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唱音乐简介•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主要是以说和唱相结合的艺术手段来进行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的。它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说唱音乐的历史很悠久。战国和汉代已出现用散文(说)与韵文(唱)相间组成的文体形式。汉魏六朝,出现乐府长篇叙事诗。唐朝佛教兴盛,和尚为宣传教义而作的“俗讲”,又叫“变文”后又出现许多以说唱为生的民间艺人,甚至有专业性的女艺人。宋元时期,城市逐渐繁荣,说唱音乐成为城市居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明、清以来,有弹词、鼓曲、道情、牌子曲等。形成了富有浓郁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格的众多曲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音乐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说唱音乐的种类:鼓词、弹词、道情(或渔鼓)琴书、牌子曲、走唱、杂曲、板诵等。说唱音乐特点•1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叙事行音乐艺术形式,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通俗文艺2说唱,体现在地方语言上,构成各个曲种鲜明的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3说唱艺术--------说和唱有机的结合来进行表演和叙事。既是音乐艺术,又是语言艺术。说是没有音乐的唱,唱是没有音乐的说,说与唱浑然一体。4演出形式简便灵活,常由一人演唱,多则三五人。以第三人称的叙事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富有即兴性,可塑性很强。5演员一般自执乐器,分担伴奏的任务一。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二。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时采用京韵大鼓的形式写成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四世同堂》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前后的北平为背景,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军的血腥统治、罕见的卑鄙下流。描述了人民大众所遭受的灾难、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争的精神。《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旋律激愤、高亢、悲壮。用宫调式写成。全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为1---20小节;第二乐段为21----40小节。长短的节奏自由。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伴奏形式上,采用了传统伴奏乐器(特别是大三弦)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的、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京韵大鼓•原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初,又吸收融合了“清音子弟书”“京戏唱腔”“梆子腔”和其他一些艺术成分而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新颖独特的曲艺曲种。成为我国北方(北京、天津、华北、东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说唱艺术品种,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京韵大鼓特点演唱形式:一人站唱自击鼓伴奏乐器:三弦四胡四世同堂简介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梦魔般的世界。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阅历,使他懂得了国家民族大事上的是与非、爱和憎。儿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孙,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受日本人敲诈勒索,游街示众,被逼投河自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次孙祁瑞丰贪图安逸享受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是个热血青年出城当了八路军。全家的宝贝,祁老人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到怎样的结局,这就是《四世同堂》告诉我们的。•三《长寿村》是北京琴书的代表曲目。而北京琴书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最早称为“五音大鼓”,后因只用一架扬琴伴奏,又称“单音大鼓”。新中国成立后,伴奏乐器改为扬琴、四胡。演唱完全使用北京语音,且已在北京落户多年,定名为“北京琴书。北京琴书的曲调为四句式,有快慢两种,均为一板三眼。每句唱腔的前半句多是半说半唱、似说似唱,下半句尾腔分上下句入腔。唱腔每唱完一段,其尾音均落5,全曲结束时,尾音亦落5。注意体会说着唱、唱着说的风格特点。北京琴书•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的曲艺曲种。最早称为“五音大鼓”,后因只用一架扬琴伴奏,又称“单音大鼓”。新中国成立后,伴奏乐器改为扬琴、四胡。演唱完全使用北京语音,且已在北京落户多年,定名为“北京琴书”琴书•北京琴书是产生于北京,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本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等,改三弦为扬琴伴奏演唱,唱腔曲调与乐亭大鼓近似,被称为单琴大鼓。之后,又有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演唱。他们改用北京语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了这一曲种。50年代以后正式定名为北京琴书。北京琴书的唱词注重口语化,唱腔旋律简洁,板式变化较丰富,宜于叙事。关学曾•关学曾,1922年生,(图五—3)北京人,自幼学唱单琴大鼓,为北京琴书著名表演艺术家。他嗓音宏亮、甜润,演唱风格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说唱变化水乳交融,字音清晰并善于表演。他生动感人的演唱深受中外观众的喜爱。关学曾能自编唱本,他演唱的曲目大多是自己编制的。他善于揣摩观众心理,往往是开门见山,唱上几句就能把观众“抓住”。如《鞭打芦花》里,闵子骞身穿芦花冬衣随父赴宴的一段描叙:“不睁眼的老天哪,又降下了大雪,阵阵的朔风象钢针往肉里钻。只冻得闵子骞抖衣而站,手中拿不住打马的鞭。”通俗的语言既有说书人对闵子骞深深的同情,又生动地刻划了闵子骞受冻的形状。关学曾对《鞭打芦花》音乐唱腔的处理十分细腻,尤其是闵子骞替继母李氏求情一段极为感人,每唱到“爹爹呀您把这休书收回吧,孩儿我替母求情请您要容宽。儿的娘对儿的折磨儿无怨恨,乃是儿孝意不周才有今天。爹爹您千不念来万不念,念我娘照顾孩儿这些年。您今天要真是休了我的母,抛下我们三人岂不更可怜。”,必催人泪下。林汝为•女,著名影视导演,表演系50班校友。曾主演影片《赵小兰》、《她爱上故乡》;导演成名作:电视剧《四世同堂》、《便衣警察》中任编剧和总导演,《四世同堂》获得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同时获得第六届电视飞天奖特别奖;《便衣警察》获得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小组分配表•演讲人:马冀园•制作人:程子轩•查找资料:张新源,马嘉豪,方臻轩,张逸飞
本文标题:12音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6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