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关血吸虫病的执业医师真题晚期血吸虫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巨脾型B.腹水型C.侏儒型D.脑型E.肺型有关血吸虫病的执业医师真题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A.大肠壁和肝脏B.肠系膜静脉C.门静脉D.肺和肠E.肝和脾传染病学(蠕虫病)血吸虫病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目的与要求掌握:血吸虫病的各期的主要临床特点、并发症、病原治疗、预防。熟悉: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了解:血吸虫病的病原、发病机制。一.概述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二.病原学1.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常合抱在一起,寄生于门静脉系统,交配、产卵。2.大部分虫卵滞留在肝、肠壁,引起病变。1、部分虫卵随粪便入水,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尾蚴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感染。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三.流行病学(-)传染源: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与保虫宿主,视不同流行地区而异。在水网地区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粪便入水、钉螺存在、人接触疫水。(三)易感人群:人对血吸虫普遍易感。患者以农民、渔民为多,与经常接触疫水有关。四.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有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引起,但主要病变由虫卵所致。血吸虫病早期的病理变化主要由其虫卵引起。血吸虫卵肉芽肿已证明是一种迟发型的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由成熟虫卵中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所致。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沉积于肠壁粘膜下层,顺门静脉血流至肝内分支,故病变以肝与结肠最显著。五.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于夏秋季,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患者常有明确疫水接触史,如打湖草、捕鱼、摸蟹、游泳等,常为初次重度感染。1.发热:患者均有发热。热度高低、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2.过敏反应:有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等。3.腹部症状:病程中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而排脓血便者仅10%左右。4.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肝肿大,伴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左叶肝为显著。(二)慢性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1.无症状患者:轻型病人大多无明显症状,仅在粪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2.有症状患者以腹痛、腹泻为常见,且每日2~3次稀便,偶尔带血,时发时愈,重型患者有持续性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常有肝脾肿大。(三)晚期血吸病:主要指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而言。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分为巨脾、腹水和侏儒型。(四)异位血吸虫病:1.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为虫卵沉积于肺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2.脑血吸虫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均以青壮年患者为多见。六.实验室检查(-)血象:患者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急性血吸虫病尤为显著。(二)肝功能试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ALT也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并常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三)肝影像学检查对病情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2、肝昏迷3、感染4、肠道并发症七.诊断诊断依据除流行病学史与临床症状外,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1.寄生虫学诊断粪便涂片检查虽然简单易行,但除较重感染有腹泻患者外,发现虫卵阳性率不高。粪便中虫卵计数可采用粪便沉淀后毛蚴孵化法。2.免疫学诊断方法很多,包括皮内试验以及检测成虫、童虫、尾蚴与虫卵抗体的血清免疫学试验:如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ELISA试验,尾迹膜试验等。免疫学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有采血微量与操作较简便的优点。八.治疗(-)病原学治疗我目前我国普遍推广吡喹酮治疗。(二)对症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应住院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按肝硬化治疗,采取内外科结合,病原学治疗与对症治疗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巨脾型患者为降低门脉高压、消除脾功能亢进,可作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九.预防(-)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进行普查,对病人与病牛进行大规模同步治疗。(二)切断传播途径:灭螺前首先应查清螺情,建立螺情图,为提供灭螺规划的依据。(三)保护易感人群:关键在于宣传教育。在流行区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例如严禁儿童在河沟中戏水。重点回顾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唯一的中间宿主。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猪、牛、羊、狗等家畜及鼠)。传播途径:粪便入水,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尾蚴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感染。重点回顾临床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肺、脑异位损害。治疗:吡喹酮为广谱、高效、低毒,口服方便的药物。
本文标题:17血吸虫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2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