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09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学生用)罗志会吴正平三峡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2009年3月目录实验注意事项1)开发环境与最小系统实验2课时(熟悉编译软件,最小系统的硬件搭接)2)程序设计与调试2课时(辅助指令记忆,简单程序调试、设计模版)3)中断系统2课时(外中断0的产生和清除)4)定时器/计数器2课时(计时秒表设计)5)串行通讯2课时(双机串行通讯)6)I/O口的扩展2课时(P0口通过74LS273、74LS244扩展)7)显示实验2课时(LED显示,LCD显示)8)AD/DA实验2课时(数/模转换器DAC0832、ADC0809)双周实验时间:4、6、8、10、12、14、16、18周星期二:56节、78节、下午18:30~20:30分三组,每组20人,地点:理科楼L-2613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素养和一般知识1.实验前准备工作(1)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了解所用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及硬件的结构、仪器设备的性能。(2)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设计自己的实验项目,作好必要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3)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设计硬件接口电路,编写好设计程序并通过编译检查。2.进入实验室后(1)熟悉所用的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及接口芯片,了解其外观、性能。(2)通电瞬间,应注意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不要只看开关,如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找出原因。(3)不允许自带光盘、软盘、闪存等存储媒质上机,违反者取消实验资格!(指导教师允许情况除外)。(4)故意或违规操作造成器件或仪器损坏,照价赔偿。(AT89C51芯片赔偿10RMB)3.实验进行时(1)正常情况下,按规定步骤进行,读取数据,并及时记录。(2)各种操作要有目的进行,不可盲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器件。(3)接线要简单、正确、明了,红、绿、蓝、黑引线遵照电路连接规范进行硬件接线,经老师复查后允许后才可通电。(4)实验过程中,如有烧焦味、芯片不工作等异常现象,立即断电并向指导老师反映。(5)实验完后,经老师确认,并把仪器、导线、工具清理、收拾完毕,仿真器归原位,将芯片交回老师查收,签到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二、实验报告内容和要求1.实验报告要用学校统一的纸,进实验时交老师查阅。2.实验内容应包括,是实验目的、原理、硬件接口电路图、程序流程图及清单、结果和分析以等。3.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加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要求等。实验1VW开发环境与最小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MCS-51单片机的VW、KeilC实验开发环境,仪器的操作和使用。2.掌握AT89C51最小系统概念及硬件搭接的方法。二、实验设备1.TPC-2003通用微机实验系统一套2.AT89C51开发板与仿真器一套3.TOP851通用编程器一台4.PC机一套5.VW_G集成调试环境软件一套6.KeilC开发环境一套三、实验内容1)、实验开发系统软、硬件的使用TPC-2003实验台的使用1.开电脑机前,将主机ISA数据线与实验台插接好,检查实验台上电开关是否处于“关”状态,再开启主机电源。2.主机自检完成后,打开实验台电源+5V(+/-12必须断开),主机板上的2位LED显示器出现提示符“88”,表明系统正常。否则应立即关掉电源!!!3.关实验台电源,按预先设计的实验线路接好线后,检查无误,在指导教师允许下才可通电。实验台主机板通电后,不允许在上面放置任何物品,特别是金属物!(因集成芯片或线路引起短路损坏设备)。4.