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46汉字的演变.ppt
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八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殷商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金文青铜器、石器西周晚期大篆(籀文)石器秦小篆石器西汉隶书竹简,帛汉代草书帛、纸东汉晚期行书帛、纸汉魏楷书(真书)纸古汉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阶段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演化规律:由繁入简,由圆及方,逐渐摆脱图形味,形成符号性的表意文字。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1、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人口手足耳目水火山石2、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山—火11912甲骨文西周金文山火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大篆,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3、小篆(大篆)•小篆---汉字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象形性。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4、隶书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5、草书、楷书和行书(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字谜1.三个十不出头。(正)2.站在一旁请不要说话。(靖)3.水上人家。(沪)4.左拾遗右补阙。(扑)字谜5.草上飞。(早)6.西瓜里有子。(孤)7.十张口,一颗心。(思)8.千里丢一,百里丢一。(伯)9.十月十日。(朝)字谜10.一上一下。11.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到底在哪里?老家在山东。(鲁)12.一个字,生得怪,六张嘴,两只角。(曲)(卡)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46汉字的演变.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4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