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03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宣贯-方案设计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方案设计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谢军2015-3目录02包含哪些内容?03针对什么路段?采取哪些措施?04平面交叉路口如何处置?01遵循什么原则?05如何提高路侧安全水平?06如何增强夜间视认性?01遵循什么原则?4.1一般规定宜采取“主动”的预防和容错措施:改进线形等土建工程措施;警示、诱导、提高通视距离等;合理的路侧净区;第4章4.1一般规定必要时辅以“被动”的防护措施:以护栏为代表的防护设施,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防护;避免盲目设防和过度设防。第4章02包含哪些内容?4.1一般规定改善平纵线形;增加车道数;加宽路面;改善路面状况;设置物理中分带;改变交叉形式第4章方案设计4.1一般规定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系统系统化的路侧安全处置视距保障速度控制沿线服务设施其他第4章方案设计4.1一般规定4.1.2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系统标志标线系统方案应因地制宜,综合处置:避免标志版面信息过载以及标志的过度、频繁设置;符合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要求;指路标志应保证信息的前后连续与响应;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应协调一致;平面交叉:合理渠化,明确路权。第4章4.1一般规定4.1.2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系统三、四级公路标志标线系统:标志材料、结构形式可因地制宜公路路面文字或图案标记公路中心线、车行道边缘线的应用第4章4.1一般规定4.1.3系统化的路侧安全处置第4章层次一:主动预防降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提高路侧宽容性使车辆不偏离正常行驶车道层次二:工程措施层次三:乘员保护4.1一般规定4.1.4保障视距弯道内侧植物、山体等阻碍行车视线;平面交叉口通视三角区;必要的交通工程处置:设置凸面反光镜、禁止超车、让行控制等。第4章4.1一般规定4.1.5速度控制可采用设置限速标志、减速标线、减速丘和减速路面等措施;设置减速丘时应充分论证,避免设置不当,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同时,应注意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进行预告、警告。第4章4.1一般规定4.1.6沿线服务设施停车区观景台第4章4.1一般规定4.1.7其它路面防滑处理措施防眩、隔离等其他设施第4章03针对什么路段?采取哪些措施?4.2.1单个急弯主要风险因素: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易发生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改善线形一致性,增大半径,消除急弯。(2)改善线形一致性,急弯路段前方设置过渡曲线。4.2.1单个急弯主要风险因素: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易发生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3)有条件时,弯道处路面加宽。(4)根据事故资料和弯道处实际车速,确定是否需要增加超高。(5)检查视距,有条件情况下时清理视距通视障碍物,有山体遮挡的可设置凸面反光镜。4.2.1单个急弯主要风险因素: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易发生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6)设置向左(右)急弯路或/(和)事故多发路段等警告标志。(7)设置限速标志。如果超速现象严重,且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时,可在进入弯道前一定距离设置20-30m的减速路面,或设置其他物理性减速设施,应注意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进行预告、警告。4.2.1单个急弯主要风险因素: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易发生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8)路侧设置线形诱导标和/(或)轮廓标。(9)设置禁止超车标志,设置中心实线或物理分隔设施,减少因视距不良路段车辆越过中心线发生的对撞事故。(10)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4.2.1单个急弯示例4.2-1:急弯路段弯道内侧为土丘、多灌木和茂盛乔木,视距不良;边沟为较深的矩形边沟;弯道外侧为深沟;路肩上有巨石、电线杆和大树等。对撞及冲出弯道外侧事故频发。4.2基本路段第4章4.2.1单个急弯示例4.2-2:急弯下坡路段,左侧山体阻挡视线,右侧深谷,多次发生车辆驶出路外坠入深谷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1单个急弯示例4.2-3:丘陵区较平缓农田填方路段,单个急弯,路侧边坡较缓,填方高度小于4m,左侧植树阻挡视距线。4.2基本路段第4章4.2.2连续急弯主要风险因素:与单个急弯路段类似,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高。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可选择单个急弯采用的处置措施;(2)设置“连续弯道”警告标志,可加设辅助标志说明前方连续弯路道的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m连续弯道,必要时可设置主动发光警告标志。4.2.2连续急弯示例4.2-4:连续弯道末端,视距不良,经常发生对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2连续急弯示例4.2-5:连续回头弯路段,易发生车辆驶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3桥头接小半径曲线路段主要风险因素:与单个急弯路段类似,但事故形态以碰撞桥头和冲到桥下为主,事故后果更为严重。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除采用急弯路段处置措施外,还可考虑速度控制和被动防护措施:(1)桥头设置警示标志,曲线外侧设置视线诱导设施。(2)根据路侧危险程度设置护栏,并注意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之间的过渡。(3)在车速较快的桥头路段,可提前设置减速标线或物理性减速设施。4.2.3桥头接小半径曲线路段示例4.2-6:下坡、急弯,弯道接直桥,发生过车辆冲出路外事故,主要原因是下坡路段车速较快,驾驶者对前方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4.2基本路段第4章4.2.4陡坡路段主要风险因素(下坡):车速过快,易发生追尾或对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设置陡坡警告标志、其他文字型警告标志、禁止空挡滑行标准等。(2)设置限速标志、减速设施。(3)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4.2.4陡坡路段主要风险因素(上坡):占道行驶或违章强行超车,与下坡车辆发生对撞。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设置爬坡车道;(2)以标志和标线为主要措施,实施禁止超车控制。4.2.4陡坡路段示例4.2-7:陡坡路段,坡顶处视距不良,占道超车时,易与对向车辆相撞。