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三、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四、城市总体布局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规划古城区内发展将以商贸、旅游为主,逐步降低古城墙以内区域的居住人口密度。规划拟在主城区二环以外南部和北部各控制一处用地,作为行政中心预留地。----综合治理渭、灞、浐河,建设城市新的功能区:规划渭、灞、浐河成为城市内河,形成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及城市新的副中心。同时营造渭、灞、浐河及周边环境的“大水大绿”格局,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现代物流区:依托西安已形成的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区位优势和西部信息、金融、商贸中心的优势,并借助已形成的物流产业基础加快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一个物流园区、六大物流中心及十个配送中心。----拓展带动产业发展的开发区:继续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支持两个开发区二次创业,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的最佳环境。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沿城市发展轴线扩展。----发展功能齐全的空港服务区:以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和铁路北客站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主要发展以综合商贸服务、现代农业开发及旅游度假为主的产业园区。----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规划在老城以外布置与产业相匹配的8--10个交通配置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大型居住区。六、限制建设区本次规划首次划定了城市限制建设区域。结合西安的自然、历史地貌特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划定六类城市限制建设区域:基本农田:指《西安市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湿地:指浐灞三角洲、泾渭三角洲、沣渭三角洲等两河流域交叉地带;秦岭自然保护区:指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西安市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所划定的生态保护线;生态绿地、河湖水系及历史地貌:指湿地和生产防护绿带、河湖水系的防洪线以内、自然塬坡。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界定的保护区域:指四大遗址、古陵墓区、寺庙院落等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绝对保护区;城市断裂带:指西安市不适合建设的城市断裂带。七、几项重点规划----城市交通:西安是全国六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未来西安将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运输中心、国内重要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高速公路、铁路为构架的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分散老城区交通压力,形成“棋盘”加“环”加“放射线”的“三横三纵三环八放射”路网格局。未来我市将建成6条轨道交通线,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快速公交为补充,普通公交为辅助的多元化,快速、高效、环保的西安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维护西安“世界著名古都”地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古城精华,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主要保护自然历史环境、城市历史格局、大遗址、历史街区、其它物质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古树名木等八类。保护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南部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北部台塬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和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采取“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的措施,逐步降低明城墙以内的居住人口密度,外迁行政机关,减轻老城的交通压力,依托老城内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保持老城的活力。----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到2010年,全市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达到10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达到6平方米;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到2020年,绿地率达到45%,绿化覆盖率达到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达到12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达到8平方米,进入最佳人居城市行列。在全市范围形成市域、市区、主城区三个层次的绿地系统。市域建设“面山环水”的良好生态基质,成为市区宏观的绿色生态背景;市区确定“三环八带”的廊道绿化骨架。主城区采取“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相互叠加的复合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均衡布局绿地,形成遍布城市的“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系统。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简介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已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二、规划的范围与规划年限城市规划法规定:“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据此,这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阉良、临潼区等八个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长安、高陵两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为西安市行政区域9983平方公里。近期:1995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2020年三、城市发展规划新的规划确定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城市用地为275平方公里。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市、星罗棋布的建制镇三级城镇体系。中心市区的临近组团和外围的卫星城各具特色,并有相对独立性,从而构成以中心市区为核心,具有多层次、多功能、众星捧月的城市的集群。将进一步建立和扩大商贸体系,加强住宅和社区建设,旧城改造要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特别是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要优化城市现有土地的使用,改善交通条件、增设停车场、增加绿地、建设公园,提高环境质量。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增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旅游区及中央商务区(CBD),使其成为西安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基地。(1)中心城市:2000年人口265万人,用地2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1.1平方米;2005年人口286.8万人,用地245.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5.6平方米;2010年人口310万人,用地2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8.7平方米;(2)中心市区2000年人口208.9万人,用地158.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76平方米;2005年人口212万人,用地168.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79.4平方米;2000年人口214.5万人,用地1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2平方米。四、城镇体系规划为合理分布生产力和形成城镇体系,有利于资源开发、生产发展和生态平衡,促进城镇建设和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在西安市行政区划9983平方公里范围内,制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的形态布局,划分为中心城市(中心市区和外围组围)、卫星城(含县城)、建制镇三级城镇体系。(1)中心城市是城市的主体。集中体现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2)卫星城既承担由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又大部分是远郊县(区)政府所在地,是其所辖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相对独立性。(3)建制镇是所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现已没有建制镇41个,今后15年规划增加到55个。五、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原则精神,本次规划对西安的城市结构和布局形态确定为: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中心集团和外围组团,既联系又分隔,各自独立,分散布局,它们之间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古遗址区和绿色空间,这是西安组团结构的一大特色,或者说是西安式的组团布局。规划中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突出西安特色,从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布局、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统筹考虑,采取综合措施,使保护与建设相协调,在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总体上突出:保护明城的完整格局,显示唐城的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址。六、近期建设(1)西安的环境建设将会出现新的局面规划期内将对西安的道路交通设施、汽车废气和噪音进行根本治理。城市大气将会从根本上得到净化:中心市区各种类型的污染工业将被外迁或由新型无污染产业取代。(2)城市综合交通建设将上新的台阶规划期内,修通二环路,打通与二环路尚未按通的路段,拟建十里铺——三桥的高架路并新建西安至蓝田、西安至阉良的高速公路,改造西安至沣峪口一级公路和西宝南线(西段);从95年开始以着手进行三环路建设的前期准备,98年开工建设。为提高城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近期结合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加快洒金桥大街、端履门街、北大街、解放路扩宽改造,新
本文标题: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3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