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1.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工人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发展变化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导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等接近消费市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加强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发展变化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动力的影响已经减弱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技术导向型工业知识和技术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越来越取决于人才和交通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1.区位选择因素的变化(1)原因: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表现:近年来,科学技术因素越来越重要,而对原料、动力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减小,如下图所示: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3)实例: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经历了从近煤到近铁再到近沿海近消费市场的变化。②中国鞍钢:靠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即为原料导向型。宝钢: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即为市场导向型。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1.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区位选择要求举例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风向,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水泥厂、酿造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河流下游印染厂、造纸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陆续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国家为谋求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大了在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力度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决策者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眷恋家乡的侨胞纷纷回国、回家乡投资建厂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处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在城市用地中,工业布局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1)主导风向。对空气有污染工厂的特点是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如水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应布局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在冬、夏季风向正好相反的地区,则要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垂直的两侧。这样可以避免或减轻城镇的大气污染。有些工业部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电子、感光器材、精密仪表、航天工业等,需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水源。为了保持城镇用水清洁,自来水厂宜布局在城镇水源地或河流的上游;对水有污染的工厂特别是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等的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布局在河流的下游。(3)距市区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厂如食品厂、印刷厂等,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如机械厂、棉纺厂可以布置在城区边缘或近郊区;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火电厂等,应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4)地形。很多工厂,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工厂,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如果布局在山谷、盆地中,工厂排放的废气长久不能消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产安全。(5)适当集中,综合利用。某些工厂排放的“三废”,可能是另一些工厂所需要的原料,把这些相关工厂组合布局,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这样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保护环境。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危害很大,如回收利用,可建硫酸厂;粉煤灰是火电厂排放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如回收利用,可建粉煤灰建筑材料厂。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6)设置防护带。例如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区的布局,除了充分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外,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还设置了一条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在这里植树造林,利用树林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同时还美化了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7)适当分散,减轻污染。工业布局,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往往要求集中;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则往往要求分散。因此工业布局既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又要在较大范围内适当分散,以避免或减轻重叠污染。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8)作无害处理。通过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等仍无法消除的“三废”,就要作无害处理。如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建立焚烧炉或深埋处理废渣;通过改造设备,增加除尘装置和化学手段,消除烟尘和有害气体等。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某企业集团计划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回答(1)~(2)题。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地和市场B.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经济效益好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解析](1)最适宜建厂的地点应是成本最低的地点,故选A。(2)有色金属冶炼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乙地的运输及能源费用虽略高于甲地,但乙地的工资成本最高,推测该地的经济水平是四地中最高的,故选D。[答案](1)A(2)D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一、单项选择题不同的工业,各投入要素在总投入比重中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域的工业由于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差异,其发展方向不同。据此回答1~2题。1.按投入要素分类,下列属于同一工业发展类型的是()A.激光工业,电视机装配工业B.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C.服装制造工业,水果罐头制造业D.飞机制造工业,鞋帽制造业[答案]B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根据自然、社会等条件,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发展()①资源密集型工业②资金密集型工业③劳动密集型工业④技术密集型工业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3.(2011年广州一模)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报告指出:“钢铁工业加快从内地向沿海布局。”引起这次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力和技术B.原料和市场C.交通和环境D.燃料和水资源[答案]B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4.(2010年广州二测)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解析]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造成我国农民工流动格局发生变化。[答案]A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008年广东湛江)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5~6题。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5.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低廉的工资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6.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A.技术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3年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有鞋帽伞类和玩具运动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逐渐提高。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上升趋势的有金属制品和精密仪器,其中精密仪器上升的幅度最大,增长了一倍多,而精密仪器属于技术指向型企业,所以,反映其工业转向为技术指向型。[答案]5.A6.A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7.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解析]从环境效益和经济因素,服装厂无污染,劳动力需求大,在市区可方便上下班;印染厂水污染大,在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对水质要求高,要选在河流的上游,火力发电厂有大气污染,宜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煤矿产地的地区。[答案]B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8.(2008年广东文基)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某企业在四地的成本结构比较A.动力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工资(%)21.324.423.029.0燃料(%)10.914.615.68.6产品运费(%)35.632.535.737.5其他(%)32.228.525.724.9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解析]分析表中资料,该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成本结构中,产品运费均占比重最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降低产品运费故B正确。[答案]B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2010年启东中学期中测试)右图中的数据表示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回答9~11题。第三部分人文地理高考总复习地理9.产业部门①的区位趋向于()A.能源动力基地B.沿海港口
本文标题:61工业区位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2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