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cctv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历史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上)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公元1644年,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着皇权的紫禁程落入了满族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到达了广州,大清帝国南方的港口,他将从这北上,前往帝国的都城——北京。18世纪初期,帝国的统治者严格禁止西方人进入中国冒险,只有上帝的使者传教士例外。耶酥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28岁的意大利人郎世宁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将从此原离故土,在大清度过整整50年。半个世纪的时间,以绝无仅有的机遇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也目睹了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这些保留至今的传教士书信记录了郎世宁在皇家宫廷的传奇生活。郎世宁从欧洲到中国的旅行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一路风尘,就是为了取得大清皇帝的信任。天刚刚放亮,一个太监就带我们进了一座花园。花园很大,但太监不许我们四处张望,走路也不能弄出声响。我很奇怪,皇帝没有住在北京城里的皇宫。大清的缔造者是满人,他们来自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紫禁城的新主人很快就发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合适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也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皇宫更象是一个火炉,习惯于北方寒冷生活的统治者很不舒服,从踏进紫禁城开始,皇帝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离皇宫20多里,有一片开阔地带,几百年前,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就是在这儿,帝国的第三代统治者康熙终于建成一昨离宫。郎世宁就是在畅春园第一次看见了康熙皇帝。郎世宁听说皇帝爱好天文,我们就从欧洲带来了最好的天文望远镜。教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康熙皇帝对我们的礼物果然很感兴趣。但是,变故突然发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当场抓走的军官与谋反的皇太子有关。人老了都会宠爱小孩,我揣测年老的皇帝也一定喜欢自己的孙子,用这个中国小男孩作模特,就是希望能够打动皇帝。如果皇帝认可我的绘画,我就能够进入皇家画院。皇帝在自己的书房接见了我。令人伤心的是,他并不欣赏我的作品。皇帝认为画中的小孩尽管很真实,但只是一个小孩而已。没有更多的意境,他不喜欢欧洲的绘画方法,认为油画的颜料跟污染没有什么区别,也不理解光线带来的明暗对比,孩子的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这儿,离宫也代替紫禁城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利中心。史料记载,康熙的书房摆满了各种各样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和数学仪器。他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到达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他能够利用仪器,准确地进行远距离测量,康熙甚至亲自给儿子们讲解几何学原理,康熙对科学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或许康熙已经感觉到了科学的力量,但离宫中的皇帝永远不会想到科学对帝国的未来真正意味着什么。畅春园建成后,紫禁城就冷清多了。除了祭祀祖先和举行庆典,每年只是在冬天,北京最冷的一段日子,皇帝才会搬到这儿,住上一个多月。18世纪初期,近代科学在欧洲已成潮流,而在大清,痴迷于观测天象者,惟有衰老的皇帝一人。帝国的中流砥柱,成千上万的官员们相信郎世宁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只是给皇帝又增加了一件玩具而已。帝国的基础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皇帝搬出紫禁城之后,整个皇族也跟着住在城外。在畅春园的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祯的居所。康熙一生偏爱牡丹,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春天来临,胤祯邀请父亲欣赏牡丹,康熙在牡丹丛冢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孙子,12岁的弘历。康熙有50多个孙子,有些连面也没有见过,弘历能够见到爷爷,是父亲胤祯精心的安排。史书记载,皇帝对弘历的聪慧极其欣赏。康熙有35个儿子,个个都渴望继承帝位。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康熙一直恐惧不安,担心受到儿子们的伤害,弘历的出现极大地安慰了这个老人脆弱的精神世界。祖孙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会的这个花园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由牡丹促成的这次聚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大清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在这年的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悄然死去,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祯,弘历的生父。胤祯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关于新皇帝登基的说法很多,北京城里甚至有传言。雍正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但是,更多的人相信,老皇帝因为喜欢自己的孙子弘历才将帝位传给了雍正。郎世宁我有一位同乡是皇家医院的医生。他推测,康熙很可能死于突发性脑溢血。我来中国已经7年了。7年时间,我终于学会了用毛笔作画。作为宫廷画师,我得表达自己的诚意。这幅象征着吉祥的作品是我奉献给雍正皇帝的礼物。雍正获取权利的真相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一直是对在圆明园的那次聚会念念不忘。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大清的第四位皇帝宣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帝国的新离宫。郎世宁我所在的皇家画院就设在圆明园内。皇家画院负责整个圆明园的规划和设计,总设计师就是皇帝本人。作为圆明园的主人,画院所有的设计工作最后都由皇帝亲自审定。这些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绘画,是当年圆明园真实的写照。在圆明园建成以后,宫廷画师根据园林中的景观临摹而成。在公元1723年,宫廷画师们为扩建圆明园而绘制的设计图大致也是这样。象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皇家画院又集中了帝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这个景观设计就来自与唐朝诗人杜牧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而这个凿池观鱼的想法,则是为了效仿杭州西湖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玉泉观鱼。