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整理
詞義演變分析要:《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1.腰身。《墨子·經說》:“楚靈王好細要。”2.中間。《戰國策·秦策》:“是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絕天下也。”3.拦截。《左传·襄公三年》:“吴人要而击之。”4.要挟。《论语·宪问》:“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5.求得。《孟子·公孫丑上》:“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6.需要。白居易《紅綫毯》:“地不知寒人要煖。”“要”的引申方式要:1.人腰(人體中間部分)→2.中間(中間)→3.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4.要挾(迫使他人改變意向,滿足自己某種慾望)→5.求得(請求他人滿足自己的慾望)→6.需要(期待某種慾望得到滿足)“節”的詞義及其引申方式節:《說文》:“節,竹約也。”1.木節(樹木)。《后漢書·虞詡傳》:“不遇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2.關節(動物)。《莊子·養生主》:“彼節着有間,而刀刃這無厚。”3.節氣(時日)。《史記·太史公自序》:“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4.節奏(音樂)。陸機《擬古詩》:“長歌赴促節。”5.節操(道德)。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現。”6.法度、禮節(社會)。《禮記·曲禮》:“禮不逾節。”7.節約(動作)。《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詞義演變分析信:《說文》:誠也。1.言語真實。《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對人真誠,有信用。《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3.相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謂子産不仁,吾不信也。”4.的確,確實。《韓非子·難一》:“舜其信仁乎?”5.凴證。《史記·外戚世家》:“用為符信,上書自陳。”6.信使。杜甫《寄高適》:“書成無信將。”7.音訊。杜甫《得弟消息》:“近有平隂信,遙憐舎弟存。”8.書信。白居易《謝寄新茶》:“紅紙一封書后信。”“信”的義素分析1.言語真實:[言語]+[真實]2.有信用:[對人態度]+[真實]3.相信:[確認]+[某種情況]+[真實]4.的確:[某種動作/狀態]+[真實]5.凴證:[物品]+[以證明情況真實]6.信使:[擕帶凴證傳遞消息或命令]+[人]7.音訊:[信使傳遞的]+[消息]8.書信:[傳遞音訊的]+[文字材料]“信”的引申方式相信的確信(語言真實)有信用凴證信使→音訊→書信古代漢語常用詞(五)因:《說文》:“就也。”非本義。“因”是“茵”的古字,本義是古代的蓆子。“因”后來又作“鞇,絪”,義同形異。茵蓆有兩個特點:(1)人的座墊,也就是人座下的凴借物。《說文》:“蓆,藉也。”“藉”即今之“凴借”。(2)它可以重曡起來,加于其它物之上。古人的茵下還鋪有一層較大面積的鋪蓆,叫作“筵”(筵蓆的理據由此而來)。所以古稱作加蓆。車上的墊子一般由獸革縫製而成,也是兩層,因此稱為“重蓆。”茵(因)從而産生“重復、沿襲、遵循”等義。又引申為空間上的“連續、連接、延續”和時間上的“立即”等。因為其義的特點在于彼此緊接着、緊挨着。下看它具體義項。《詩經》的韻例一.韻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的韻部二.韻部:押韻字的歸類。古(上古音)韻部異同的語音標準應該是古音。如果以今普通話的語音標準去衡量,我們讀先秦時的韻文時會出现下面情况:1.古代押韵,现在依然押韵。如《关雎》的第一、二章中的“雎、洲、逑”。2.古代押韵,现在不押韵。如“得、服、侧”等。3.古代不押韵现在反而押韵。如《靜女》会把“荑”看成同“異、貽”押韻,而不是看作同“美”押韻。其主要的原因是古今音不同。明代陳第第一個懂得這個道理。《詩經》的韻部三.歸納古韻部的方法1.繫聯法:絲聯繩引法。《關雎》中“得、服、側”三字押韻,在上古同部。《伐檀》中“輻、直、側、特、食、億”同部。故可推“得、服、側、輻、直、特、食、億”均同部。2.諧聲法:同聲者必同部。如果有些字在《詩經》或在上古韻文中從來沒有做過韻腳字,我們根據諧聲偏徬相通歸類。如“側”與“測”同部。當然后起的形聲字就不一定能夠類推。《詩經》的韻部四.分部的結果:清人及后來的學者通過對古韻的歸納及和《廣韻》的比較,顧炎武分古韻10部,段玉裁分17部,江有誥分21部,黃侃分28部。