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07—08(下)成师附小数学组“教材解读”本册分项要览表(二年级下期)
07—08(下)成师附小数学组“教材解读”本册分项要览表(二年级下期)填表时间:2008年2月14日(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课标、教材解读课标表述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5.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6.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目标细化一、除法单元: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2.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二、混合运算单元: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三、生活中的大数单元: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通过“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四、加与减单元: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5.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6.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材呈现除法:1.分苹果(竖式除法);2.分橘子(有余数除法(一));3.分草莓(有余数除法(二));4.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5.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6.练习一混合运算:1.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2.买鲜花(混合运算(二));3.练习二;4.过河(混合运算(三));5.练习三生活中的大数:1.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2.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3.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4.练习五加与减(一):1.买电器(口算加减法);2.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3.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4.练习七加与减(二):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3.买洗衣机(三位数加减混合)4.练习九策略设计1.除法第一节“分苹果”,让学生在会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体会到除法每一步的实际含义。第二节“分橘子”,让学生通过动手圈一圈,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第三节“分草莓”,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难点,教材分散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方法,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第四节“租船”和第五节“派车”,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经历运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六节“练习一”,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复习与应用。2.混合运算(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等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及小括号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3.生活中的大数(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大数”,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作为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教学时,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2)组织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设计了数正方体、涂小方格、拨计数器等活动,以及投镖游戏、猜数游戏等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强知欲。(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安排估一估活动,例如“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4.加与减(一)(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材在编排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创设“买电器”“回收废电池”“小小图书馆”等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鼓励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时,所使用的方法可能不同。教材除了提供用计数器“拨一拨”和用竖式“算一算”外,还利用直观模型,通过数形结合来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满十进一和退一作十”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三位数加减法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安排有关验算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材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创设了“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并在“你知道吗”栏目里,简单介绍了废电池对大自然的污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现实材料,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适时地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重视教材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5.加与减(二)(1)创设了“捐书活动”“运白菜”“买洗衣机”等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2)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买洗衣机”一节的第(2)题:“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1台价格是62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联系实际作出回答。(3)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在解决每个问题前,教材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在练习中安排了“500元能买回哪三种商品”“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评价方案除法: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评价时,要结合具体活动进行。例如,评价学生是否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评价学生是否能较熟练地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观察学生在试商过程中能否迅速地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详诀,也可以让学生判断计算是否正确,比如:(1)50÷7=7……1()(2)35÷4=9……1()(3)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例如,在“租船”中,当学生列出除法算式21÷4=5(条)……1(人)后,在回答至少要租几条船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不能仅仅靠笔试方式,还要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及时反馈。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鼓励他们学好数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混合运算: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运用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正确掌握“先乘除,后加减”及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评价上述要点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考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正确解决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答的问题;能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有关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步试题。生活中的大数: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能理解数位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评价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考查学生。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数出万以内的数,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正方体、数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的活动,并能正确读写;又如,指定一个数在小方格中涂色,从中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计数单位,是否理解单位间的进位关系,是否能正确读写相应物体的个数。例如:1.图中的数是()。4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2.找规律。(1)489,,,492,493。(2)3860,3850,,3830。(3)6538,6638,,,6938。3.把相同的数用线连起来。五千六百七十八10000七千零三5678六千七百8060一万7003八千零六十6700加与减(一):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的加减法;能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评价三位数加减法口算时,教师可以根据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要求加以扩展。百以内加减法要求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那么三位数加减法口算以“百”“十”为单位符合上面情况。如:300+500,600+500,700-200,150-80,620+70,650-70。三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由于数目比较大,只要求能正确口算,在速度上不作明确要求。评价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时,一般来说,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也是三位数,个别题目根据需要,和可以超过1000;减法只局限于被减数是三位数的情形。要求全体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但有些学生在掌握竖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不列竖式正确计算出结果也是可以的。在评价学生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尽量先取学生熟悉的题材。一般要求学生列式计算,写出完整答案。有些题目也可以直接写出答案,如考查学生是否看得懂火车里程表,可以用填空的形式。有的问题有多种答案,如给出各种物品的单价,1000元可以买哪两种?有很多种买法,只要求学生写出一种买法就可以了。评价时,教师应首先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在计算中,是否能够自觉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能否用估算等方法进行验算。教师对上述情况应作出及时评价,对做的好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对学生较困难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加与减(二):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评价能否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连加计算可以逐步脱式计算,也可以三个数摆在一起列竖式直接计算出结果;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要求学生逐步脱式计算。由于本单元的计算题数目比较大,又需要两步计算,所以只要求正确计算出结果,对计算速度不作具体要求。在评价学生解决
本文标题:07—08(下)成师附小数学组“教材解读”本册分项要览表(二年级下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8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