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显示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咽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画师们根据雍正的旨意规划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图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建筑世家。这是设在圆明园内的皇家样式房。这个叫雷金玉的人既是家族领袖也是圆明园的总建筑师。帝国初期,雷金玉在修复被战火破坏的紫禁城时,因技艺超群被康熙看中,从此,雷金玉就成为皇家的总建筑师。在大清帝国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重要的皇家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在完成了帝国的第一个离宫畅春园之后,圆明园的修建又摆在了雷家面前。这是在施工前,专门给皇帝审查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烫样使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一目了然。它由木条、纸板等最简单的材料加工而成,可以拆卸和灵活组装。烫样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是这个建筑世家独一无二的创举。皇帝批准烫样之后,具体的施工设计才可以进行。根据烫样,皇家建筑师,就能画出精确的施工图。这是雷家绘制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天我们只能从这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园林的建筑盛况。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1725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在它的周围,24000名皇家卫队日夜巡逻,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严禁入内。郎世宁包括我在内,为圆明园工作的人大概有好几万,工程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湖中的三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三个住着神仙的岛屿。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工作区和居住区用一个人工湖隔开,湖的形状被设计成大清疆域的轮廓。沿户分布的9个人工岛屿,环抱于九岛之中的这群宫殿,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九州是中国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每一个晚上,主宰着一个帝国的雍正就是在这儿进入梦乡。九州一片安宁,湖水波平浪静,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这就是九州清晏的寓意。根据雍正的旨意,圆明园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个渴望权利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居住区的南边是办公区。每一个早晨,雍正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在这儿,他向大清帝国发号施令,这儿既是圆明园,也是整个帝国的心脏。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政治象征。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里的宫殿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圆明园中的每一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这座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的典范。史书记载,一年360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园中仅仅管理花草的太监和工匠就达到300多人。圆明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这座宫殿的形状类似一个汉字“万”,它有着浓烈的政治涵义,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久的传承。清宫档案记载,这里四面环水,冻暖夏凉,是雍正最喜欢休闲的地方。在如此安逸幽静的场所,雍正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帝国的太平。郎世宁圆明园中有很多宫殿,但这座万字形状的最为独特。我在这儿最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为身穿中国文人服装的皇帝父子画像。雍正在圆明园将自己和儿子都打扮成文人形象有着深远的用意。皇帝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但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汉人。为了驾御庞大的帝国,皇帝必须掌握汉文化的精髓。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曾经有过数百个帝王,但其中文化素养最高者反而是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室家族。圆明园中的雍正经常将自己化妆成古代文人的形象,寄情于山水。或许文人追求的自由和淡泊是权利包裹中的雍正内心深处的渴望。皇家的文化素养来自于严格的教育,每天清晨5点钟,天还没有亮,皇子们就得去圆明园的皇家书院,书院的老师都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学者。首先要学的是满文,皇家的母语。其后是蒙文,蒙古人关系到帝国北疆的安定,与他们沟通至关重要。最关键的是汉学,那是皇家统治中国的根本。史书记载,皇家的子孙们从6岁开始学习,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一年之内只有5天假期。下午是军事训练时间。祖先以武力征服了中国,皇家的子孙们必须是战场上的勇士。在欧洲,火枪已经十分盛行,但大清的帝王们仍然相信:弓箭和腰刀才是武力之本。皇家练武场建在圆明园的一处开阔之地,它蕴涵着江山永固的涵义。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思是耕地。这里前后临水,环境十分幽雅,在雍正的心目中,这本是一处修身养性、超凡脱俗的地方。然而,真实的生活距离皇帝的理想很遥远。据史书记载,雍正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皇帝,对于反对他的人,他毫不留情。康熙监禁了自己的儿子,雍正又将谋反的兄弟永远地关了起来。郎世宁在我的印象中,皇帝总是一脸疲惫,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伤心。已经很晚了,整个帝国都进入了梦乡,圆明园中的雍正还在批阅奏折。根据法律,三品以上的一千多名高级官员都可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雍正和他的高级官员们,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皇帝必须在每个奏折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清宫档案记载,一年当中,雍正只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才会休息。13年的时间里,雍正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在数万件奏折上写下的批语多达1000多万字。在中国历史上,象雍正一般勤奋的皇帝十分罕见。18世纪初期的中国,就是这样靠一个人的一直在运转。郎世宁草原上的蒙古人上贡了八匹骏马,养在圆明园中。我奉旨为它们作画。皇帝希望来自蒙古的宝马能够流传史册,以表彰大清盛世的到来。这是宫廷画师们为雍正绘制的圆明园生活照。在这个完全隐秘的私人空间,皇帝很象一个迷恋于游戏的儿童,他穿戴着奇装异服,装扮成各色人等,在圆明园中快乐地嬉戏。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
本文标题:cctv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