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解析版)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解析版)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1.元素X的原子,其M层与K层电子数相同;元素Y的原子,其M层上有7个电子。X和Y所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00B.95C.88D.80【答案】B【解析】X为Mg,Y为Cl,可形成化合物为MgCl22.据报导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种是(铪),它的中子数是()A.72B.113C.185D.257【答案】B【解析】有关原子结构的简单计算,起落点低,只需仔细即可3.下列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4SiO4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I-【答案】D【解析】有关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考查。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A.HI和NaIB.H2S和SO2C.Cl2和KClD.F2和NaBr【答案】B【解析】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5.砹是第七主族第六周期的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有.....的性质是()。A.HAt很稳定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AgAt不溶于水D.砹是有色固体【答案】A【解析】第VIIA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卤化银不溶于水(AgF除外),易溶于有机溶剂。6.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2D.若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应。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AD为放热反应,BC为吸热反应,而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8.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1moLC(石墨)完全燃烧放热393.51kJ;C(金刚石)+O2(g)=CO2(g),1moLC(金刚石)完全燃烧放热395.41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到下图所示:显而易见,石墨的能量相对低,相对稳定,它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的化学变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答案】D【解析】原电池是由活泼不同的两电极组成,不一定是两种金属;负极失电子,通过外导线,流向正极;310.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B【解析】a、b相比,a的活性较强,为负极,失电子,经导线向b极移动,溶液中的氢离子在b极得电子,生成氢气。11.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答案】B【解析】氢氧燃料电池:2H2+O2=2H2O,只有水生成,故为绿色电源;正极:O2+4e-+2H2O=4OH-负极:H2+2e-+2OH-=H2O1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A.abcdB.acdbC.cabdD.bdca【答案】B【解析】原电池中,活泼较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是从正极到负极;有气泡产生的一极必然是氢离子得电子,是正极。4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C.水的生成与电解是可逆反应。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两个反应,而水的生成与电解的条件不相同。14.10mL1mol/L的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CaCl2B.加入5mL1.5mol/L的盐酸C.加入15mL0.5mol/L的盐酸D.加入5mLH2O1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mol/L,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68mol/L,则在这4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2mol·L-1·min-1B、0.1mol·L-1·min-1C、0.04mol·L-1·min-1D、0.08mol·L-1·min-1【答案】D【解析】21.684ct=0.08mol·L-1·min-116.可逆反应2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5mol/(L·min)②v(B)=0.6mol/(L·min)③v(C)=0.35mol/(L·min)④v(D)=0.4mol/(L·min)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系数比将各速率换算为以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可。17.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A.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B.c(N2)∶c(H2)∶c(NH3)=1∶3∶25C.断开1molH-H的同时形成1molH-H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消耗3molH2【答案】B【解析】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没有一定的比例,而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8.实验室准备较快地制取氢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用纯锌与稀硝酸反应C.用粗锌与稀硝酸反应D.在CuSO4溶液中浸泡过的纯锌与稀硫酸反应。【答案】D【解析】制取氢气不能用氧化性酸,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粗锌,以形成原电池。19.在反应H2+Cl2=2HCl中,已知断开1molH-H需要能量436kJ,断开1molCl-Cl需要能量243kJ,断开1molH-Cl需要能量431kJ,判断该反应是()。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放出832kJ热量D.吸收183kJ热量【答案】B【解析】△H=(436+243)—2×431=—183kJ·mol-120.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答案】B【解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活泼不同的两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第Ⅱ部分非选择题(40分)二、填空题(共32分)21.(12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元素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D______。(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周期族。6(3)写出AB2与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画出B的原子结构简图___________________。(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及化学用语的书写。22.(8分)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编号改变的条件生成SO3的速率①降低温度②加入氮气③用催化剂④压缩体积【答案】(每空2分,共8分)编号改变的条件生成S03的速率①降低温度减小②加入氮气不变③用催化剂增大④压缩体积增大【解析】本题主要注意压强对气体才有影响,并且压强的改变必须改变气体的浓度才可影响速率。23.(12分)在铜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锌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锌片表面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铜为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氧7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铜表面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答案】(共12分)负(1分)氧化(1分)Zn-2e-=Zn2+(2分)锌表面慢慢溶解(2分)正(1分)还原(1分)Cu2++2e-=Cu(2分)铜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点,难度较小三、计算题(8分)24.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反应物为和,生成物为(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4)当反应进行了3min,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填是或否)
本文标题:(解析版)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4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