4.2基本路段第4章4.2.5连续下坡路段主要风险因素:与陡坡路段类似,但由于下坡的长度较长,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事故较严重。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设置连续下坡告示牌警告标志,根据情况可以采用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连续下坡××m,超速危险”。(2)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标线以及减速设施。(3)在因制动失效灵造成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4.2.5连续下坡路段主要风险因素:与陡坡路段类似,但由于下坡的长度较长,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事故较严重。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4)可利用缓坡地势或山凹增设供检修车辆临时停靠的简易紧急停车带,连续上坡路段也可设置。(5)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4.2.5连续下坡路段示例4.2-8:连续下坡,路侧边坡较缓,部分路段视距受限。4.2基本路段第4章4.2.6急弯陡坡路段主要风险因素:除具有单个急弯和陡坡的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车速过快、视距不良等因素,易发生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合成坡度合理;(2)在急弯前的直线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宜结合设置其他减速设施,逐步控制车速,使车辆能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3)如果路侧较危险且事故较多,可考虑设置护栏。4.2.6急弯陡坡路段示例4.2-9:弯道外侧为山谷,弯道内侧山体遮挡导致视距不良,易发生车辆冲出路外和对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7视距不良路段主要风险因素:发生追尾,车辆占用对向车道行驶时不易被对向车辆发觉,易发对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竖曲线路段:控制车速;禁止超车。平曲线路段:(1)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加宽路面。(2)设置鸣喇叭标志、限速标志以及禁止超车标志标线。(3)设置线形诱导设施以及减速设施。(4)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5)设置交通凸面镜。4.2.7视距不良路段示例4.2-10:竖曲线视距不良,易发生对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7视距不良路段示例4.2-11:回头曲线路段,灌木遮挡视距不良,易发生对撞事故;路侧为矩形边沟,弯道外侧距离山体有一定距离且地势较平缓。4.2基本路段第4章4.2.8路侧险要路段主要风险因素:车辆驶出路外,翻坠造成伤亡和损失。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首先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控制车速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其次加强防护,减轻事故严重程度:(1)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2)设置视线诱导设施。(3)设置减速措施。4.2.8路侧险要路段示例4.2-12:路侧险要,一侧是山体,一侧临溪,公路线形较好,路侧环境优美。4.2基本路段第4章示例4.2-13:弯道外侧为深谷,易发生驶出路外事故,事故严重度高。4.2.9隧道路段主要风险因素:隧道出入口光线强度变化,驾驶者需要适应时间,易引起发生车辆碰撞洞口、洞身以及车辆对撞、追尾等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在隧道入口前,根据隧道长度和线形、交通情况、隧道前后路段线形情况,选择设置以下标志:隧道标志、限高标志、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隧道开灯标志等。(2)双向行车的公路隧道内应施画黄色中心实线,所有标线应采用反光标线。隧道内宜配合标线设置反光突起路标。(3)设置必要的视线诱导设施,如主动发光诱导设施等。4.2.9隧道路段主要风险因素:隧道出入口光线强度变化,驾驶者需要适应时间,易引起发生车辆碰撞洞口、洞身以及车辆对撞、追尾等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4)隧道洞口可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做好连接过渡处理。(5)无照明隧道应重视出入口光线强度变化对驾驶人的影响。出入口处宜保证路面摩擦系数,如采取用薄层铺装等措施。(6)积雪冰冻地区的隧道内宜采取冬季行车的抗滑处理措施。4.2.9隧道路段示例4.2-14:隧道口位于曲线上,隧道长度大约500m,无照明设施,隧道内视线不佳,易发生车辆对撞或撞击隧道洞壁的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10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风险因素:快速行驶的车辆和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碰撞。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解决的基本原则是规范行人的过路行为,给车辆提供必要的警告,并使车辆降低车速:(1)穿越学校路段,设置注意儿童标志和限速标志,在学生集中穿越公路的地方应设置人行横道线。视距不良路段还可设置物理减速设施。4.2.10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风险因素:快速行驶的车辆和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碰撞。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2)穿越集镇和村庄路段,设置限速标志、村庄警告标志或注意行人等警告标志。易超速路段可以设置减速标线或物理性减速设施。(3)横向干扰严重的事故多发路段可设置护栏等设施,同时应考虑行人、牲畜穿越公路的路径。(4)在街道化较严重的路段,设置信号灯、黄闪灯和安全岛等设施。4.2.10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示例4.2-15:公路过村庄段,弯道内侧有房屋遮挡视距,弯道外侧有民房,发生过车辆冲出路外撞击房屋的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10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示例4.2-16:进入学校、集镇和村庄前,路面较宽,车速较快,易发生碰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10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示例4.2-17:公路穿越村庄,车速较快,易发生碰撞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4.2.11公路条件变化路段主要风险因素:驾驶人没有及时调整车辆行驶状态,易发生车辆碰撞障碍物、对撞等事故。4.2基本路段第4章处置措施(1)设置窄路、窄桥、路面障碍物等警告标志。(2)设置限速和禁止超车标志,视需要设置相应的解除标志。(3
本文标题:03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宣贯-方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2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