结论④〕〔小结〕记忆以上规律有助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要脑中有图,心中有图,用图去理解记忆;-3-〖过渡〗我们已经分析了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这是理论也是基础那么实际中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是怎样的呢?请看投影演示3内容:“太平洋海域洋流分布动态图”〔引导〕我们将理想洋流模式入太平洋流域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洋流所经地点给洋流命名。〔生回答,师点击闪动图,边学边练,结合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名称〕A北赤道暖流B日本暖流C北太平洋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E阿拉斯加暖流F千岛寒流G南赤道暖流H东澳大利亚暖流J西风漂流K秘鲁寒流〔问题〕同学们注意观察,在哪个地方会出现寒暖流交汇的情况?交汇处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回答师演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4-〔师演示讲述〕在南太平洋上的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也同样会形成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过渡〗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大西洋中洋流分布状况。演示4内容:“大西洋海域洋流分布动态图”〔引导〕我们将理想洋流模式入大西洋流域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洋流所经地点给洋流命名。〔生回答,师点击闪动图,边学边练,结合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名称〕A北赤道暖流B墨西哥湾暖流C北大西洋暖流D加那利寒流E北大西洋暖流F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G南赤道暖流H巴西暖流J西风漂流K本格拉寒流〔问题〕1东格陵兰寒流与拉布拉多寒流是怎样形成的?2南赤道暖流的流向怎样变化了?3北大西洋暖流延伸到何地?4在何处会形成渔场?为什么?-5-〔生回答师演示、总结〕北海渔场(东格陵兰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过渡〗印度洋海域的洋流又是怎样的呢?演示5内容:“印度洋海域洋流分布动态图”〔引导〕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与理想模式一致,同学们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生回答,师点击闪动图,边学边练,结合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名称〕G南赤道暖流H厄加勒斯暖流J西风漂流K西澳大利亚寒流〔引导〕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当地季风气候的影响有独特规律,那么北印度洋冬夏季的风向怎样变化呢?〔生回答,师点击闪动图配合,边学边练,结合世界地理知识总结〕总结规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6-〔学生活动〕在世界洋流空白图上画出洋流分布及具体名称〖过渡〗我们学习洋流的分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呢?〔引导〕洋流的流动属于海水的运动,海水的运动不仅调节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也对陆地沿岸的气候产生影响。演示6内容:“洋流对世界气候的影响”〔设问〕1东澳大利亚暖流对其东岸气候有哪些影响?2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气候有哪些影响?3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呢?〔生回答,师点击闪动图配合总结〕〖过渡〗寒暖流交汇处有著名的渔场,请同学们回忆刚才我们讲过的渔场分布。演示7内容:“渔场分布图”太平洋海域——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大西洋海域——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总结〕洋流的流动可以加速本海区的污染净化,同时也可以造成其他海区的污染。演示8内容:“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环保教育〕-7-[课堂小结]演示9内容:“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演示10内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同演示1)(1)在图中各短线的一端添加箭头,表示洋流方向;(2)若图为太平洋,则各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什么?(3)甲乙丙丁四处,何处容易形成渔场?若图为大西洋,该渔场名称是渔场,它是与交汇形成的。(4)图中洋流使西北欧气候增温增湿,形成典型的气候。【教学反馈】学生在本课教学后,99%能够利用课堂上渗透的记忆规律、记忆方法将洋流名称分布牢固记忆;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达到了预计的效果。2005-04-10-8-3.2海水运动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调整全球水热分布2影响沿岸气候分布3影响渔场分布4加速本海区净化,扩大其它海区污染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设计3.2《海水运动》单位:沈阳市第九中学作者:李健娜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计、洋流、分布规律内容摘要——帮助学生通过综合的地理思维,利用规律去理解、识记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我本着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原则,优化教材中的辅助图片,制作动态的洋流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去了解抽象的洋流运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易记的洋流分布理想模式去识记真实复杂的世界洋流分布;同时采用引导启发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能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学习的能力。板书设计精炼,重难点突出。多媒体动画辅助作用强。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证明,此篇教学设计实用性强。既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又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探索,最终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地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海水运动—洋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3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