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宝鸡风俗主讲:索亚博目录农业节日丧葬民居宝鸡市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尔多斯台向斜区3个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代秦岭山脉的基础。渭河断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和秦岭褶皱系之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原。宝鸡市地貌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26.5%;川原占17.5%),呈“六山一水三分田”之势,巍峨峻峭的秦岭群峰与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互为映衬,构成了宝鸡市的地貌主体。伏犁民谚云:“伏天划破皮,强于秋后犁几犁”,“伏里草,棒打倒”,意为伏天犁地很重要。西府诸县旧时要将麦收后的休闲地(即麦茬地休闲一段,准备在秋末再播种小麦),在伏天翻犁二至三遍,群众叫晒土积墒,以备秋播小麦,确保来年小麦丰收。同时,对打场锄地在农村也有“锄上有水,杈上有火”的农谚,是说天旱缺雨或天阴日晒少时锄地利于保墒,杂草易死,打场时要勤翻晒,即是日照少气温低也利于碾打。宽待麦客小麦收获季节,甘肃“麦客”(称帮助收割小麦的人为客)来陕支援麦收,农家无论大家小户均以白蒸馍、油泼蒜、浆水面条相待,并在住宿等方面提供方便。在麦子碾打结束后,多以麦草垛大小标志丰歉。磊草一般有约定时间,到时亲邻相帮。农家都要为磊草做好宽待村人的一切准备。在扶风、岐山、凤翔一带多以烧酒盘子臊子面招待帮助磊草的人们(早期晒麦子也是如此),大家一起吃喝,尽情而欢,高兴而散。此为农家一乐,故称“富磊麦草”。换活路(变工互助)旧时的一些贫苦农民缺少劳力和畜力,农忙收种碾打困难重重,本市平原山区早有变工互助的生产习俗。这种群众性的川原相帮、亲邻相助、自愿结合的形式,既可解决缺劳、缺畜户的问题,又可集中力量,不误农时,在短期内完成农事活动。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又广泛在农村运用。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天气渐寒,人们多已换上棉衣。为使先祖过冬,到十月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祖坟烧化纸糊的衣裤和纸钱,“给亡人送寒衣”,晚上还要在家门口烧纸哭奠。此风俗现在农村仍然流行,而且相当盛行。腊八腊月初八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腊八粥多以小米、红萝卜、豆腐及各类豆子煮成粥,从这天起一直吃到春节,取意连年有余。凤翔流传这样一首民谚:“鸡儿鸡儿吃腊八,吃到肚里屙疙瘩,树儿树儿吃腊八,吃了腊八长丈八……天吃腊八,风调雨顺,地吃腊八,五谷丰登”。至今有些地方,人们在腊八这天,将腊八粥涂于果树或喂家畜、家禽,以期根深叶茂结出硕果,槽头兴旺。祭灶相传腊月二十三是灶神升天之日,民家于是夜祭祀,祭品为干粮、灶糖等,还要给灶君的马奉献草料,同时陈设香案。俗以灶君为一家之主,每年此日,灶君升天向玉皇大帝面奏一家人之善恶。故各家唯恐有所指责,必先以灶糖胶糊其口。现在农村仍有此俗。从此日起,人们都要进行大扫除,拆洗衣被,准备以崭新的面貌过年。旧时民间多有稀男欠女者,为使儿女平安成长,常祈求于灶君神灵保,多许以猪、羊、鸡酬惠神恩,谓之“寄保”。待孩子长到12岁,便要赎身,于此日,或杀猪,或宰羊,或献鸡,以酬前诺,意为酬谢神灵已毕,愿心已了,将孩子领回来自管。此日,亲友乡邻多来祝贺,以衣、帽、鞋、袜为礼,兼为被赎身孩子搭红,鸣放鞭炮,主家须备酒肴款待客人。此俗今虽渐少,但仍有沿袭故旧者。春节昔称“过年”。古时把立春称为春节,也称之“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的《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春节也移到农历正月初一。从此,农历年之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俗称“二月二”,为以春节为中心的节日过程最后一节。是日,民间都要炒食各种豆子,意取“金豆开花,玉龙释归”之意,还有食用发面烙制的棋子豆的习俗。有些地方,要为新嫁出的女儿送豆子。这天,扶风、眉县、岐山、凤县等地过去有一种“抬懒婆娘”的习俗。它寓意新年已过,天暖地开,如果再不下地劳动,仍然留恋过年光景,怠惰下去,就会被人们像懒婆娘一样所抛弃。这种活动现在逐渐消失了。在千阳、陇县一带,是日为药王孙思邈的庙会,届时还举办物资交流会,人们可购置工具,准备春耕生产端午节民间多以油糕、粽子、油饼、荷包蛋、绿豆糕为节日食品,亲戚朋友之间也互相赠送。在千阳、陇县一带,新婚夫妇要给女方娘家送粽子、油糕,谓之“送端午”,在扶风、眉县、岐山一带,新妇娘家第一个端午节要给女儿送食节馈,谓之“送节礼”。端午前夕,舅家等亲戚给小孩送“裹肚”,近年来,改送汗衫、背心等衣物。是日,民间门窗皆插艾枝,谓能驱除蚊蝇,并以雄黄酒涂擦眼、鼻、耳窍,以避瘴气,远毒虫。还于拂晓去田野、地埂上采集远志、防风、柴胡、桑叶、蒲公英等中草药,混合一起煎汤熏洗眼、手、脸,意取避邪除病。