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全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第三轮规划教材库莉博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马莉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左艳萍西安医学院刘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绪论牙的演化牙的组成与分类牙位记录牙的萌出牙体解剖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恒牙的解剖形态乳牙的解剖形态牙体髓腔形态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提要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绪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任务:为学习后续的口腔专业课和临床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口腔解剖生理学方面的论述,祖国医学家对口腔解剖生理知识的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深度。解放前我国仅有5所牙医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保健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1973年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开设,使这门学科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国内知名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许多著名专家对牙体解剖、、下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口腔功能及口腔美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既充实了国人口腔解剖生理学资料,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其他口腔专业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在系统认识口腔各部分解剖结构的同时,深刻理解和掌握牙体形态及其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动态发展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一节牙的演化牙的演化过程鲨鱼的三角片牙及多牙列鳄鱼的单椎体牙牙的演化古鸟的单椎体牙哺乳类动物的槽生牙牙的演化牙的演化特点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牙数由多变少牙替换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牙根从无到有第二节牙的组成与分类牙的组成牙齿剖面观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乳牙(deciduousteeth)20个。自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萌出完成恒牙(permanentteeth)28~32个。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岁左右萌出基本完成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第三节牙位记录牙列分区临床牙位记录法部位记录法通用编号系统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简称FDI)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乳中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乳侧切牙第二乳磨牙上下右左乳牙牙位记录EDCBAABCDE乳中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乳侧切牙第二乳磨牙上下右左EDCBAABCDE乳牙牙位记录8765432112345678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侧切牙第二前磨牙上下右左8765432112345678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恒牙牙位记录通用编号系统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上下右左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8171615141312112122232425262728上下右左48474645444342413132333435363738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恒牙编号)55545352516162636465上下右左85848382817172737475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乳牙编号)第四节牙的萌出是指从牙冠出龈至上、下牙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冠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牙萌出定义牙萌出的特点按先后顺序萌出左右对称同期萌出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稍早于男性乳牙:Ⅰ、Ⅱ、Ⅳ、Ⅲ、Ⅴ下颌:(6、1)、2、3、4、5、7)、8恒牙:上颌:6、1、2、4、(3、5)、7、8牙萌出的顺序乳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月为单位)上颌牙89181428ⅠⅡⅢⅣⅤ下颌牙67161222乳牙的萌出恒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年为单位)上颌牙8912101261218以后12345678下颌牙679101261218以后恒牙的萌出第五节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牙冠各面的命名牙体解剖应用名称牙冠的表面标志中线(medianline)为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垂直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及下颌的两中切牙之间。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左右两等分应用术语(一)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line)牙冠各面的命名(二)牙冠各面的命名牙冠各面的命名1.唇面(labialsurface)及颊面(bucc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2.舌面(lingualsurface)或腭面(palat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4.切嵴(incisorridge)及面(occlus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牙合牙体解剖应用名称牙长轴接触区线角、轴面角及点角外形高点牙体三等分牙长轴(longaxis)是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纵轴牙长轴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点或接触点接触区(contactarea)点角线角牙冠上两牙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线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轴面角三牙面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称点角轴面角线角、轴面角及点角外形高点牙冠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称外形高点。