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XXXX年08月24日星期二业内信息险资看好后市7月投
2010年08月24日星期二业内信息险资看好后市7月投资增幅今年来最大外资股东或不直接参与建行:10-11月份完成配股概率大市场评论进一步上行需待三大变量明朗期指多空大战9月“预演”“过度看空”理由不充分海外视野日元升值“倒逼”新经济刺激计划出炉昨日行情回顾上证指数2639.37↓0.11%沪深3002896.19↓0.07%深圳成指11078.86↓0.10%上证国债126.64↑0.02%银华基金净值基金名称最新累计银华优势企业混合1.06282.6928银华保本增值混合1.00851.0085银华-道琼斯88指数0.98212.7821银华价值优选股票1.43104.8458银华优质增长股票1.63763.0876银华富裕主题股票1.17812.1311银华全球优选(QDII-FOF)0.8870.887银华领先策略股票1.48491.8649银华增强收益债券1.1141.224银华和谐主题混合1.1441.224银华内需精选股票(LOF)0.9380.892银华沪深300指数(LOF)0.8890.889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1.0891.089银华稳进1.0151.015银华锐进1.1631.163银华信用债券封闭1.0211.021银华基金净值名称万份收益年收益率银华货币A0.35601.278银华货币B0.42231.517业内信息险资看好后市7月投资增幅今年来最大《上海证券报》保监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保险资金继续减少银行存款,增加投资867.66亿元,投资增幅创今年来单月最高水平。数据显示,前7月保险资金银行存款为12338亿元,投资为29822亿元,资产总额为45656亿元,较前6月分别减少362.22亿元、增加867.66亿元、增加421.94亿元。回顾今年险资投资操作路线图,不难看出,险资严格遵循年前制定的波段操作投资策略,稳重不乏灵活,并且与股市涨跌节奏相吻合。1月份险资大幅减仓,2月开始逐步增加仓位,股票(股权)投资3939.8亿元,较前增长2.94%,但仓位占比低于年初水平。3月和4月反手减仓,但幅度温和。而5月逆势增加投资806亿元,6月、7月减少银行存款,继续增加投资数量。从持续减少银行存款、增加投资数量可以看出,险资看好后市,增加资金投资收益的目标十分明确。7月股市走出一波上扬行情,全月上涨26.71点,涨幅为11.1%。由于增加投资并且市值浮盈,保险资金的资产总额实现历史新高,为4.57万亿元。事实上,保险资金存在着增加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早在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说,今年新增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资金增加较快,预计超过2万亿元,保险资产面临较大配置压力。数据显示,保费收入保持持续上扬态势,前7月财险、人身险两项收入达到9039.1亿元,7月新增1040.55亿元。有市场人士称,尽管目前险资增仓幅度与政策给予的力度相比稍显谨慎,但不排除险资未来几个月加快投资步伐的可能,充分使用政策给予的空间。外资股东或不直接参与建行:10-11月份完成配股概率大《上海证券报》在昨日京港两地同时举行的201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建行透露,该行不超过750亿的A+H股配股计划在今年10-11月完成的概率很大,而外资股东可能不会直接参与建行的配股。10-11月份配股可能性大较早前,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曾对外表示,该行配股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来年年初实施。昨日该行副行长庞秀生则表示,该行配股10-11月完成的概率很大。之前,市场已有传闻其配股很可能在10月完成。庞秀生说,此次配股后,未来三年建行将尽量减少股权融资的比重,郭树清则称,该行还需要择机发行次级债。该行配股计划7月末已获银监会批准,目前正待证监会审核。庞秀生还透露,外资股东对该行配股持支持态度,但可能不会直接参与配售。目前建行主要的外资股东有美国银行与富登金融,分别持有建行股份比例为10.95%、5.65%,分列第三、第四大股东地位。这意味着,至少有16.6%的股东可能不参与该行的配售计划。不过较早前,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伍永刚曾对本报记者称,如果美银不参与配售,主承销商可能会考虑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也有相关人士说,不排除美银转让其配售权的可能。