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白居易观刈麦题目解说《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解题:“刈”字。左边是“乂”,意为右手;右边是“刂”旁,联合起来表示什么呢?“刈”特指以镰刀收割庄稼。苛政猛于虎也。——《礼记》孔子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名句积累——反动统治者的赋税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啊!《蚕妇》张俞(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卖炭翁》白居易(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苛政猛于虎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简介中文名:白居易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职业:现实主义诗人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观刈麦》的作者是,字,号,这是一首诗。其语言风格是,,。文学常识填空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叙事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朴素感人注音:刈荷箪饷陇灼秉敝晏石携yìhèdānxiǎngzhuóbǐngbìyàndànlǒngxié①刈:割②倍:更加。③覆:遮满。④田家:指农民。⑤荷:挑着。⑥壶浆:用壶盛的汤水。⑦灼:烧,晒烤。⑧敝筐:破篮子。敝,破旧。重点字词结合注释,说出大意: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惜:珍惜.舍不得浪费。秉:用手握着。敝:破。顾:视,看。输税:缴纳租税。曾不:从未。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预习效果检查一、给多音字注音:荷_____箪食三百石______二、词语解释:覆陇:饷田:丁壮:南冈:农桑:岁晏:hèdàn形容小麦长得茂盛。给田里劳动的人送饭。青壮年男子。南面的高地,指麦田。农耕和蚕桑。年底。晏,晚。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割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这一层写拾穗,从肖像、语言,突出生活的悲惨。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品诗叙事抒情对比鲜明农家辛苦赋税繁重官员舒适自读全诗,思考问题: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叙述的?“观”齐读第一节,思考:1、这一节围绕哪个词语来描写的?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来?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民割麦的情景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民真的不知道热吗?这表现了农民怎样的心情?“倍忙”。“妇姑荷箪食‥‥‥丁壮在南冈。”对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辛苦不是。农民不顾天气炎热,忙于割麦,珍惜夏日时长的矛盾心情。齐读第二节,思考:1、作者是怎样描写妇人的“贫”的?2、用一个字来概括妇人的遭遇。3、导致妇人“贫”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什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家田输税尽。”表现了封建社会赋税的繁重。“悲”。齐读第三节,思考:1、用一个字概括作者“观刈麦”的感受?他是怎样来突出这种感受的?2、真正应该“愧”的是哪些人?“愧”,对比:“曾不事农桑”,却“岁晏有余粮”。统治阶级。概括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割麦的繁忙景象和贫妇拾麦穗充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中唐时期繁重的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愧疚和对老百姓的同情。愧疚忙农民割麦子悲贫妇拾麦穗同情诗中景1、重点描写了哪两个场面?两幅画面画面一:烈日割麦图画面二:抱子拾穗图(寄托更多的情感)妇人的诉说更能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更能突出主旨。总结:这两幅画面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中情•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家田输税尽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背灼炎天光。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一句从_____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_______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正面侧面2.“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3.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1.五月人倍忙()2.妇姑荷箪食()3.但惜夏日长()4.左臂悬敝筐()5.吏禄三百石()强化训练更加挑着珍惜破旧10斗等于1石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覆fù陇lǒng箪dānB.稚zhì携xié饷shǎngC.灼zhuó敝bì晏yàn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哪两个字突出了麦收时天气的酷热?_______这一句从_____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_______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B蒸、灼正面侧面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4.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5.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农民辛勤割麦的句子是:,。6.描写贫妇拾麦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2分)2.根据诗题,全诗的重点应在描绘丁壮“刈麦”的场面,诗歌却又着力刻画了一个拾穗的贫妇的形象,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3.除了“悲”,诗中还有哪个字最能概括诗人“观刈麦”后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3分)1答案:夜里吹起了南风,小麦已经长满(覆盖)在垄间,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2.答:夜里吹起了南风从一句可知,贫妇以前家里也有田地,诗人塑造贫妇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繁重的税收对百姓的伤害之深。3.答案:愧,看着农民们辛苦劳动,却依然贫穷困苦,更有贫妇拾穗充饥,诗人想到自己不事农桑,却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鲜明的对比让诗人倍感愧疚,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1、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那两幅生活场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农忙时节农家全家上阵,抢收小麦的图景;一个没有了土地的农妇捡拾麦穗并哭诉的场景。2、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填空:《观刈麦》作者是代诗人,他字,号。这首诗描写_________的农民和由于__________不得不拾穗充饥的农妇,作者眼见此景,深感自己不劳而获,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失去土地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练习拓展运用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又有人提出“高薪养廉”的观点,说“官儿们”的薪水太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基本的“体面生活”。北欧的芬兰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一个主要原因是实行的高薪制。请结合课文内容发表你的见解。
本文标题:观刈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5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