将写入程序代码的AT89C51芯片(代码擦写运用TOP851专用程序)按标示的方向插入DIP40的通用插座,利用实验台的资源,按照最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要求搭接电路(电源时钟、RST、EA*)。5.用示波器检测ALE脚与XTAL1脚的信号情况,判断芯片是否正常工作。(细节请查阅TPC-2003实验台用户手册)51仿真开发板的使用(读写单片机)1.将仿真器紧固在开发板的DIP40插座上,缺口朝向手柄,锁紧仿真器。2.将串口线公头接在PC的RS-232输出口,将随机所配的5V直流电源插头插到右侧电源插座上,电源指示灯亮;3.运行“KeilC.exe”,初始化串口设置;4.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装载.ASM的源文件;(细节请阅读“如何把ASM文件导入KEIL中仿真”或KeilC编译环境软件用户手册)VW环境软件的使用1.PC机上电正常工作后,在显示器的桌面上点击快捷图标“VW集成调试软件绿色版”,进入“伟福V系列:软件模拟器”工作环境,并在跳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好”,进入软件调试平台。2.仿真器设置:选菜单栏仿真器/仿真器设置,将跳出对话框中的“选择厂商”、“选择CPU”、“选择晶振频率”项目设置成:Atmel、AT89C51、12000000后,选“√好”关闭对话框。3.源文件的建立和打开:(参照VW.PDF文档“快速入门”,P39~43)(1)选菜单栏文件/新文件或者工具栏新文件,出现源文件编辑窗口,输入程序文本。(2)选菜单栏文件/保存文件(或另存为),要求输入文件名,同时保存类型选*.ASM。实验分为A、B、C三组,先在F盘下建“单片机学生实验”文件夹,再在该文件夹中建立“A组”、“B组”、“C组”共三个子文件夹,各组同学按组保存自己的文件。文件名按下面要求写,如:146XXXS1学号文件名保存路径为:F:\单片机学生实验\A组,然后单击保存即可。(3)编译源文件,选菜单栏项目/编译,根据编译结果的错误提示,修正源程序,直至成功。此时可以关闭“编译结果”和源文件编辑窗口。(4)出现“当前模块:142XXXS1”,同时打开菜单栏视图/调试、寄存器、存储空间,然后可以选主菜单/窗口或者工具栏/XX窗口;整理平台视野。KeilC环境软件的使用(见KeilC中嵌入ASM.软件的操作过程)由老师演示,学生按步骤操作即可。2)、搭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1.熟悉TPC-2003实验台的硬件资源(RST、时钟脉冲输出、DIP40通用插座、LED电路等),关闭实验台的电源开关。2.根据最小系统的概念,利用AT89C51芯片搭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上电时用示波器检查AT89C51芯片及外围电路工作是否正常。3.利用单片机的P1引脚和LED(注意比较直接驱动和增强驱动的效果),在实验台上自己搭接“跑马灯”电路,如图1-1。4按TOP851的操作步骤,利用TOP851编程器将“跑马灯”程序的二进制代码烧写进AT89C51芯片的FlashROM中。5.合上电源,单片机上电,完成“跑马灯程序”(单片机对LED循环点亮)。6.将仿真器锁紧在开发板上,插上串口线和电源,按照“如何进行仿真操作”的视频,利用KeilC51软件环境,在线仿真调试“跑马灯”程序。图1-1跑马灯电路四、实验报告要求1)什么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画出在TOP-2003实验平台上搭建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简单原理图!2)简单描述运用KeilC软件仿真的过程3)为什么AT89C51的单片机外时钟要从XTAL1引入,而XTAL2悬空?如果接晶振形成振荡时钟,与MCS-51接法上有无差别?五、参考程序“跑马灯”的实验参考程序142XXXS1学员的参考程序如下:ORG0090HMOVP1,#00H;送P1口MOVA,#01H;L1发光二极管点亮LO33:MOVP1,ALCALLSE19;延时RLA;左位移SJMPLO33;循环ORG07A0HSE19:MOVR6,#0A0HLO36:MOVR7,#0FFHLO35:NOPNOPDJNZR7,LO35;DJNZR6,LO36;延时RETEND实验二程序调试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MCS-51指令系统,程序的基本结构。2.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编译、调试。二、实验设备1.TPC-2003通用微机实验系统一套2.AT89C51开发板与仿真器一套3.PC机一套4.VW_G集成调试环境软件一套5.KeilC开发环境一套三、实验内容1.