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山田心森林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中山市田心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项目概况田心森林公园位于中山市五桂山桂南片区的森林生态屏障区氛围内的中山市林场田心工区所属地域。公园规划为“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东部登山健身区、西部生态保育区及公园管理区”四大组成部分。其中“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为公园的核心景区,主要开发为“桃花源景区、百花园景区、樱花园景区、休闲游赏区、湿生植物区、香花静养园区”六个主题景点。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28.9hm2。其中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用地为87.0hm2,东部登山健身区用地65.0hm2,西部生态保育区用地68.6hm2,公园管理区占地面积为8.3h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建设、东部登山健身区建设、西部生态保育区建设、公园管理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与森林景观改造和导游标识与解说系统建设”七大部分。项目的占地不涉及房屋拆迁,不存在搬迁安置问题。本公园规划方案总投资5290.4万元,建设和管理资金由地方财政支出。森林公园建设资金纳入同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经费列入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1.2项目建设的合理、合法性1.2.1工程合法性分析(1)与《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规划阶段曾将田心水库及周边设计为亲水型游览项目,规划设有部分景点及道路。环评单位接手本项目环评工作后,对田心水库的功能及保护区范围进行了查勘与核实,认为原设计文件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占用了饮用水地表水一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不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环评单位在与建设方及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次有效沟通后,建设方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修改。经修改后的设计方案中,田心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新、扩建项目。此外,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由于污水产生量较小,环评措施中建议将生活污水收集由槽罐车运至污水厂处理,并不设置排污口;生活垃圾则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定时清运。经环评介入后,田心森林公园项目将不会占用田心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亦不会向水源保护区排放污水,因此,本项目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2)与《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一般保护区内,项目工程量很小,造成的生物损失量较小,工程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和地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工程属于非污染型生态项目,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由于污水产生量较小,环评措施中建议将生活污水收集由槽罐车运至污水厂处理,并不设置排污口;生活垃圾则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定时清运;工程施工期应禁止破坏森林生态的一切砍伐行为和狩猎行为,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不得在项目区内进行取土采石等破坏山体等行为。项目建设不会导致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产生破坏性影响,符合《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1.2.2工程合理性分析根据现场查勘,本项目施工区现状用地为林场用地,其选址远离村庄、农田及学校等敏感目标,为了满足《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及《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项目将施工区布设在田心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范围以外,施工场地尽量利用现状已开发的地块及荒地,因此,项目施工区选址较为合理。施工原材料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浪费;工程施工工艺简单,产生的“三废”污染物种类少,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并结合相应环保措施可有效避免和减轻施工期不利影响,因此本工程施工方案从环保角度看是合理的。1.3现状环境质量评价结论1.3.1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水环境现状调查结果,采用单项指数法对评价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在本次连续两天监测中,除总磷、总氮及铁出现一定程度超标外,所监测田心水库及入库溪流的各项水质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和III类标准的相应要求。经实地考察,项目组认为库区总磷、总氮的超标可能与田心水库附近的养殖业有较大关系。1.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因此本次评价引用《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10年11月)的大气现状评价成果,大气现状资料来自中山市环境监测站在长江水库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常规监测数据。而根据中山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的大气常规监测资料分析可知,工程所在区域的NO2、SO2、PM10日均浓度出现超出一级标准要求,NO2年平均浓度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SO2、PM10年平均浓度超出国家一级标准要求,说明2010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一类功能区的要求。1.3.3声环境质量现状由本次连续两天的监测成果可知,各测点昼间现状环境噪声均符合标准限值,但夜间均有超标现象出现。特别是N3#测点,两次监测其超标均在5dB(A)以上,但其夜间的L90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夜间的限值要求,故其夜间噪声超标可能与村庄中人员活动及交通噪声等瞬时声源有关。1.3.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在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和西部生态保育区各布设一个土壤监测点,采样一次。监测成果说明:两个监测点土壤样除砷和铜稍有超标,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能够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的要求,说明森林公园现状土壤指标质量处于较好状态。1.3.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现状引用与本项目位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中山温泉项目:《中山温泉地热水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监测成果。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2年3月5~6日对该区3个地下水测点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三处水井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均出现超标,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限值。