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短新闻两篇什么是新闻?•广义:是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诸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专指“消息”。•消息,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的文体。•消息的特点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简明扼要什么是消息?消息的标题•单行•双行•多行双行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正题的上面有引题(也叫肩题、眉题)百事新星大赛频出明星脸“周杰伦”亮相南京•另一种是正题下面有副题(也叫辅题、子题)面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我国正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引题正题副题正题正题、引题和副题的作用•一般说来,正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引题主要阐发意义、渲染气氛、介绍背景等作用,副题则多是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消息的构成•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成。•消息的开头一般有“电头”,如“本报讯”、“新华社×月×日电”、“本报社通讯员××报道”之类。“电头”后空一格,紧接的是导语。•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把次要的消息放在稍后,依据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倒置的金字塔。•“金字塔结构”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写。•“悬念结构”往往抓住读者急于了解事实结果的心理,抓住事件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把读者一步一步引向事件的高潮。•“自由式结构”消息主体的结构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主体的任务主要是用充分、典型、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导语所提示的事实或观点,同时补充导语未涉及的其它具体内容,提供新闻背景,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使之更为充实。要点和要旨信息区间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当然,为了保险,有必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对新闻材料作一个分析,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或语句。•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即“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新华网兰州2004年12月12日电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地方出现强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当日晚11时36分,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往永登县拉煤的司机张先生称,他驾车驶至永登县通远乡时,突然一道亮光在头顶闪过,面前突然豁然大亮,感觉如同白昼一般。他急忙将车靠边停住,看到一个如同初升太阳般大的火球拖着长约3米尾巴由西向东而去。在兰州工坪区某单位值夜班的冯先生说,他看到院子突然变得通红,急忙出院查看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片红色的雾状物在移动,接着就听到两声巨响。家住西固区西柳沟的米先生说,他正在休息,突然被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当时他还以为地震了。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西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的下落。现在,我们就根据新闻要素,以“导语”为搜寻概括的重点,同时兼顾其它内容,筛选答题信息点:时间:分别有“2004年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当日晚11时36分”、“12日下午3时”,其中,第一、第二个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信息,其实是同一个信息,如果要受字数的限制,还应该压缩或改变说法,这里可压缩为“12月11日晚”。地点:甘肃省兰州市人物(对象):兰州警方、张先生、冯先生、米先生。其中,兰州警方是主要的。事件(过程、结果):表述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关键性动词。这里有“出现”、“爆炸”、“震感”、“搜寻”等。原因(目的):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这一点不是主要点,可以略去。12月11日晚,兰州警方连夜搜寻不明飞行物。如何拟写新闻的主标题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新闻写作练习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中国人站立南极冰盖之巅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含16字)•本报讯(记者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成都市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或“成都市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成都市水环境问题很多亟待解决”)请你将本文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英国撤离香港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总结•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请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一段话,说说你的阅读感受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平常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同?新闻的特征•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本文的独特之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的独特之处例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有时候杀人并不需要动用刀枪,只需要一挥手、一点头,一个示意动作,大批的人就被选中送向死亡。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整车拉走的尸体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纳粹警察正对犹太妇女射杀奥斯威辛一个集中营中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尸体德国妇女在走过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照片显示的是奥斯
本文标题:95短新闻两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2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