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外旅游地理1绪论2旅游资源3世界遗产4旅游交通5旅游线路6-7中国旅游地理分区8-9外国旅游地理分区10旅游与环境第三章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世界遗产的发展和意义3.1世界遗产的由来、发展和意义•世界遗产的类型•世界遗产的标准•世界遗产名录3.2世界遗产的类型与评定标准•中国的世界遗产•外国的世界遗产3.3中外世界遗产纵览第一节世界遗产的由来、发展和意义一.世界遗产的由来1历史背景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可能会淹没尼罗河河谷里的珍贵古迹。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50多个国家集资4千万美元,成功地保护了这些世界遗产,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新组装起来。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世界遗产的协定。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神庙入口处四座硕大的法老雕像,守护了这座神庙长达3000年之久。1962年开始被搬迁到高处,以躲避修造阿斯旺大坝所带来的洪水。一.世界遗产的由来2必要性和紧迫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参与国家最多的公约。1973年,美国最先加入公约组织,到现在有大约180个国家加入。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召开会议,评审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①文物,②建筑群,③遗址。世界自然遗产包括:①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②濒危动植物生态区,③天然名胜。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把“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目录》中的,专门代表《保护世界文化与遗产公约》第一条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遗产包括:①园林和公园景观,②有机进化的景观(人类历史演变的物证),③关联性文化景观。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也叫做“世界记忆工程”或者“世界档案遗产”),目的是抢救和保护文献记录,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创造力。这是跟《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并列的项目,一般也被当做世界遗产的整体内容。1998年,奥地利塞默林铁路,1999年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延伸出一个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类型。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开展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设立“湿地遗产”项目。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l.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l.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第2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第3条、本公约缔约国均可自行确定和划分上面第l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财产。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2.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缔约国均承认,保证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不得故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本公约其他缔约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内,现建立一个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2.世界遗产名录的制定3.国际援助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4.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设立一项保护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称为世界遗产基金。在不影响任何自愿补充捐款的情况下,本公约缔约国每两年定期向世界遗产基金纳款。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5.国际援助的条件和安排公约缔约国均可要求对本国领土内组成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之财产给予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分类。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供的援助形式。在提供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之前,应先进行周密的科学、经济和技术研究。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6.教育计划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2条中所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缔约国应使公众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造成威胁的危险和根据本公约进行的活动。接受根据本公约提供的国际援助的缔约国应采取适当措施,使人们了解接受援助的财产的重要性和国际援助所发挥的作用。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7.报告缔约国在按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确定的日期和方式向该组织大会递交的报告中,应提供有关它们为实行本公约所通过的法律和行政规定和采取的其他行动的情况,并详述在这方面获得的经验。应提请世界遗产委员会注意这些报告。委员会应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的每届常会上递交一份关于其活动的报告。二.《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8.最后条款本公约以阿拉伯、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拟订,五种文本同一作准。本公约应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会员国根据各自的宪法程序予以批准或接受。生效。废约。修订。三.世界遗产的发展和意义三.世界遗产的发展和意义纪录•俄罗斯)7111N(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最北的世界遗产:•澳大利亚)5435S(麦夸里岛最南的世界遗产:•)2007-1994,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第一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2007-1994,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第一个被除名的自然遗产:•)2009-2004,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第一个被除名的文化遗产:•)泰国/柬埔寨(柏威夏寺首个爆发严重主权冲突的世界遗产:•拉脱、爱沙尼亚、白俄罗斯、芬兰(由斯特鲁维测地弧横跨最多国家的世界遗产:国拥有)10共乌克兰、瑞典、俄罗斯、摩尔多瓦、挪威、立陶宛、维亚•)代为申报约旦由(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墙目前唯一未明确标示所在国的世界遗产:•刚果民主共和国濒危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第二节世界遗产的类型与评定标准一.世界遗产的类型1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一.世界遗产的类型2世界自然遗产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一.世界遗产的类型3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或译为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混合体(Mixe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必须分别符合前文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评定标准中的1项或几项。一.世界遗产的类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二.世界遗产的标准1文化遗产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二.世界遗产的标准2自然遗产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三.世界遗产名录1遗产提名缔约国应当尽力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一份本国领土内的适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清单,并附有关的资料。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分别对提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评估,对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区则共同评估,决定其是否符合标准和真实性条件,并提供最终的评估报告。遗产委员会规定,评估应尽量严格。还规定在遗产委员会评审提名是否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提名国政府的代表,无论其是否为委员会成员,均不准对本国提名的遗产投赞成票。三.世界遗产名录2申报程序第一步:提交入党申请──先确定遗产点,编撰申报文件,地方政府向国家文物局提出项目申请,缔约国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报文件。第二步:是党员预备期培养考察。国家文物局会告知申请人做好哪些工作,按照具体操作规程,做好保护规划,周边整治,例如南越王墓两边的高楼很影响视觉,政府马上准备拆除,以恢复象岗山山体风貌。同时世界遗产中心秘书处委派专家实地考察,评估是否符合条件,再提交给委员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文化遗产提名。第三步:通过表决,世界遗产大会一般每年7月召开,大会看重专家意见,讨论后投票,21个缔约国每国一票,决定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四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也绝非「一劳永逸」,如一旦发现「党员」表现不合格,可被「党内警告」甚至「开除党籍」。申遗成功后,有关方面会每年派官员前来监测并写报告。过程中如发现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保护不力,对遗产造成很大风险时会发出警告,遗产称号,不过当前世界还无先例。三.世界遗产名录4分布三.世界遗产名录4分布第三节中外世界遗产纵览一.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3年6月,共有
本文标题:3世界遗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3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