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6.1(2017.3.28公开课)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cscdsxz晋江侨声中学陈晓云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让人民来选择。人民选择谁来领导国家呢?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一、新中国诞生前几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辛亥革命(1911-1912)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多年英勇顽强的斗争这些民主革命的斗争最终取得成功了吗?戊戌变法(1898.6.11—9.21)农民阶级狭隘性,保守性资产阶级革命派两面性,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触动封建根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重担就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即中国共产党肩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不能担任起领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历史责任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949年10月1日)实践证明,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由中共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建设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美国发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国综合国力在美、俄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我国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工厂”,中国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大国家。中国以占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许多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174个174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建交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2017年的174个。至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一国两制文化建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近平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科技蓬勃发展我国在载人航天、卫星、民用飞机、深海探测器、超级计算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体科技实力位居世界第八。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教育教育实力位居世界第十屠呦呦与青蒿素民生建设生态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基本国策,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7岁;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嫦娥号“两弹一星”神舟载人飞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发射。宇航员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11月18日下午,顺利返回着陆。嫦娥一号卫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二号卫星:2010年10月1日嫦娥三号卫星:2013年12月2日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国防建设我国的军事整体实力位居世界第三是世界公认的7个拥有核武器国家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方向)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统一)③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目标)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必然性: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才能”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是法律赋予的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4、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运用所学政治知识探究该政策上升为法律并在全国各地落实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提出立法建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全国人和政协充分讨论国务院修订相关计生政策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依法治国内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府):司法机关:共产党(执政党):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都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及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管理职能。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一课回眸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新中国诞生前几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党的领导与社会法治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4.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党的领导,因为()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核心力量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中国共产党是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一个支部就是一座灯塔”,“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受灾地区的群众感叹:“关键时刻,生死关头,党员干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啊!”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每项工作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D.在新时期,要加强党的建设3.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意味着()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律程序③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④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批准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就是在不折不扣贯彻着以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我们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符合“依法治国”的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②司法机关制定法律,公正司法③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④行政机关依法执政,严格执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课后作业:运本节课所学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执政方式?
本文标题:6.1(2017.3.28公开课)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4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