大股东汇金也已公开承诺将按比例参与配售,汇金持有建行57.09%的股份。此前,郭树清也表示,大部分股东态度与汇金一致。息差可能平稳向上项目储备4700多亿尽管上半年业绩颇佳,但该行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则分别下降2、5个基点,为2.32%、2.41%。不过,相比一季度,建行净利差已有企稳回升迹象,中期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相比一季度均有0.02个百分点的提升,该行董秘陈彩虹说,从二季度开始,该行新发放贷款利率开始回升,达到5.21%,较一季度有所提高。对于下半年净息差的走势,该行颇为乐观。建行行长张建国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预计,未来该行利差完全可能平稳向上。尽管现在市场较多担忧经济可能下滑,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但该行半年报则预计下半年有效信贷需求增加会提高定价能力。张建国表示,该行没有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顾虑,实际上,目前该行经审查批准储备客户项目贷款有4700亿之多,且项目储备还会增加,而下半年,该行信贷投放量肯定没有这么多。第二轮平台贷款清查结果三季度完成该行信贷部总经理任德奇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证实了四部委联合发起第二轮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的消息。据其称,8月,财政部联合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再次发文,要求银行按充足现金流、基本覆盖现金流、30%-70%覆盖现金流、无覆盖四种标准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发起第二轮清查,这一清查要在三季度完成。据其称,该行7月初上报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结果是分公益性、经营性、准公益性三类标准清查,他说银监会这一清查标准和其他部委之间不完全一致。另据建行副行长胡哲一介绍,截至今年6月30日,该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778亿,郭树清说,其中纯属公益性或者由财政负责还款的部分仅占建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的15%左右,大约有900多亿。截至期末,该行平台贷款不良率仅为0.11%。据张建国称,该行地方融资平台6.7亿的“不良”是2006年之前发放的贷款造成的,而2006年至今投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良则为零。市场评论进一步上行需待三大变量明朗《中国证券报》通胀趋势、房地产市场和出口风险是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的三大因素,因此市场目前也是且行且等待。从研究或者逻辑的层面,目前确实已经很难看清楚发展的趋势,还不如等待数据的明朗来支持下一步的投资决策。总体看,从近期的政策信号和数据走势观察,我们认为这三大因素不会造成强烈的负面冲击,市场尽管心态犹豫,但不改上行趋势。等待数据确认趋势首先关注的是通胀风险。与此前不同,近期出现比较明显的信号是,政策开始加快管理通胀预期的速度和幅度。这一轮物价上涨有着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是受到前期供需状况改变、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的农产品,以及少部分特定品种的价格炒作影响,形成物价上涨特征和趋势,而不是工业生产强劲带来需求上升的影响,因此,政策调控明显开始通过管理预期而非加息来解决问题。其次要关注的是房地产行业,这将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近期需要关注的是有关“二次调控”的预期开始加强,最直接的是开始对闲置土地展开严厉打击,这是直接增加供应的最有效措施,目的是通过改变供需结构来稳定价格。而房地产目前的焦点是未来能不能实现“量涨价微跌”的完美局面,这只能用即将到来的数据表现来判断。从目前来看,深圳地区的成交量有所放大,而北京、上海更类似于一个筑底阶段。从以往经验看,深圳地区的确会在成交量放大上略领先于北京和上海,我们目前也更乐意继续认为本轮调控要达到的“价格要跌,成交量不要跌”的目标还是可能实现的。第三个要关注的是出口风险。