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北京第三次城市综合交通总体设计
北京市第三次城市交通综合调查总体设计2005年为适应北京市社会经济及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新交通基础数据库,200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适时部署了第3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动员大会2005年9月8日上午在市交通委员会举行。会议分析了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将通过此次调查建立数据库,以更好地协调规划北京交通。据介绍,此次调查的内容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调查、公车出行调查、机动车保有量分布调查、客流吸引点调查、地铁交通调查、出租车辆调查、土地使用状况调查、人口与就业分布情况调查、就学分布状况调查等内容。其中涉及居民的环节将采取入户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累计约10万人次的调查,以及各方面信息的汇总,总结出北京人车的流动规律,以及出行换乘的时间、距离等基础数据,并以此建立起一套全市交通模型,它将揭示本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综合治理本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调查方案总体设计思路2、城市综合调查的目标与任务本次调查目标为:全面掌握当前北京市交通建设、运行和发展现状,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拟对现状交通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基础。1)、通过多项调查和综合分析,全面反映目前北京城市交通特征和问题2)、更新北京市交通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3)、分析交通发展变化趋势,为交通治理和对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4)、建立北京市域交通模型,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环节定量分析提供平台3、设计调查成果(四方面)1)、城市发展水平2)、城市基础设施3)、交通需求特征4)、交通系统服务状态1)城市发展水平(1)北京市区域交通优势及辐射作用(2)城市土地利用:土地使用性质、面积空间分布、使用强度控制指标空间分布、土地类型的交通发生强度等。(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就业、文化和教育):人口分类和数量;就业分类和数量;教育结构构成;在校学生人数空间分布等。(4)机动化水平:车辆分类和数量、车辆空间分布、车辆使用情况等。(5)城市化水平每天来往北京市的客车、货车总量;每天来往北京市的人员、货物分类和数量;每天来往北京市的人员来访目的;空间和方向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2)城市基础设施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工程基础设施3)交通需求特征(1)人员出行需求:总量和强度;人群分类特征;出行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目的的构成、方式构成;时耗和距离、出行速度;上述项目交叉类分析等。(2)车辆出行(家庭私有机动车、单位公有机动车、出租车):总量和强度;车辆分布特征;出行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目的构成;时耗和距离、出行速度;上述项目交叉分析等。4)交通系统服务状态(1)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状态(空间、时间特征):道路流量、路网平均速度(2)公共交通服务(地铁、公交枢纽):地铁客流负荷;地铁客流换乘;地铁客流空间、时间分布;公交枢纽客流需求;公交枢纽客流换乘;公交枢纽客流分布特性等。4、调查内容设计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机动车一日出行调查道路核查线调查客流吸引点调查对外出入口机动车交通调查公共交通(含地铁)调查人口与就业、就学岗位、机动车保有量分布调查5、调查主要结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2007年02月05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及时更新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分析研究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和趋势已经成为提高城市交通建设、运营、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继1986年、2000年之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制定、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研究工作。本次调查共设置8大项,12个专项,调查对象涉及居民81760户,机动车226万辆,出租车6529辆,各类单位600个,共动用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员等逾9万人次,调查范围为市域范围,共划分1118个交通小区。调查工作从2004年末开始技术筹备,2005年9月正式启动,至2006年11月数据处理工作基本完成,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交通基础数据,取得了丰硕成果。调查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持续增加。与2000年相比,出行总人次达到2920万人次/日,出行距离由8.0公里/次增加到9.3公里/次,分别增长26.90%和16.25%。(2)小汽车保有量激增,深刻改变了北京市民出行行为和生活习惯。2005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8.3万辆,较2000年增长71.1%,其中私人小汽车134.3万辆,增幅452.7%。小汽车日均使用次数(3.16次/车)变化虽然不大,但次均载客率(1.26人/次)较2000年明显减少。(3)公交建设初显成效,但仍面临着小汽车增长更快的严峻挑战。2005年北京市居民各种交通方式出行构成中(不含步行),公共交通(地铁+公共汽车)比例为29.8%,较2000年增长了3.3个百分点;而小汽车出行比例达29.8%,较2000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自行车比例下降明显,出行比例为30.3%,较2000年下降了8.2个百分点,但非机动化出行仍是重要出行方式。(4)出行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全部人员出行中,通勤比重达到47.5%,相比2000年减少10.3个百分点,生活类出行比重达到24.3%,增长7.9个百分点;出行时间集中而道路流量高峰提前且有所延长,高峰与平峰间差别缩小。(5)随城市空间调整,出行主导流向改变,出行活动中心有随城区扩展外移之势,但强中心态势依然没有根本变化,潮汐现象突出。早高峰时段进出四环以内居民出行量之比为1.68:1,其中通过轨道线路进出四环以内的居民出行量之比为3.1:1,而途经主要联络线如八达岭高速公路、安立路、京通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等进出四环以内区域的出行量之比为1.49:1。(6)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显著低于小汽车,需不断加大公交优先力度,努力调整出行结构。公共电汽车出行比小汽车出行平均距离短4.5公里,但所需的时间耗费却超出其24.3分钟;地铁与小汽车的平均出行距离相当,但时耗增加36.3分钟,公交优先发展的困难加大。(7)出租车保有量偏高,空驶率居高不下,交通资源无效占用严重,且空间分布不均衡。2005年,北京市出租车保有量为66646辆,每车日行驶里程为300.9公里,是小汽车的6.8倍,而里程利用率仅为53.8%。四环内出租车出行占全市出租车出行总量的93%。
本文标题:北京第三次城市综合交通总体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1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