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十章税收征收管理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第二节税务管理•第三节税款征收•第四节税务检查•第五节法律责任•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一)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二)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三)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四)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五)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征管法》第二条规定:“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我国税收的征收机关有税务、海关、财政等部门,税务机关征收各种工商税收,海关征收关税。•《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农税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海关征收的关税及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还有一部分费由税务机关征收,如教育费附加。这些费不适用《征管法》,不能采取《征管法》规定的措施。•【例题10-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A.城市维护建设税B.关税•C.车辆购置税D.教育费附加•『正确答案』BD•三、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一)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二)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三)有关单位和部门•四、税收征收管理权利和义务的设定•(一)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权利•2.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义务•(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3)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例题10-2·多选题】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是指对下列()情况保密。•A.商业秘密B.个人隐私C.税收违法行为D.税收违法事实•『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义务•(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税务管理•一、税务登记管理•(一)开业税务登记•1.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开业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分以下两类:•(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2)其他纳税人•2.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2)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3.开业税务登记的内容•(1)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2)住所、经营地点;•(3)登记注册类型及所属主管单位;•(4)核算方式;•(5)行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6)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账号;•(7)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8)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9)其他有关事项。•4.开业税务登记程序•(1)税务登记的申请•(2)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应提供的证件、资料•(3)税务登记表的种类、适用对象•(4)税务登记表的受理、审核•(5)税务登记证的核发•(二)变更、注销税务登记•1.变更税务登记的范围及时间要求•(1)适用范围•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后,如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发生改变名称、改变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增减注册资金(资本)、改变隶属关系、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改变生产经营权属以及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的。•(2)时间要求•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2.变更税务登记的程序、方法•(1)申请•(2)提供相关证件、资料•(3)税务登记变更表的内容•(4)受理•(5)审核•(6)发证•3.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及时间要求•(1)适用范围•纳税人因经营期限届满而自动解散;企业由于改组、分立、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销;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纳税人住所、经营地址迁移而涉及改变原主管税务机关的;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以及纳税人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2)时间要求•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l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因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而涉及改变主管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主管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4.注销税务登记的程序、方法•(1)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应向原税务登记机关领取《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注销登记事项内容及原因。•(2)提供有关证件、资料。•(3)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的内容。•(4)受理。•(5)核实。•(三)停业、复业登记•(四)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五)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1.税务登记证的作用•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1)开立银行账户;•(2)申请减税、免税、退税;•(3)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4)领购发票;•(5)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6)办理停业、歇业;•(7)其他有关税务事项。•2.税务登记证管理•(1)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2)纳税人应当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3)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六)非正常户处理•1.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在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后,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应当派员实地检查,查无下落并且无法强制其履行纳税义务的,由检查人员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存入纳税人档案,税务机关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2.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3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其应纳税款的追征仍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例题10-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定税务登记事项的有()。•A.开业(设立)税务登记•B.注销税务登记•C.停业税务登记•D.变更税务登记•『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税务登记事项有四种:1.开业税务登记,2.注销变更税务登记,3.停业税务登记,4.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即临时经营税务登记)。•二、账簿、凭证、发票管理•(一)账簿、凭证管理•1.关于对账簿、凭证设置的管理•(1)设置账簿的范围•(2)对会计核算的要求•2.关于对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1)备案制度•(2)财会制度、办法与税收规定相抵触的处理办法•3.关于账簿、凭证的保管•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的保管期限,根据《细则》第二十九条,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当保存10年。•(二)发票管理•根据《征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1.发票印制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2.发票领购管理•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对无固定经营场地或者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纳税人申请领购发票,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提供担保人,不能提供担保人的,可以视其情况,要求其提供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对发票保证金应设专户储存,不得挪作他用。•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领购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3.发票开具、使用、取得管理•(1)销货方按规定填开发票。•(2)购买方按规定索取发票。•(3)纳税人进行电子商务必须开具或取得发票。•(4)发票要全联一次填写。•(5)发票不得跨省、直辖市、自治区使用。•(6)开具发票要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7)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发生销售折让的,在收回原发票并证明“作废”后,重新开具发票。•4.发票保管管理•5.发票缴销管理•【例题10-4·多选题】下列关于发票管理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有()。•A.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刷、领购、开具、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B.纳税人申请领购发票,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提供担保人,不能提供担保人的,可以视其情况,要求其提供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C.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印制•D.发票不得跨省、直辖市、自治区使用•『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B:这一规定只对无固定经营场地或者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纳税人实施,不是针对所有纳税人都实施的普遍规定。选项C: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税局、地税局指定的企业印制。•(三)税控管理•《征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变税控装置。”•三、纳税申报管理•(一)纳税申报的对象•纳税申报的对象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二)纳税申报的内容•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在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中体现,还有的是随纳税申报表附报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中体现。•(三)纳税申报的期限•纳税申报的期限有两种:•一种是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另一种是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规定,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应缴纳的税种等相关问题予以确定的。•两种期限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四)纳税申报的要求•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不同情况相应报送有关证件、资料。•(五)纳税申报的方式•1.直接申报•2.邮寄申报•3.数据电文•除上述方式外,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
本文标题:第十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9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