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夏商西周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第一节绪言一、时代与工艺美术时代划分¡ª¡ª青铜时代:前21-前5世纪奴隶社会:夏-春秋战国之交夏¡ª¡ª统治区域:西起豫西晋南,东至鲁豫交界,北入河北,南接湖北工艺美术:制陶、铸铜、琢玉、制骨有一定规模商——统治区域:北至河北北部,南达江汉流域,东起山东半岛,西及陕西西部中心,豫北冀南,晚期都殷,殷商社会背景观念:敬鬼神,嗜占卜,重祭祀,尚白色,祖玄鸟世风:尚享乐、重刑罚,轻礼义,商王权威文化中心:祭祀、占卜工艺美术代表:青铜器宝物:统治阶层炫耀财富、显示威权法器:沟通天地、联络神人,威严诡异晚期肇始第一个艺术高峰西周¡ª¡ª统治区域大于商,发祥于今陕西扶风、岐山间的周原社会背景:观念:鬼神观渐淡薄,祭祀天神、地祗、祖先宗法:嫡长继承,统治者为天子,乃天下共主世风:抑奢靡,禁酗酒,尚礼乐工艺美术代表:青铜器酒器锐减,食器增加列鼎制度形成,渐成严整规矩二、工艺美术生产生产格局——官府:官府垄断工商业,作坊制作秉承上命,产品归属官府,少数转为商品。百工虽为平民,但不可改业民间:制品简陋,自造自用生产中心——都城:规模大,组织严密,代表时代水平方国、诸侯国、其他民族统治中心:发达,面貌与中心区或同或异第二节青铜器一、引言起源与兴盛——起源:铜石并用时期中国虽非最早,但有独立起源,发展自成系统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早期铜器(红铜、青铜)夏已初具规模辉煌:商周入商,进步迅速,数量增多商中期,器种已大体齐备商晚期始,艺术进入辉煌文化地位——最尖端生产技术,最重要的人造物凝聚了社会观念,展现精神信仰祭典——礼乐器及其诡异图像:沟通天地、神人戎事——兵器:武备代表,权力维系,统治保证制度——维系宗法、等级制度,西周越发凸显独居时代创作核心技术、文化、制度、军事多种因素浸透最虔敬的信仰和最强烈的感情二、材料与制作材料——成分:红铜、锡合金,常含有少量铅红铜加入适量锡,可降低熔点,提高硬度青铜冷凝,体积膨胀,减少气孔,表面细腻,增加美感加铅虽令硬度降低,但韧性增加制作——大多先分铸,后套铸或合铸合范法:主要铸造方法,用陶范及石范工序:制内模、制外范、制内范、合范、浇铸、修整失蜡法:至迟春秋晚期出现三、艺术的演进1、夏和商代早中期代表:二里岗文化技术:合范高明,器壁匀薄种类:礼器较完整,以觚爵斝等为中心,酒器、饪食器、水器多,鼎地位突出装饰:中小器物装饰精细兽面为流行装饰主题夸张变形、神秘诡异王室争斗,出土分散种类:礼器更加丰富技术:器物较前厚重装饰:满密繁缛,高浮雕、圆雕性装饰出现商晚期——种类:酒器发达(酗酒),鼎重要造型:或方或圆,三维复杂(扉棱、圆雕)贮酒器等常形若动物,造型写实装饰:满密,以兽面为中心的三层花纹动物纹尤重要,或虚幻或现实胎体:往往极厚重风格:神秘诡异。第一个艺术高峰出土:殷墟最重要妇好墓,1976年发掘,小屯村5号墓,妇好当是商王武丁配偶之一。出土丰富,青铜器(210件,酒器3/4)、玉器(755件)等代表了时代水平。西周早期——发现:主要在歧周、宗周和成周风格:似晚商,威严神秘,延续高峰变化:酒器锐减,食器增加,鼎簋成为礼器中心;牛头和凤鸟纹更多;铭文加长西周中晚期——种类:礼器组合渐完备,列鼎编钟产生,水器地位上升,许多酒器消失造型:空间变化减少,趋向规矩整齐,器壁渐轻薄装饰纹样:兽面简化,窃曲和重环、垂鳞、瓦纹等成典型构图:二方连续为代表风格:严整单纯。但显单调,显示着艺术趋衰落四、器形及其功用命名——大体沿用宋代金石学成果但自名与宋人说法时有不同种类——礼器、乐器、工具、兵器、车马器、杂器礼器最重要,器形最丰富,制作最精美按用途,礼器分酒器、食器、水器1、酒器2、食器3、水器与其他数量较少,种类不多(地位低于酒器、食器)乐器:用途:祭祀、礼仪、燕飨使用:打击乐器种类:铙、钲、鼓、钟兵器、车马器、杂器(简素)四、装饰及其含义1、设计与构图艺术趋向——二里头文化(夏或商早期):简陋,铸造技术欠成熟特征:多素面,若带装饰,构图稀疏装饰:兽面、乳钉、网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