其中,W2处氨氮超标倍数达7.2,W3处氨氮超标倍数达6.4,本次监测范围的地下水质量较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本次监测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同时咸潮的上溯时间长,周边农业用地主要为鱼类养殖,生活污水和农灌排水未处理达标排放等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1.3.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陆生植物本次评价调查了7个主要植物群落。工程沿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溪流滩地等为主,丘陵坡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半自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群落结构较简单。从调查区域的7个群落来看,生物量从38.68~169.54t/ha,与南亚热带演替顶极群落的生物量相比,其值相对较小。根据前面的评价指标(表4.7-12),2个群落处于Ⅳ级,4个群落处于Va级,1个群落处于Vb级,大部分群落属于评价等级较低的级别。因此,项目一般区域现状植被控制环境质量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都相对较弱,项目所在地现状植被仍处于人为破坏后,向地带性顶级群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的缓慢恢复过程中。亚热带植物生长迅速,但不同的植物群落以及植物群落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植物群落所处的生境条件,都会影响到植物群落的生产量。根据调查和估算,项目所在地7个植物群落净生产量变化范围为8.57-21.57t/ha.a(表4.7-13),标定相对净生产量变化从0.35-0.86,根据前面评价指标,湿地松群落为Ⅱ级,假苹婆群落和尾叶桉群落为Ⅲ级,簕竹群落为Ⅳ级,土沉香群落、山杜英群落和米老排群落为Ⅴa级。总体来说,评价区域主要植物群落的净生产量相对较高,说明该区域具有良好的植被恢复条件,只要生态恢复措施适当,在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是十分有利的。生物种类成分的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是一致的,因此,物种数量也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生物学参数。根据调查,本项目区域范围内的7个植物群落的物种量变幅在10-36种/400m2之间(表4.7-14),其中假苹婆群落和湿地松群落为Ⅳ级,簕竹群落、尾叶桉群落、土沉香群落、山杜英群落和米老排群落为Ⅴa级。总的来说,群落的物种量较低,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扰动和某些自然因素造成。前面用生物量、净生产量和物种量对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可反映本项目区域不同侧面的生态环境。由于3个参数具有互补性,将其综合可较全面反映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本评价将群落的标定相对生物量、标定相对净生产量、标定相对物种量相加,得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表明:有1个群落达到了III级,2个群落达到Ⅳ级,其余群落均为Ⅴa级,项目所在地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相对水平较低。但项目所在地的植物群落净生产量属于中等水平,且南亚热带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只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手段,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较容易恢复,因此,评价区具有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2)陆生动物五桂山地区的陆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有山猪、麂、小灵猫、食蟹獴、水獭、豹猫、南狐、果子狸、板齿鼠等,爬行类有金环蛇、银环蛇、小眼镜蛇、烂布巾蛇、青竹蛇、雷公蛇、水蛇、泥蛇、蟒蛇、南蛇、过树龙蛇、三脚线蛇、草花蛇、百步金钱蛇、蜥蜴等,此外还有草龟、白劳龟、穿山甲等,鸟类常见的有麻雀、画眉、八哥、棕背白劳、雨燕、翠鸟、大山雀、珠颈斑鸠、鹡鸽、水鸭、猫头鹰、喜鹊、啄木鸟、金丝雀、鹧鸪、布谷鸟、鹌鹑、白鹤、黄鹤等。在秋季还可见相当数量的黄胸鹀(禾花雀)。不涉及国家及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7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状况根据1997年底遥感普查资料统计,中山市水土流失面积16km2,占中山市总面积的0.89%。其中自然水土流失面积1.92km2,占12%,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14.1km2,占88%。水土流失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丘陵地区主要以自然侵蚀结合采矿取土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主,河网区主要是不合理开发性水土流失。项目所在地区主要为丘陵地区,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按照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公告,本项目区属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项目所在区域绿化程度较高,除部分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桉树林外,主要为人工植被。这些植被具有较好的固土作用和涵养水分的能力,对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作用。从现场调查来看,项目占地范围内平地较少,山地多,绿化面积占公园陆地面积的99%,极少有裸露土地,自然水土流失轻微。1.4田心森林公园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4.1施工期影响(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施工期高峰时段生活污水每天污水排放量为14.08m3,根据施工地点的特殊性,由于施工区域位于田心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禁止设置排污口,严禁将各类污水随意排放。施工期间的在施工营地设置环保移动厕所,由吸污车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在施工场地范围内排放。因此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不会对田心水库的水体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期间主要的生产废水是施工机械冲洗水。本项目依托当地现有洗车场和修车厂作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不在施工场地范围内设置洗车场和机修场,因此,本项目施工场地范围内不会因洗车废水和机修废水对田心水库水体水质产生不利影响。(2)环境空气本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泥沙散落,容易形成扬尘影响,主要影响运输道路两旁的敏感点,类比调查表明,在2.4m/s的风速下,运输过程产生的最大扬尘浓度可达19.7mg/m3,在150m之外扬尘浓度明显降低(5.0mg/m3)。应采取对道路洒水、清扫等措施以控制泥沙扬尘的形成。同时,由于本项目工程地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有利于粉尘沉降,因此,施工期带来的扬尘污染在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等,它们以柴油为燃料,会产生一定量的尾气,包括NOx、CO和碳氢化合物等,但产生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3)声环境本项目施工仅在昼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搅拌机、振动碾在距离声源150m处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推土机在距离声源200m处达到场界噪声标准限值,自卸汽车和柴油发电机距离声源约500m处才能达到场界噪声标准限值的要求。插入式振荡器在距离声源500m处,会高出场界噪声标准值25dB(A)。在施工期间,施工
本文标题:中山田心森林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8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