所有外形高点的连线称外形高点线外形高点(heightofcontour)牙体三等分(divisionintothirds)牙尖为位于尖牙的切端及体形的显著突起牙冠表面的突起——牙尖(dentalcusp)为位于尖牙的切端及后牙体形的显著突起切端结节为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度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例如,初萌出的切牙切端有3个未经磨耗的结节,称为切端结节牙冠表面的突起——结节(tubercle)2)切缘结节(mamelon)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分钙化牙冠的表面标志-突起部分舌隆突为切牙及尖牙舌面颈1/3处的半月形釉质突起,亦是该牙在舌面的外形高点处牙冠表面的突起——舌隆突(cingulum)1.切嵴2.轴嵴3.边缘嵴4.牙尖嵴牙冠表面的突起——嵴(ridge)为牙冠表面釉质形成的长条状隆起5.三角嵴6.横嵴7.斜嵴8.颈嵴牙冠的表面标志-突起部分4)嵴(ridge)长条形或线形隆起牙尖嵴(cuspridge)牙冠的表面标志-突起部分边缘嵴(marginalridge)牙冠的表面标志-突起部分三角嵴(triangularridge)牙尖顶面中央牙合1)窝(fossa):不规则舌窝、面窝2.牙冠表面的凹陷牙冠的表面标志-表面凹陷牙合2)点隙(pit):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一条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牙冠的表面标志-表面凹陷3)沟(groove):细长,线形发育沟(developmentalgroove)牙冠的表面标志-表面凹陷牙冠表面的凹陷发育沟以外的沟钙化不完全副沟(supplementalgroove)裂(fissure)牙冠的表面标志-表面凹陷斜面(inclinedsurface)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斜面斜面3.斜面斜面(inclinedsurface)组成牙尖的各面牙冠的表面标志-斜面4.生长叶(lobe):牙发育的钙化中心,4~5个牙冠的表面标志-生长叶生长叶(lobe)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其交界处为发育沟生长叶上颌中切牙沟纹组合第六节恒牙的解剖形态切牙类尖牙类前磨牙类磨牙类切牙类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切缘唇面舌面近远中面上颌中切牙(maxillarycentralincisor)上颌中切牙的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圆钝,这是判断左右牙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上颌中切牙唇面观切缘基本成水平走向,近中切缘比远中切缘更直切缘被切痕分为3个结节,其中中央结节最高上颌中切牙唇面观近中邻接点位于:切1/3靠近切角远中邻接点位于:切1/3距切角稍远上颌中切牙唇面观舌面从切缘向牙颈部的内聚大于唇面,舌侧边缘嵴呈三角形或V字形从舌面可以看到左右两侧宽阔的邻面上颌中切牙舌面观近中边缘嵴长于远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宽于近中边缘嵴近中边缘嵴锐利,远中边缘嵴圆钝上颌中切牙舌面观舌隆突大且显著切缘舌侧与舌窝之间的最突起部分为切嵴上颌中切牙舌面观近中面大而平坦,远中面小而圆突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近中面观远中面观上颌中切牙邻面观牙冠唇侧外形,在颈部1/3、中部1/3、切缘1/3,各呈一个面牙颈线最突处靠近切端的牙面有轻微的凹陷,使牙冠的近中、远中向牙颈部方向内聚上颌中切牙邻面观唇侧近中轴面角锐利,远中轴面角圆钝切缘呈带有弧度的翅形虚线为切缘最高处实线为切缘最厚处上颌中切牙切缘观在切缘观,切1/3处,唇侧近中边缘处最高,中央次之,远中边缘嵴最低在切缘观,中1/3处,唇侧中央最高,近中边缘嵴次之,远中边缘嵴最低上颌中切牙切缘观近中邻接点比远中邻接点更偏向唇侧舌侧近远中边缘嵴明显内聚上颌中切牙切缘观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centralincisor11)上颌中线两侧,切牙组中最大的唇面邻面切嵴根舌面恒牙解剖-切牙组1)唇面a.总体观:b.四边缘:大且平的四边形,长宽近中缘、切缘—直远中缘、颈缘—突上颌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组唇面c.切角:d.发育沟:e.外形高点:f.形态与面形相似尖圆、椭圆、方圆形近中近似直角远中略为圆钝切1/3明显颈1/3,颈嵴(1)上颌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组尖圆型卵圆形方圆型恒牙解剖-切牙组2)舌面a.形似但小于唇面b.舌窝c.边缘嵴舌隆突切嵴上颌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组上颌中切牙牙冠3)邻面a.形似楔形,颈部最宽唇缘成弧形c.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恒牙解剖-切牙组b.近中面大而平,接触区离切角近远中面小而突,接触区离切角远颈曲线:V形,近中曲度远中4)切嵴唇面较平—切缘舌侧突起—切嵴上颌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组(2)上颌中切牙牙根1)单根,粗壮且直,冠根比为1:(1.1~1.2)2)颈部横切为圆三角形3)根尖较直,或偏向远中恒牙解剖-切牙组根尖略偏向远中根尖略偏向唇侧在牙根的两侧各有一条凹陷,与舌隆突两侧相衔接上颌中切牙牙根形态特征上颌侧切牙(maxillarylateralincisor)上颌侧切牙唇面观外形与上颌中切牙相似,整体小于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锐利,远中切角圆钝,切缘明显斜向远中近中邻接点比远中邻接点更近切端上颌侧切牙唇面观唇面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牙颈部近远中径显著狭窄,牙颈线凸向根方上颌侧切牙唇面观上颌侧切牙舌面观外形近似为三角形近中边缘嵴呈直线型,远中边缘嵴呈曲线型舌窝深而窄,呈V字形舌隆突显著多有斜切迹牙颈线凸向根方上颌侧切牙舌面观上颌侧切牙邻面观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颈曲度大上颌侧切牙切缘观切缘中央结节显著,有类似于尖牙的形态切缘向远中舌侧倾斜度较上颌中切牙大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侧切牙牙根形态特征单根根长大于冠长根尖多偏向远中并略偏唇侧上颌切牙下颌切牙牙冠:1.牙冠较宽,发育沟明显1.牙冠较窄小,发育沟不明显2.舌窝及边缘嵴明显2.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3.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面,3.切嵴通过牙体长轴接近牙体长轴。牙根:牙根粗壮且直,横切面较圆牙根窄而扁,近远中面凹陷成沟,中部横切面为葫芦形功能面:切嵴及舌面切嵴及唇面上下颌切牙的区分恒牙解剖-切牙组3.下颌中切牙(mandibularcentralincisor112)1个“垂直”,3个约“相等”3)牙根:单,扁圆形,远中面的长形凹陷明显特点1)全口牙中最小恒牙解剖-切牙组下颌中切牙(mandibularcentralincisor)下颌中切牙唇面观下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乃至全口牙中体积最小者,牙冠宽度约为上中切牙的
本文标题:牙体解剖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9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