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声乐小课授课教案一年级教学目的: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建立歌唱的基本状态,逐步纠正不良的歌唱、呼吸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用声、用气习惯以及正确的声音观念。2、通过声乐作品演唱,不断巩固正确的歌唱方式,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歌唱技巧表现音乐。3、通过声乐艺术实践,逐步巩固歌唱技巧,提高歌唱自信心,提高综合艺术实践能力。教学内容:1、发声练习。2、声乐作品演唱处理。3、声乐艺术实践指导。教学难点:1、歌唱不良习惯的纠正与正确声音观念的确立。2、运用歌唱技巧声情并茂的演唱声乐作品。3、声乐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稳定喉头的练习练习1中速稍慢练习2中速稍慢练习3中速稍慢练习4中速方法和要求: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结合。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4、练习3和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的稍大一些。慢断音练习练习5中速稍慢练习6中速稍慢练习7中速稍慢练习8中速稍慢练习9中速稍慢方法和要求:1、一拍一音,每拍换音,气息支持声音的感觉就像战士出操喊口令一样,换气的快慢应和练唱的速度一致。2、母音或音节的准确、清楚。音与音之间断开的时值可长可短,声音有弹性和活力。3、为了便于打开喉咙,e母音不宜唱成汉语母音的e(鹅)或(唉),唱时口腔稍开大一些,舌平放离上腭开一些,使舌根和后咽壁形成稍大的空间,喉头略向下稳定,声音宽厚。4、以自己的声音情况和习惯选择母音、音节或复韵母进行练习。5、练习9为唱名练习,同音节练习的作用一样。女生真假声混合练习练习10稍慢练习11稍慢练习12稍慢练习13稍慢方法和要求:1、跨过真声能唱的音高起音,一般从小字二组d起音,先半音向上移调到能唱出的最高音,再半音向下移调练唱,以低音能唱出声音为止。2、以上四条均为音程下行的练习,用很小的音量(p和pp)起音才能唱出假声。声音下行过程中不要增加音量,保持假声的位置,混入真声成分,尽可能使音声均衡不脱节。3、保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状态,声音必须在气息的支持下运行。4、可以根据个人的嗓音情况选择合适的母音,练习一段时间后,会自然的逐渐增加音量。第二种情况是恢复正声功能,应在一段时间内着重练唱低声区,待低声区有了自然而放松的真声之后,在中声区恰当的混进假声成分。二、作品演唱女生1、《梅娘曲》(田汉词聂耳曲)分析及演唱:歌词分三段,第一段写一对南洋华侨的甜蜜生活;第二段写他们抗日献身的爱国热情;第三段写爱人受伤后已认不出梅娘,以及梅娘的苦痛心情。歌曲三段曲调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只有在最后乐句,根据词意变化;第一段结束在小调上,体现温暖的回忆;第二段结束在不稳定音上,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惆怅的心情;第三段结束在大调上,表达了梅娘的痛楚之情。2、《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聂耳曲)分析及演唱: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是故事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歌曲采用三段式结构。第一段表现了歌女们的痛苦心情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充满了辛酸与凄楚。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在音乐到达最高潮时,更是集中表达了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恨之情。歌曲的声调、语气和情绪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越剧从弱拍起的写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在旧中国作为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歌女们不平的呐喊。此歌不长,富有戏剧性,抒情性的旋律与朗诵性的旋律随着感情的发展交替出现,可称为一首非常出色的咏叹调。掌握好气息的深沉、连贯,语气、语调和情绪的变化,音色、速度和强弱的处理,以及附点、装饰音的正确,是唱好本曲的关键3、《美丽的孔雀河》(瞿琮词郑秋枫曲)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大部分音区在中声区的声乐作品,旋律时而舒展、优美,时而欢快、活泼,在演唱中注意中声区音色保持明亮松弛,大跳气息支持稳定,旋律变化音演唱要准确。4、《故乡的小路》(陈克正词崔蕾曲)分析与演唱:歌曲结构采用二段体形式,开始两小节的基本节奏贯穿全曲,从统一的风格和两种节拍的交情绪较为激烈。形成高潮、全曲最后加陈词补充乐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5、《燕子》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分析及演唱:这首哈萨克民歌由重复的二段式构成。歌曲以第一段开始的音调、节奏为基础,模进变化重复贯穿全曲,两段的机构布局较为统一,段首的衬腔高昂、奔放,段中的典型拍内切分节奏体现出哈萨克民歌的特点。第一段在中低音区,旋律优美细腻,第二段在中高音区,旋律热情而明朗,表现出哈萨克青年豪放的性格。起首一段,轻清地点染,好像对一个亲人喃喃自语一样,亲切地述说。第二段稍稍做刻画,最后一段回到原来的速度和情调,只是在语法、气氛上稍作变化,但都要唱得吸引人,比那些高声喊歌,唱得直捅捅的好得多,觉得是经过艺术加工,但又不过火。6、《牧羊歌》(王震之词李曦曲)分析及演唱:歌曲采用单乐段的结构,质朴的歌词,缓慢的速度,以及悠长的节奏,使歌曲具有蒙古族民歌的风味,音调虽然十分优美,却带有无限忧伤的情感,表现了旧社会蒙古人民的悲惨生活。歌曲旋律比较简单,按照歌曲的“幽怨地”情绪要求,自自然然地唱,装饰音要唱得清晰轻巧7、《红豆词》(曹雪芹词刘雪庵曲)分析及演唱:歌词取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红豆》曲的歌词。这是一首爱情的颂歌。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性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8、《曲蔓地》(新疆民歌。西彤词)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新疆民歌。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歌曲开始的节奏悠长,使音乐显得悠扬,似吟似唱。