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期末试卷
第1页(共5页)华中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课程编号84510118成绩任课教师刘承良上课时间240、321上课教室8213、8214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分值2020152520100得分得分评阅人一、名词解释(5选4):4×5′=20′1.城市化(或者是郊区化、CBD)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郊区化:在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都市区人口出现像飞度是去转移的趋势,大都市区总人口出现绝对下降。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采取都市更新等举措,非都市区人口再次出现向大都市区转移的趋势,使得大都市区总人口再次出现上升。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它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2.城镇体系概念P241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3.中心地概念:概念+中心地职能及作用大小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居民)提供各种商品(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4.基本经济活动的内涵、意义(城市存在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收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密----------------------------------封-----------------------------线---------------------------------------------------------第2页(共5页)5.伯吉斯同心环模式:中心到外围环状分异(或者是直接画图指出)(一)模式内容(ConcentricZoneTheory)1、中心商务区(CBD):商业区;贫民围绕CBD居住;零售服务为主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向外迁移。2、过渡带(ZoneinTransition):旧房向新城过渡,零售商业和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货仓侵占。3、工人居住带: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4、良好住宅带(Zoneofbetterresidences):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5、通勤带(Commuterszone):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得分评阅人二、名词比较解析(3选2):2×10′=20′1.城市与城镇区别和联系(1)城市与城镇是相对于乡村而言(2)只有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城市(3)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镇(4)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做城镇或市镇(5)广义的城市=城镇,狭义的城市城镇2.中心位置和重心位置比较中心位置: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这种中心位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置。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或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不按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位的重心位置,这个重心往往是区域的经济或人口的重心。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第3页(共5页)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系城市职能内涵: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联系:①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②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得分评阅人三、简答题(3选2):2×10′=20′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几种类型的内涵,典型国家地区)(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他们之间协调发展。(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如一些非洲国家。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3)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乡村城镇化。2.吉夫法则——城市规模公式,q去不同值时,表达什么样的城市分布体系特点:q1时,q=1,q1,q趋于1时,q趋于0时,各有什么地理意义公式Pi=P1·R-q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值的不同取值,公式所表示的城市体系分布的特点。Pi=P1·Ri-q或Pi=P1/Riq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P1是最大的城市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q是常数。当q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当q小于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越小越分散;当q等于1,捷夫模式;当q趋向零,表明所有城市规模相等;当q趋向无穷大,表明只有一个城市分布。-------------------------------------------------密----------------------------------封-----------------------------线---------------------------------------------------------第4页(共5页)3.美国郊区化发生发展的机制(离心力与向心力的比较)郊区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推动城市人口及职能由市区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机制: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观前提。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价地租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之一。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区化发展。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得分评阅人四、论述题(3选2):2×20′=40′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六边形网络是怎样形成的(1)克氏对理想形态提出如下假设条件:①这是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②平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份供应等方面;③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④区域的运输条件完全一样,没有可供利用的水道,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⑤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对消费者来说,符合距离最小化原则;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来说,他会寻找最佳位置,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2)他又提出了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3)为满足第一个条件,模式的概括中就必须采用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因为这可以使供应点的数量达到最少化。于是。作为第一步,克里斯塔勒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这样,B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图8—9)(4)但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将不能满足第二个限制因素。因为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图8-9中的阴影地区)。因此,对上图必须作一些修改,这就是将所有的圆形市场区重叠起来。重叠后,B级中心地仍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只是间隔更紧凑,其距离为d。此外,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其理由是消费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去得到货物或服务(图8-10)。第5页(共5页)2.用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或非基本理论解释城市形成发展的机制(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非基本的活动: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称为非基本的活动。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2)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3)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人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4)从城市就业职工的结构来看,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即:这里的m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显然乘数大小和城市就业职工的基本/非基本比率是有关系的。城市人口(P)与城市就业职工(E)和基本职工(BE)之间也有一种乘数关系,乘数大小也和B/N比有关:公式P=αE(α1,也称带眷系数)如果我们知道城市非基本职工(NBE)与它所服务的总人口(户)之间的系数,则NBE=βP(β1)那么,从上面三式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经济基础方程式,说明城市或区域的人口和职工的发展与衰落是由基本部分的变动来控制的。公式E=(1-αβ)-1BEP=α(1-αβ)-1BENBE=αβ(1-αβ)-1BE3.分析城市化的基本内涵,说明用城市化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城市化Ⅰ型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
本文标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4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