繁缛瑰丽——顶峰特征:强调立体效果(三层花纹)装饰:花纹密布,动物纹是主体,云雷等几何形地纹西周中晚期:趋简素平朴特征:严整有序,神秘诡异气氛衰减装饰:窃曲和多种几何化纹样,二方连续构图2、动物纹兽面纹——形象:鼻梁居中,左右对称构成:单独纹样分类:牛头、羊头、虎头龙纹——作用:或做兽面的组成部分,或做独立装饰发展:商和西周早期盛行,西周中期以后变化较多形象:富丽华美发展:商晚期,时做主题西周,重要主题象征:“凤鸣岐山”夔纹——形象:一足动物夔龙夔凤对“夔一足”的不同解说3、几何形纹样窃曲纹——形象:兽面、夔龙、鸟的变化卷曲,如横向S,有目构图:常左右排列,二方连续,严整有序发展:己己西周早期,出现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流行云雷纹——形象:回旋的线条组成,云纹,雷纹构图:或作三层花地纹或大面积地出现或作装饰主题重环、垂鳞等——形象:较单纯,装饰主题构图:连续,庄重严整瓦纹——形象:简单、平朴发展:出现不迟于晚商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流行趋势——夏~商早期:乳钉、网格、联珠等商中期~西周早期:辅助纹样西周中后期:重环、垂鳞、环带、瓦纹等为主题第三节玉器与其他一、玉石器1、夏商夏~商中期——镞、钺、柄形器、条形饰、戈等,礼仪性玉器大型化商晚期——大发展:数量众多,殷墟出土尤多,和田玉为数不少种类:礼器(含簋、盘等)、仪仗、工具、用具、饰件、陈设品、杂器七类艺术代表:饰件、陈设品形制:或圆或扁,多动物造型,少量以人为题材特征:纹饰简洁,或夸张,或写实,富装饰意趣制作:碾琢精良,巧色2、西周早期同晚商难以区别:武王灭商,缴获大批玉器;殷商玉工继续效力特点:鸟纹的琮、璜和豪华的成组串饰佩饰中,鹿的形象流行中晚期,葬玉风靡形制:虽有圆雕性,但多片状动物纹较多,鱼鸟鹿牛龙兔虎等,写实简炼人物纹较少,中晚期人与动物合体重玉观念:“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颈、胸、腕、发佩饰风靡玉殓葬良渚文化:萌芽西周早期:尚少,主要为玉琀中晚期:增加覆面及握玉、踏玉、趾夹玉、棺饰等水平一般较商代晚期逊色当因西周王陵和保存完好王室墓并未发现二、陶瓷器陶器——泥质陶:最多,胎红质细,饮食器夹砂陶:胎灰质较粗,耐热,炊器彩陶:边远地区仍有,装饰常粗率白陶:精美者商晚期昙花一现上层占有,礼器、殉葬品,受青铜器影响硬陶(几何印纹陶):硬度高,坚实,较粗,盛贮器多商西周,长江中下游地区兴盛;春秋秦汉,渐为原始瓷器和瓷器取代制作:以粉碎的瓷石制坯,烧成约1200℃,多施釉釉,以粉碎的石灰石加适量粘土制成,附着于器表的玻璃物质,早期多呈青色。光亮美观,降低吸水性,易清洗发展:商中期出现、西周普及长江中下游盛行三、象牙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最早,出土最多妇好墓里的精美之作后世:始终无大发展第四节结语一、风貌与其演进风貌——判断依据:考究作品粗朴作品:虽量大,但造型装饰保守考究作品:风貌与时俱进,时代特征突出夏商西周典型:青铜器凝聚艺术精华,白陶、象牙器模仿对象演进夏,平实质朴,技术制约商,繁缛诡奇西周,严整规矩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为人生产的,人的喜恶取舍决定工艺美术面貌,时代主流是官府制作,风貌主要体现统治集团的意志王朝更迭虽不能令工艺美术面貌迅速改变,但新统治集团的新意志、新举措将引发新风的诞生与成熟二、影响后代的仿商周青铜器及兽面、夔龙自觉继承意义大于自然延续自觉继承主要表现为仿古自觉继承的思想基础:复古情结,上古社会理想仿古的时代典型——两宋西周礼仪制度成后世楷模行古礼,用古器,衣古服十二章的影响及于袁世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彛、藻、粉米、黼、黻
本文标题:02第二章夏商西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7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