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肝硬化病人,女,47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年,肝功能检查:反复有异常。乏力、纳差2个月,腹胀、少尿半月。体检:生命体征无异常。消瘦,神志清楚,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左侧面部和颈部可见蜘蛛痣,腹部明显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初步诊断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病例导入病例导入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该病人: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肝硬化?2、常见并发症有哪些?3、如何治疗、如何护理?概述★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征:广泛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再生结节形成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1)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的主要病因。(2)慢性酒精中毒:国外的常见病因。(3)化学毒物或药物:(4)其他:如胆汁淤积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2、发病机制各种病因反复作用肝脏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支架塌陷,结缔组织增生将肝小叶重新分割形成假小叶再生结节形成肝硬化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假小叶正常肝小叶二.临床表现(一)肝功能代偿期早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二)肝功能失代偿期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肝病面容。(2)消化道症状。(3)出血倾向和贫血。肝掌蜘蛛痣(4)内分泌功能紊乱腹水(1)脾肿大。(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是门静脉高压特征表现。(3)腹水:最显著的临床表现。痔静脉曲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2.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三侧支循环3.肝脏情况触诊肝缩小、质地坚硬、结节状。三侧支循环脾大腹水(三)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2.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3.感染。4.肝肾综合征(功能性肾衰)。5.原发性肝癌。6.体液平衡失调。三、检查及诊断1.检查(1)血常规:合并贫血或脾亢时异常。(2)肝功能:失代偿期A/G降低或倒置。(3)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4)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食管及胃底静脉、脾静脉和门静脉、肝脾大小、腹水情况。(5)内镜检查:观察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肝、脾情况。2、诊断(1)相关病史(2)肝功能减退(3)门静脉高压(5)肝穿刺活检证实四、护理诊断及措施(一)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纳差、消化吸收障碍有关。2.体液过多与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引起的钠水潴留有关。3.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肝功能失代偿期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3)心理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2.药物治疗(1)抗纤维化药物(2)保护肝细胞药3、腹水的治疗要点★(1)消除诱因,控制水、钠摄入。(2)利尿剂的应用:小剂量开始,首选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常与袢利尿剂合用。(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清蛋白。(4)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放腹水、自身腹水浓缩回输、门-体静脉分流术等。腹水护理要点(1)休息与体位:大量腹水取半卧位。(2)避免腹内压骤增的情况(3)饮食:无盐或低盐饮食,限制进水量。(4)观察腹水消长:用利尿剂期间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定期测腹围、体重。(5)皮肤护理:预防压疮。(6)协助放腹水或腹水浓缩回输。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处理(实训课)5、脾功能亢进处理最有效的治疗是脾切除。6、肝移植移植后病人1年生存率90%,5年生存率80%7、健康教育请你拟定健康教育内容。病例分析1.诊断分析该病人有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病史,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体征,符合肝硬化诊断。有腹胀、腹部明显膨隆、移动性浊音(+),符合腹水诊断。故初步诊断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2、护理分析腹水——限制水钠的摄入。定期测腹围、体重。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配合利尿、抽腹水。下肢水肿、尿少——皮肤护理。观察尿量、水肿情况。乏力、消瘦——饮食、休息护理。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本病知识缺乏——健康指导。病例分析课堂小结◆肝硬化是肝脏弥漫性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消化道、血液、内分泌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大、腹水、三个侧支循环开放。◆治疗、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
本文标题:1、肝硬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7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