8-9月份相对是出口的淡季,尽管航运数据显示集装箱市场趋势依然良好,但干散货和油轮趋势基本保持平稳。对出口形势的判断,市场已经习惯了“尽管当前数据较好,未来形势肯定会向下”的思维模式。从先行指标来看,出口总体的PMI在52位置基本企稳,从季节性因素看并没有超预期下滑,而拆分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除了电气设备下滑比较明显外,其他品种仍然保持平稳。出口可能会是将来正面超预期的一个因素。大盘股将夯实震荡之底A股公司中期业绩报告将在8月31日之前全部披露完毕。截至8月21日已有1193家公司披露中报,占全部1915家上市公司的62.3%。从已披露公司来看,净利润合计224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4.1%。而这1193家公司的市值占全部公司市值的38.8%,按照去年看的净利润占全部公司净利润的25.6%,也就是说对A股市场整体业绩起决定性作用的公司将在未来10天内公布中期业绩。我们回顾了前50大权重股的净利润情况及与之前预期的比较,总体上看超预期的情况居多,特别是银行板块基本都超预期,预计未来包括多家大市值银行、中国建筑、中国联通、宝钢股份、大秦铁路等公司都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这将会夯实市场震荡之底。总体来看,由于市场在震荡中仍需要确认包括通胀、投资、房地产、出口等方面的数据趋势,因此普涨格局短期难以形成,阶段性、局部性的行情加大了行业选择的难度。未来一段过渡期内,市场运行可能仍是以这种热点切换、板块轮动为主。我们所依据的配置方向是估值、业绩与主题三个方面:所谓估值,是目前看动态估值水平仍然较低、业绩增长确定或负面因素逐步缓解的板块,如保险、银行、汽车、机械、房地产;所谓业绩,是在中报行情的尾声仍有一些板块和个股的业绩可能是超出市场预期,也会带动相应的行情,如航运、石化、钢铁、银行等;所谓主题,除了前期我们提出的新疆区域、内蒙古区域、深圳前海、旺季商业消费、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水利建设之外,本周可以重点关注内蒙古发展规划、内河航运振兴规划、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加快推出等主题。本周重点推荐公司为:中海集运、重庆港九、内蒙华电、中国石化、山东黄金、辰州矿业、金风科技、中国太保、兴业银行、万科A、宏图高科。期指多空大战9月“预演”《中国证券报》伴随股指期货8月合约平稳摘牌,期指多空双方在9月合约上拉开争斗架势。近6个交易日,沪深300股指期货9月合约持仓量迅速攀升且屡创新高,多空对峙十分明显。尽管此间现货市场再陷震荡格局,但9月合约连续出现高升水现象。分析人士认为,期指可能上演一波“自弹自唱”的多空博弈行情,现货市场将最终引导期指走势,而9月合约的持仓量变化将成为焦点。期指连续升水。经过4-8月四个合约的平稳交割,股指期货对场外避险和投机资金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自8月11日以来,股指期货9月合约连续9个交易日升水于沪深300现货指数,与此同时,9月合约持仓量节节攀升,短期内迅速创下新高,提前进入主力合约角色。而多空资金针对股市判断的分歧,开始在股指期货上集中体现。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见附表),8月16日以来,期指9月合约升水突然大幅提升,较沪深300指数升水分别为0.73%、0.70%、0.85%、0.89%、0.81%和0.32%。与此同时,该合约持仓量迅速攀升,至8月19日创下28031手的历史新高,23日仍维持27326手的高位。值得一提的是,19日收市时,期指9月合约升水也同步创下近期新高0.89%。分析人士认为,在股市冲高回落、继续震荡的情况下,期指出现上述现象,意味着多空在9月合约上争夺激烈。“价差(升贴水)像方向,持仓量像柴火。可以看出,期指资金对股市的方向是看多的,如果多空双方不断‘添柴火’,这把火只有越烧越旺了”,东方证券衍生品首席分析师高子剑分析说,“由于近期股市波动剧烈,机构投资者利用期指进行避险热情高涨,持仓量创下历史新高不奇怪,但蹊跷的是,9月合约要到8月23日才成为近月合约,而在8月19日就已经创持仓量新高”。持仓量变化是焦点。资金在期指9月合约的激烈争夺,对于现货市场是否构成较大影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市场人士看来,以保值避险资金为主的空头力量和做多游资之间对股市后市的判断分歧,使得期指9月合约多空大战提前上演,而持仓量将是整部“大戏”的焦点。“从我们的研究看,3万手的期指市场容量还很小,只会被动跟涨
本文标题:XXXX年08月24日星期二业内信息险资看好后市7月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