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冯宇 2121649 图书情报学
信息分析与研究案例分析图书情报学冯宇2121649创新性思维案例分析1博弈论案例分析2逻辑案例分析3文化案例分析4目录创新性思维案例分析创新性思维案例分析•老师又问中小学同学了。同学们现在有一个聋哑人,又聋又哑,说不出话来,听不见呢。他到五金商店去买一个钉子,他说不出话就怎么办?比划。人家就给他一个hammer(锤子),给他一个榔头?hammer。他摇手,不,他是要买钉子,他就使劲比划。就这点东西,不是hammer不是榔头,肯定是钉子,给他了,他非常高兴,点头,高兴。老师一说同学们,下面又有一个盲人,一个瞎子,他要买剪刀,我们怎么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那个同学们说,老师老师我们知道,现在不能这样比划了,要这样比划。全班同学都赞成这样比划,老师说他不需要比划,他直接说买剪刀,因为他是盲人,瞎子们嘴巴会说。•看到聋哑人就是比划,老是比划,会把我们的思维引进,引进比划的思维定势上了,叫思维惯性。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打破一个叫思维封闭。站得层次太低了,没有站得很高,思维封闭了,当然就不能创新。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就是要打开思维的空间。农夫的遗嘱•一位农夫有四个儿子,临终前,农夫立下遗嘱,要求将土地平均分给四个儿子。要求面积一样,形状也一样,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农夫的遗嘱博弈论案例分析猎人博弈博弈论案例分析•古代有两个猎人。那时候,狩猎是人们主要的生计来源•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主要的猎物只有两种:野猪和兔子。在古代,人类的狩猎手段还是比较落后,弓箭的威力也颇为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野猪,才能猎到一头;如果一个人单兵作战,他只能打到四支兔子。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四只兔子只能管四天,一头野猪却差不多能够解决一个月的问题。这样,两个猎人的行为决策,就可以写成以下的博弈形式:猎人博弈•打到一头野猪,两家平分,每家管15天;打到四只兔子,只能供一家吃四天。表格中的数字就是这个意思,每个格子里面,第一个数字是甲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乙的得益。如果他打兔子而你去猎野猪,他中以打到四只兔子,而你将一无所获,得零。如果对方愿意合作猎野猪,你的最优行为是和他合作猎野猪。如果对方只想自己打兔子,你的最优行为也只能是自己去打兔子,因为这时候你想猎野猪也是白搭。猎人博弈•这个猎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个是两人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另一个是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两个纳什均衡,就是两个可能的结局。那么,究竟哪一个会发生呢?是一起去猎野猪还是各自去打兔子呢?比较(15,15)和(4,4)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个去猎野猪的盈利比各自打兔子要大得多。按照长期进行合作研究的两位博弈论大师美国的哈萨尼教授和德国的泽尔滕教授的说法,甲乙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的纳什均衡,比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猎人博弈的结局,最大可能是具有帕累托优势的那个纳什均衡:甲乙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逻辑案例分析“晨钟暮鼓”说是怎样被动摇的?逻辑案例分析•一天,日本京都大学佛学教授柳田圣山参观了上海著名寺庙玉佛寺。在大雄宝殿,教授就洪钟使用的规矩、方法请教玉佛寺的法师。这位法师说,庙里做隆重佛事的时候,七七四十九天,日日夜夜都要敲击洪钟。柳田教授听后,表示不赞同。他说:“七七’期间,白天敲钟,夜里是不敲的。因为,佛教寺庙的规矩是‘晨钟暮鼓’,夜里敲钟,佛教经典上无此记载。”•法师听后,未予置辩。他们一道走出殿堂,来到卖品部,柳田教授仔细观赏着清人俞樾手书的唐诗《枫桥夜泊》,甚为喜爱。这时,法师走上去,随手在“贴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夜半钟声”上划了几个圈•圈,提请教授注意。教授略有所思,人为震惊,很快就立正、低头、合掌,连连向法师致敬。•请读者想一想:为什么柳田教授见到法师在这两句诗上划上圈圈后,就如此大为震惊,并连连向法帅致敬呢?其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逻辑道理?•上海玉佛寺案例解析•柳田教授大为震惊的主要原因是:他从法师所圈出的“寒山寺”、“夜半钟声”上,看到了自己所持的“晨钟暮鼓”说是不成立的。既然古诗中就记载了寒山寺这个姑苏城外的著名佛教寺庙,曾经夜半敲钟,那末,认为佛教寺庙夜里不敲钟的“晨钟暮鼓”之说,当然也就不能成立了。•从逻辑上说,这正好涉及直言判断的关系问题。•前述柳田教授的主张和法师所指《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正好表现了一个全称否定命题(“一切佛教寺庙夜里都不会敲钟的”即晨钟暮鼓)和特称肯定命题(“有的佛教寺庙夜里会敲钟的”即夜半钟声)的关系,即逻辑方阵中的矛盾关系。二者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既然法师所指的古诗中已经表明“有的佛教寺庙夜里会敲钟的”这一特称肯定判断是真的,那末,同它矛盾的全称否定判断“一切佛教寺庙夜里都不会敲钟的”,自然也就虚假而不能成立了。文化案例分析文化案例分析•《易经》•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点评:不骄不馁。文化案例分析•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前途的人,都与“胜不骄,败不馁”有着直接关系。历史上的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屡败,特别是项羽巨鹿之战大胜之后看不起刘邦,多次放走他。刘邦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于使项羽四面楚歌!启示•明天是美好的,然而,明天的美好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它要靠今天追梦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信心,只有今天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美好。“暴雨过后不一定见彩虹,但是至少会万里晴空。”用一个好心态去投入下轮的战斗中。也许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是一定不会有收获的。努力改掉坏毛病,配合默契混为一体才强大。
本文标题:冯宇 2121649 图书情报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6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