第五、六小节的节奏短促,特别是强拍内的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而热情,典型地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这个典型动机多次间插出现,在歌曲中形成不同的对比句交替进行,形成悠扬与活泼的一张一弛的情绪对比而独具特色。男生9、《月之故乡》(彭邦桢词刘庄延生曲)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各乐段轻响情绪方面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10、《噶俄丽泰》(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歌曲的大意是表现哈萨克族人民的爱情生活,抒情、奔放。歌曲由单乐段及其变化重复加补充构成。前半段在中低音区回旋,仿佛骑马的小伙子在徘徊,情绪较伤感;后半段在中高音区形成高潮,仿佛呼唤远方的姑娘,感情激昂而充满深情。全曲曲调委婉优美,每乐句结束基本都停留在属音上,给人一种独特感和统一感。歌唱前可先朗读(向叹气一样地),按着歌曲的节拍、呼吸等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在叹气中吐字的自然位置及气息的运用。应该感觉到胸口松开,气息在向下流动,腹部的气息对着声音来使劲,成为“声、气统一体”。歌唱需要激情奔放,眼前的情景似眺望远方的姑娘,用呼唤的气息力度来唱出:“啊,嘎俄丽泰……”。歌曲最高音要唱得果断到位,吐字清楚,把拖拍时值唱足、唱饱满,给人以宽厚深沉的感觉。11、《半屏山》(于礼厚魏梦君词魏立王碧云曲)分析及演唱:歌曲以中庸的速度、优美的曲调,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心连心的骨肉之情。歌曲为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音调较为统一,起到“起”“承”的作用。第三乐句的“转”在节奏、音调都产生变化,与前面形成对比,第四乐句又回到开始的音调,尤其是句尾的补充更加强了结束感。在演唱“自古传说在大陆”和“美丽的宝岛我们的家园”中的“半”和“我”字时,要注意十六分休止符的作用,有感叹和强调的意思,要在一个感觉、一个呼吸状态上唱,线条不要断,不允许在休止符上呼吸。12、《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词谷建芬曲)分析及演唱: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13、《江河万古流》(苏叔阳词,王立平曲)分析及演唱:这是电视片《九州方圆》的主题歌,全曲是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两乐段音乐风格基本一致。第二乐段开始处,旋律多次处在高音位置,造成音乐高潮,随后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前面音调形成统一,造成呼应。全曲结构简洁短小,音调精炼,伴吟伴唱地、充满激情地对长江、黄河的万古源流予以无限的赞叹,对中华雄魂情思悠悠予以深情赞颂。歌曲气势磅礴,深情豪迈,演唱中要注意气息要深而悠长,共鸣腔体要充分打开,声音结实有力。14、《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也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表达了草原人民对英雄的热情讴歌和无比崇敬之情。这首民歌的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以分解歌的形式,唱诉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封建军阀的斗争故事。歌曲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基础上,节奏基本保持一字一拍一音(少数是两音)。音调宽广而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真挚的深厚的情感,又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演唱时,气息要连绵而悠长,声音在有力度和厚度的同时注意连贯,以表现出英雄的反抗精神。第三段速度稍快,音色更宽广、有力。15、《问》(易韦斋词肖友梅曲)分析及演唱:这首歌词共有两段。第一段从“秋声”所带来的憔悴景象,转到了对国家内忧外患的命运的忧虑。第二段从对人生的探索,发展到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全曲是单一形象的乐段结构,旋律起伏、流畅、潇洒,情绪较为平稳。在四个匀称的乐句之后,接以两个三度下行的叹息似的音调,显得从容不迫,含蓄不露。接着,连续的三连音和上行跳进,把歌曲推向高潮,随后即以感慨似的旋律进入完全中止,提出“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主题。歌曲最后又出现了沉吟似的尾声,像是经历沧桑的长者发出的具有哲理性感慨,更觉余韵无穷,耐人寻味。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平稳,不要大喊大叫。即使内心情感似大海般汹涌澎湃、起伏翻滚,酝酿着更大的波澜,在表现上却要同风平浪静的海面般平稳舒缓。男、女生16、《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刘毅然词刘为光曲)分析及演唱:歌曲为再现的二段式结构,第一乐章为四乐句复乐段,从容平缓的节奏、级进为主的或大跳的选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第二段开始部分音调的大条上扬,充满激情的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后半部分再现的第一段结束音调,与之呼应。进一步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17、《伊犁河的月夜》(高峻词徐锡宜曲)分析及演唱:这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声乐作品,旋律流畅抒情音域不宽,适合初学者演唱,是训练中低音区的音色和气息的一首优秀作品。18、《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分析及演唱:歌曲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对长城外面故乡的刻骨思念,控诉日本侵略者侵占我领土对我国同胞百般凌辱万般蹂躏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结成抗日的新长城,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决心。歌曲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音乐吸取了河北民歌的音调,民间风格浓郁。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也较单纯(单二部),除第三句外,一、二、四乐句曲调基本相同,仅在句尾略加变化;加
本文标题:声乐小课授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3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