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2、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3、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4、1925年党的四大总结了在统一战线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5、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总结失败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总结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占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7、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8、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使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9、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对象是不同的。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要对它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它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同时两者优势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都主要在于没有把握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居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答了“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的疑问,初步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7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地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1)必要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敌人强大,革命力量弱小。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2)可能性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因此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最根本的经验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3、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建设要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要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3、世界意义(P86-87)
本文标题: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9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