单步调试程序打开菜单栏执行/跟踪,按照VW.PDF文档中的相应内容操作,注意熟悉F7(跟踪:可以跟踪到函数或程序内部)、F8、断点设置等基本操作。(1)“当前模块:142XXXS1”中“小手光标”位置是PC指针所在,“寄存器”中显示当前各寄存器中的内容。“数据存储区”中地址用右键显示地址,“输入数据”为十六进制XXXX,确认后调试。(2)首先单步运行,选主菜单/调试/单步运行或者选工具栏单步运(F7)。运行一个循环,观察相关的寄存器和存储区的变化。注意利用SFR、DATA等更改程序中相关寄存器的值,调整程序执行的状态。熟练WV程序调试界面。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和老师讨论。(3)运用连续运行和设断点运行。工具栏/为连续运行,在“当前模块”中鼠标出现“小手”时点击,“红色手”即为断点位置。(4)记录下数据区xxxxH--XXXXH中,在执行程序前后的内容变化。2.分析下列程序,熟练调试操作,解释程序实现的功能及程序结构类型(顺序结构、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训练程序一:ORG1000HSTART:MOVDPTR,#2000HMOVA,20HMOVCA,@DPTR+AMOV21H,ASJMP$TABLEEQU2000HTABLEDB00H,01H,04H,09H,10H,19HEND调试方法(以下程序自己设计调试方法):1)把断点设在程序的第四行,观察累加器A的值是否为查表的结果;2)观察程序SJMP$的执行情况;3)思考:分析程序出现的问题,如果把伪指令TABLEEQU2000H换成ORG2000H是否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程序实现的功能及程序结构类型。训练程序二:ORG1000HSTART:MOVDPTR,#2000HMOVR0,#64HLOOP:MOVXA,@DPTRMOV20H,A;副本JNBACC.7,NEXT;判断符号MOVA,20HCPLAINCAMOVX@DPTR,ANEXT:INCDPTRDJNZR0,LOOPSJMP$思考:指出循环程序的初始化、循环体和控制变量的修改与循环次数的控制。程序实现的功能及程序结构类型。训练程序三:ORG0013HSTART:MOVC,P2.2ORLC,TF0ANLC,P1.1MOVF0,C;暂存F0MOVC,IE1ORLC,/25HANLC,F0ANLC,/26HMOVP1.3,CSJMP$END说明:MCS-51单片机有着优异的位逻辑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运算。这种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大大简化甚至完全不用硬件,但比硬件要多花一些运算时间。思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观察位处理机的工作过程训练程序四MULTB:MOVR0,#23HMOVR7,#04HLOOP:MOV@R0,#00H;清零DJNZR7,LOOPACALLBMULSJMP$BMUL:MOVA,R2MOVB,R4MULAB;低位乘ACALLRADDMOVA,R2MOVB,R5MULAB;交叉乘DECR0ACALLRADDMOVA,R4MOVB,R3MULAB;交叉乘DECR0DECR0ACALLRADDMOVA,R5MOVB,R3MULAB;高字节乘DECR0ACALLRADDRETRADD:ADDA,@R0MOV@R0,AMOVA,BINCR0ADDCA,@R0MOV@R0,AINCR0MOVA,@R0ADDCA,#00H;加进位MOV@R0,ARETEND本程序未对BMUL和RADD的有关寄存器内容作堆栈保护,因为主子程序(包括BMUL与RADD)所共同使用的寄存器被用作为数据参数的传递单元。思考:分析上述程序,画出程序流程框图。程序实现的功能及程序结构类型。四、实验报告要求1、完成各例程后面的思考问题;2、按照教材上的程序注释格式,对各程序进行注释。实验三中断程序的调试与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MCS-51中断的概念,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2.掌握中断程序的基本结构,设计技巧、编译调试方法。3.基本中断电路的搭接、分析。二、实验设备1.TPC-2003通用微机实验系统一套2.AT89C51开发板与仿真器一套3.PC机一套4.VW
本文标题:09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0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