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无锡市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精讲精析
无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的社会看上去很有序,但社会体制却是僵化的,人被僵化的体制▲,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切都是设定好的、▲的。这种“有序”社会是没有活力的社会,当然也是难以向前发展的社会。A.死气沉沉束缚墨守成规B.死水一潭束缚按部就班C.死水一潭制约按部就班D.死气沉沉制约墨守成规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人没有生气。死水一潭:比喻长时间没有没什么变化的地方。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制约:甲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与古典小说、戏曲或传说有关,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我“七十二变”,爱漂亮没有终点,麻雀也能飞上青天。(《西游记》)B.又没有“红娘”式的人物,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西厢记》)C.老听人家夸赞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英雄呢。(《水浒传》)D.你看看你,开了水龙头不记得关,家里都“水漫金山”了。(《白蛇传》)答案:C“三头六臂”对应的是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形象。3.填入下面唐诗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是一项()(3分)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白云空长越山薇。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A.细水浮花归别浦B.淡烟浮照明星楼C.清露已凋秦塞柳D.绣户夜攒红烛市本诗为许浑的《卧病》。A中“浮花”词性与“空长”不对应。B中“楼”为平声,不符合对仗“则其平收”的要求。D的意境与全诗不符,且“绣户”与“白云”不对应。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意、情三种不同的活动。▲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①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②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③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④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⑤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A.③⑤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③⑤④②①D.①⑤④②③按照横线前的三种价值和三种活动,以及③中的“这三种”,可知③应作为第一句承上启下。按照前文“真善美”与“知意情”的对应关系与先后顺序,可知⑤②④相连。最后,①对三者进行总结。答案:A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起源于春秋时期。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多使用敬辞,其中陛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都是敬称用语。C.“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前句说的是诸葛亮,后句说的是司马相如。D.“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黛玉因母亲名字有“敏”字,所以写“敏”字时常用它字代替或曲笔,即为“避讳”之举。答案:B陛下:对帝王的敬称。殿下: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的敬称。膝下: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敬称。常用于与父母通信时。足下: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间的敬称。在下:用于自称的谦辞。文言文阅读•寄欧阳舍人书•曾巩①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以致其严。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去年秋天我派去的人回来,带回了您赐给我的一封信和您所撰写的先祖父的墓碑铭文,我反复拜读后,既感激又惭愧。铭志一类的文章在世上流传,它的意义与史书相近,但也有与史书不一样的。史书对于善恶之事全部写入没有遗漏,而碑铭之类的文章,则是对古代很有功业品德、才能行为、理想节义的人,恐怕后代的人不知道,就决定撰刻铭文而显示出来。或把它放置在祠堂中,或把它竖立在坟墓内,其意义都是一样的。如果是个坏人,那有什么可铭刻的呢?这就是碑铭与史书不同的地方。碑铭的写作,是使死去的人没有什么遗憾,使活在世上的人能表达他们的敬意。铭文这种警诫劝化的作用,不与史书相近,又会与什么相近呢?6A7A7B②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等到世风衰微的时候,作为人的子孙的,却都一味地颂扬称赞自己死去的尊长,而不根据实际情理,所以即使是坏人,也都一定要把铭文刻于碑石以向后世夸耀。那些写铭文的人,既没有拒绝他们而不写,又因为是他们子孙的请求,因此铭文便开始不真实了。后代想为亲人写碑铭的人,应当首先看一下作者的为人。假若所托的人不合适,那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失去公平和真实,那么铭文便不会在世上流传下去。所以千百年来,虽说从公卿大夫到乡里的人,死去后没有不写碑铭的,但流传下来的却很少,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所委托的人不合适,所写的铭文失去公平与真实的缘故啊。6B7C简答题1简答题2③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既然如此,那么什么人为死者写碑铭能做到公正与真实呢?我认为不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并善于写文章的人是不能做到的。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不会接受给坏人写碑铭的差使,对于普通人也能分辨清楚。而人们的行为,有心地善良而事迹不见得好的,有内心奸诈而外表善良的,有善恶相差很大,不能具体指明的,有实绩高于名声的,有名声超过实绩的。就像任用人才那样,不具备道德修养的人,又怎么能分辨他而不被迷惑,评论他而不徇私情呢?不被迷惑不徇私情,就会公正而且真实了。但是倘若文章写得不好,那么还是不能流传于世的,因此能流传下去的,又在于道德和文才都备于一身了。所以说不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并善于写文章的人,是不能写好铭文的。难道不是这样吗?6C④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①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然而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并善于写文章的人,虽然可能同时代就有,也可能几十年或一二百年才有一位。铭文的流传如此之难,而遇到能很好地写铭文的人又更难了。像先生您的道德和文才,本来就是几百年才会出现的。先祖父的言语行为卓越明显,幸而遇到您才得以把他的公正与真实情况写成铭文。这篇铭文流传于后世是不会有什么疑问的了。世上的读书人,每看到传记文章记载的古人的事迹,到了感动人心的地方,就往往会伤痛怜爱得不知不觉间流下了眼泪,何况是他们的子孙呢?更何况是我曾巩呢?6D⑤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既拜领了您的赐予,又冒昧向您陈述我所以感激不尽的原因。信中所论及的我的家族统系的次序,敢不尊照您的教诲而加以研究审核呢?十分惭愧,我的心意难以全部表达出来。7D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者得以致其严严:敬意B.而不本乎理本:探究C.意奸而外淑淑:善良D.其传世行后无疑也传:传播B(本:根据)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铭与史不同,墓志铭应写贤者,而史则善恶皆书。B.文中的庙指宗庙,而不是寺庙,是祭祖的房屋,铭文可置于其中。C.公卿大夫在文中泛指为官做宰的人,他们都有墓志铭,但流传下来的却很少。D.欧阳修在给作者的信中厘清了曾氏家族世系,作者表示会对世系增加充实扩展。D(加详:加以研究审核,而非增加充实扩展。)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5分)写作的人,既不能拒绝他们而不写;又因为是他们子孙的请求,从此铭文就开始不符合事实了。(2)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4分)好像任用人才一样,不是具有道德素养的人,怎么能分辨它而不迷惑,评论它而不徇私呢?9.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曾巩认为墓志铭少有流传的原因。(4分)①与事实不符(被铭者德才不好,铭文失实);②作铭者不合要求(或品行不高,或不善作文)。诗歌鉴赏蝶恋花【清】谭献蝶恋花【清】谭献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髯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蝶恋花【清】谭献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髯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10.词的上阕前三句是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以环境的幽深烘托女子的孤单寂寞;通过埋怨鹦哥错报信息的行为(心理)描写她思郎心切。(每点2分,共4分)蝶恋花【清】谭献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髯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11.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试简要分析。(6分)①虚写,前三句通过想像男子江南生活的情景,担心男子留驻江南而希望他早日回家相聚;②侧面描写,表达对男子的思念心切;③想像自己变成车前草,阻断行人西去道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每点2分,共6分)名句名篇默写12.(1)匪我愆期(2)恐年岁之不吾与(3)闲来垂钓碧溪上(4)住近湓江地低湿(5)盖
本文标题:无锡市2018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精讲精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3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