是日,儿童们穿戴一新,身戴五色线,身佩香囊,俗称“香包”或“搐搐”,是以绸布制囊,内充棉絮、掺以香料粉末制作而成。民间制作的香包,五彩缤纷,型体各异,小巧玲珑,维妙维肖,精制异常。此习俗至今盛行。七巧节“七月七”俗称乞巧节。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六月六日,姑娘们用绿豆、大麦、豌豆、谷子、高粱等五色杂粮入水浸泡,藏于箱中,让其生芽,到七月七日晚端出来,名曰“巧芽”。姑娘们把巧芽放在一起,看谁的芽生的白,长的高,谁将来就心灵手巧,能找一个如意郎君白头到老。接着姑娘们掐折巧芽,丢入水碗中,以灯下水中映出的形状猜测前途,同时还要聚集灯前,唱乞巧歌;并制穿针刺绣状,意思是请织女星传授女工技巧,叫做“乞巧”。丧葬宝鸡人视父母之葬礼为最后一次尽孝,莫不竭尽全力,恪守古礼,厚殓迟葬,隆重出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倡导殡葬改革,不少旧俗得以革除,丧葬较为简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俗又有抬头,特别是对老人丧葬甚为铺张,演电影、叫乐班已成风气,认为不这样做便是对父母不孝。(一)治丧报丧老人去世后,要寝丧于卧床,置屋之正中,报之亡者舅家或娘家人,言明亡故情况,商定丧葬事宜。并请阴阳先生含殓,测定殡葬日期,写出“七单”,布设灵堂,焚香告土,还要在本宅门前竖门牌讣告亲友,通报死者的生卒时间及其儿孙姓名,告知安葬日期。另外还要到亲戚家报丧。有的门前还竖杆挂纸,以示家有重丧。挂纸是用纸条作成圆筒型,高二丈余,直径约二尺五寸,谓之“望乡台”,是传递噩耗之标记。(二)入殓小殓就是给死者穿寿衣。在这之前,先要给死者净面、洗身和剃头(女的梳理头发),并给口里放入一二粒金属钱币。大殓就是将死者安放棺木内,一般于开丧3天内举行。把死者放在盛有垫炉灰、铺棉褥的棺木内,死者头枕灰包,足登3块大曲,四周以松柏、灰包而嵌固,在死者的袖中放一把扇子和一撮面粉,面部盖张纸,身盖大红衾。经死者舅家(男)或娘家(女)验视,方可盖棺封口。(三)殡葬礼祭安葬先天傍晚,亲戚、本家都要献供礼祭,供品为面制大糕,一般为6个或12个,有的还敬献炸面花,以表对死者灵魂饯行。礼祭之时,乐班伴奏哀乐甚为庄严。其后,族人及邻里聚集灵前,为其通宵暖丧,主人以客款待。其间还要升棺3次,意为死者之灵步步升天。(四)安葬众孝子烧纸举哀后,亲戚、族人举铭旌和花圈之类奠物导前,鼓乐其后,众孝子身着孝服、腰系麻绳和纸、头戴麻冠,一手扶灵车,一手拄柳棍,涕哭缓行。女孝子在灵柩后扶灵布哭而跟之,长子头顶陶盆,于村外第一个十字路摔碎,其妻打土于道旁。灵柩行之墓前下棺后,阴阳先生用罗盘吊正方位,由长子抹净棺木,将众孝子麻冠及铭旌盖于棺上,放置大葱酵罐于墓穴角,上香点烛,摆好陪葬的童男童女(纸扎),供上水果、茶具和烟袋等物,再点火封口,全土起冢。后将柳棍及花圈插于冢脊,烧纸哭祭而归。禁忌居丧期间,不参加娱乐活动,不行喜事,不得穿红挂绿;第一年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以示哀悼。宝鸡不少地方有“外丧不许进村”的忌讳。因病或其它原因死在外面的人,其丧不能运回家中安放,而要在外面搭一灵棚停尸。民居陕西关中地区,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据考证,中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便出现在这块土地上。经过了千百年的变迁,关中民居以自己独有的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在汉族民居建筑中自成一派。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宝鸡地区民用住宅历史悠久,远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北首岭村落遗址中,就发现有草木结构的半穴式房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夯土、夯坯和土墙的房屋建造。从周原遗址和出土文物可知,周秦之时,这里已开始有了砖瓦建筑和四合院式的院落布局。后随着贫富的分化,在住宅上的区别也日益明显。官家大户墙高院深,建筑讲究;穷户人家房舍简陋,或者靠山掘窑,常常是一家几代同房同坑,甚至人畜混居一屋也是常见。一般视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富裕之户,多为四合式的布局,即“前厅房,后楼房,对面厦子加厨房”。而一般农户多是房屋半边盖的单面厦房或对面厦房,至于贫寒之家更为简陋,依山靠沟者穿崖打窑洞而居。院墙为黄土夯筑,高而厚,兼作厦房背墙和上房山墙。现在一般为“三合院”的布局,即“前平房,后楼房(或大房),中间半面盖厨房”,这种布局形式与过去的“四合院”布局相比,显得院子宽敞,屋内明亮。有的院子还建有小花园,更显得优雅舒适。过去不论是瓦房还是草屋,其造型一般多为两种,即一面流水的厦房和双面流水的大房,房屋的高度一般为1丈左右,大房的深度为1.6丈左右,厦房的深度比大房少一半左右。房门开在中间,两边开窗。土木结构房屋墙壁厚度为一尺三四寸,新建砖木结构墙的厚度在8寸左右。“一明两暗”是农村最常见的房屋建筑形式。谢谢大家宝鸡欢迎您!
本文标题:宝鸡风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6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