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项目名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创新研究--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项目负责人:李锐丹项目组成员:陈伟兴、黄佳雯、周俊廷指导教师:王春生、吴宇驹申报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申报时间:二零一三年三月一日目录一、项目基本信息……………………………………………………1二、研究目的、意义、立论根据与项目的创新之处……………………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四、研究成果的形式、项目验收指标及内容……………………………五、经费预算………………………………………………………………一、项目基本信息负责人情况姓名李锐丹性别女出生年月现学历本科联系电话专业工商管理年级2009级学制4年入学时间2009年9月申报项目全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创新研究--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指导教师姓名王春生吴宇驹年龄3029职称讲师助教所在单位项目组成员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制年级项目组中的分工陈伟兴男22大学本科撰写黄佳雯女21大学本科数据收集女21大学本科数据收集周俊廷女20大学本科调查申报项目基本情况申报类别A.重点项目B.重点扶持C.一般项目申请经费(元)2860研究内容摘要:我们首先从不同群体入手进行深入调查,深刻了解微博目前的效用及经济价值;然后从不同方面着手,进行创新研究,着重在大学生信息交流方面研讨;然后以我们的影响力理念尝试实践传播,从实践中检验真理;最后完善我们的研究项目,以新型的时代模式推出高校宣传的有效途径。二、研究目的、意义、立论根据与项目的创新之处1.研究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定位于“社交媒体”而横空出世的新媒体——“微博”一夜之间风靡整个互联网,迅速吸引人气,分流各传统门户网站、博客、社区的流量。又由于它强大的互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舆论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而大学生群体是微博上最大的用户群体之一。当代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但大学生也有自我、个性太强等问题。微博的兴起,被称为一场新闻媒体领域的“微革命”大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个性由于微博的巨大人气从而在网络里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同样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怎么去传递信息,怎么更好利用微博这一新平台来宣传高校。我们烽火项目团队试图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行为模式出发,针对当前的媒体形式,立足于大学生的心智特点,就如何有效利用微博平台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与效率。2.项目意义:高校做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影响力的概念,才能使本身要传达的信息能被乐于接受和广为宣传。在当代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微博成为校园信息传媒的主流工具,在大学生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接受信息的心理变化及高校工作者使用微博宣传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高校更好使用微博宣传创新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对高校微博宣传工作的研究,能探索出一条有创新性的高校宣传新道路。校园微博因其信息资源丰富和独特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而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从“QQ时代”到如今的“微博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许多新的阵地,形成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博作为传播载体,增进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加强教育引导。将现代化的技术引入到“教育理念,校园品牌”中,成为当代高校顺利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平台。3.立论根据:微博的作用,它既可以作为获知信息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发布信息的平台、联络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按主观要求作为武器的运用,也可以供网民无意识运用(尤其表现在不带倾向的转发上)。微博的内容形成,既具有“编创性”,也具有“中转性”,而在实施传播的过程中,还具有一种“选择性”。高校开微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微博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开通微博可以塑造高校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二、高校微博是高校最快的信息通报平台,为公众近距离了解高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网络上的活跃分子,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特色活动等手段提升学校微博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粉丝”的关注。随着微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师生关心和参与到学校的公共事务中,师生通过微博了解校情校况,学校通过微博倾听“学情学意”,希望高校微博可以真正做成提供信息、展示形象、凝聚师生以及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窗口。由于高校校办微博尚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发展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如何维持微博的良性运转成为各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4.项目的创新之处:(1)传统媒体宣传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得不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传统媒体的接受群体在改变,接收信息的途径也在改变,而微博恰恰就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受众群体大,信息传递快,导致其影响力远胜其他媒体,研究意义突出。(2)微博中的信息参差不齐,如何规范微博信息的传播,对于各大高校,甚至对于社会,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对高校关于微博的管理进行实质性地建议。例如建立第三方管理团队,构建高校微博平台,对校园微博进行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操作。(3)高校微博与普通微博在传播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利用微博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一些高校的通知,探讨微博用于高校自身形象塑造的信息,党建工作的信息等多方面的可行性。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微博,对于高校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就现状而言,许多高校对于微博这种新媒体并没有十分重视和很好地利用。(4)大学师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方面制约到校园微博的宣传效率,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大学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大学师生使用微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继而建构良性微博行为模式,扩大微博的积极影响。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进度安排研究内容:1.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面;2.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时间、频率分布;3.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行为模式;4.微博工具在高校宣传中提高质量与效率的可行性;5.高校官方微博与普通微博的区别;6.高校微博与高校官方网站的区别。技术路线:文献梳理、访谈、问卷调查、现场实验、数据统计、AHP法等方法。进度安排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项目立项申报,项目分解,以及明确项目重点难点。前期:课题研究开始(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确定调查方向,调查群体,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初步的问卷调查工作,采访提纲撰写,进行访谈,同时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中期: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进行深度的问卷调查工作和深度的访谈,提取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整理,结合分析的材料,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并且对其进行总结,如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追加调查,开始进行论文的撰写。后期:2012年8月初到2012年8月末,指导老师以及组内成员对论文进行修改审核,完成论文的撰写。四、研究成果的形式、项目验收指标及内容研究成果的形式:调查报告及论文。项目验收指标及内容:1、获得高校微博宣传现状等数据及统计分析图表;2、学生使用微博情况与使用心理的调查问卷分析;3、高校宣传在微博环境下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建议措施。在调查中,实验研究中建立一套调查评估验收指标体系,通过这体系中指标的完成达到研究目的。研究中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调查真实性、调查针对性,调查典型性,调查指导性,调查时效性五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各项调查评估各占20%,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有效评估,达到研究所需要的调查目的。五、经费预算预算支出项目经费(千元)根据及理由资料影印费用1.0用于调查问卷打印,论文文稿打印,其他资料影印通讯费用0.4团队共四人,每人100元,用于联系老师,电话访谈交通费用1.2调查需要,到大学城等高校,到从化5个高校以上,每人300元,共计1200元其他费用0.26调节费用,以正常支出10%建立调节资金,共计260元合计2.86千元
本文标题:(管理系项目3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4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