王力分為30部。現在學術界一般用王力的分部。五.歸部不統一的原因:由于各人掌握的材料不同,或者對同樣的材料看法不同引起的。主要有下麵五個方麵的原因。1.諧聲方麵的原因:諧聲是歸字的重要依據。段玉裁首創諧聲錶,確定1521個聲首,江有誥定1139個,王力定763個。首聲不同具體錶現在:首聲不同具體錶現第一,首聲的標準不同。有的人單列《說文》中最初首聲,有的人首聲的標準就要寬些。如“今念金盦欽錦[盦欠]”,段玉裁分為七個首聲,而其它各傢都歸並為“今”聲。此種關繫不大,它只是錶現為首聲數量的增減,而無關乎歸部。第二,同聲異部。這已經涉及到歸部的異同(多少)。如“祈旂頎蘄蚚”等字最初首聲是“斤”,“斤”是文部,有的學者把它歸到“微部”。第三,同字異聲。這也涉及到歸部的異同(多少)。各傢對一個字從某得聲意見不一。如“咅”,主張從“否”得聲的就歸為之部,主張從豆得聲的歸為侯部。歸部不統一的原因2.詩韻方麵的原因:主要是对诗韵押韻的韻例處理不同帶來的。《小雅·小明》首章:“明明上天,照臨上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江永認為這四句是交韻,“天西”為韻。所以江永的真文部有“西”字。江有誥認為“天西”不入韻,他把“西”歸到元部。3.聲調方麵的原因:主要是對中古去聲字的看法。王力認為古無去聲,就把去聲字歸到相應的入聲。王力古韻30部之ә職әk蒸әη幽әu覺әuk冬әuη宵αu藥αuk侯o屋ok東oη魚α鐸αk陽αη支e錫ek耕eη脂ei質et真eη微әi物әt文әn歌a月at元an緝әp侵әm葉ap談am协(叶)韵1.提出的原因:后來的人讀《詩經》不押韵,但是為了讀《詩經》的和諧,于是認為某字該改讀某音。改讀某字音以迁就押韵的和谐。2.主要的代表人:宋代的朱熹。如《關雎》第四章中的“彩、友”,朱熹分注“叶此禮反”和“叶羽已反”。但是他在《匏有苦葉》又說:“友,叶羽軌反”,即同“委”的音。這樣字無定音了。此種觀點是錯誤的。3.錯誤的原因:不知道语音是变化和发展的。但是我们可通过朱熹的注音来了解宋代语音情况。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假借)一雙聲: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如“憔悴、容與”等。二.曡韻:兩個字的韻相同。“倉庚、芣苢(之)”等。三.古音通假:古代書面語言裏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註意:語音的標準應該是上古音,不能以中古音,甚至今音為標準。四.假借的分類1.本有其字的假借(或者說有本字的假借)。如“四之日其蚤。”“蚤”通“早”。“八月剝棗。”“剝”通“攴”。2.本無其字的假借。如人稱代詞“汝、我”,虛詞中的“而”等。疑問代詞如“孰”,“衰弱”之“衰”,借簑衣之“衰”。中古36聲母牙音:見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知徹澄娘脣音:幫滂並明非敷奉微齒音:精清從心邪照穿牀審禪喉音:影晓匣余半舌半齿:来日上古的聲母(32)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牙音:見溪群疑舌音:端(知)透(徹)定(澄)泥(娘)余(喻四)章(照三)昌(穿三)船(牀)書(審)禪脣音:幫(非)滂(敷)並(奉)明(微)齒音:精清從心邪莊(照二)初(穿二)崇(二)山(審二)喉音:影晓匣半舌:来半齿:日上古的聲母的研究材料和方法上古声母的研究材料,主要有谐声字、古籍异文、古籍注音和聲訓。1.谐声字的声符相同,其声母也相同。由此可以推测上古声母的大致情况。如“悲(b声母)”可以推测“绯”字古声母也是b声母。2.古籍的异文。同一个字写法不同。(1)彭蒙、田骈闻其风而说之。《庄子》(2)陈骈贵齐。《吕氏春秋》3.古籍注音:冲,涌摇也。读若“动”。4.聲訓:冬,终也,物终成也。《释名·释天》“發”的引申方式派出、派遣↑出,出發←發(把箭射出去)↓開倉濟民←啓封,開→花開↓闡發←掀開→啓發古書的註解1.古书注释的时间:汉代。2.古人注古书的目的:时代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口授和传抄的错误,后代人,如汉代人,就已经不完全能读懂先秦的许多典籍。简言之就是为了读懂古书,从而利于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例举如下。《尚书·泰誓》:“我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漢代孔安國註:“我治理之臣雖少而心德同。十人:周公旦、召公奭shì、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hóng夭、散宜生、南宮适kuò及文母。”3.今天學習古註的目的:除了以上的目的外,另外對同一本書有不同註釋人,各人觀點不一,取捨之間有時不很容易決定。還有,古人的註解一般比較簡略,註解的體例和術語也比較生疏。古書的註解4.常見的古書註解大家:漢代的有:鄭玄、毛亨、孔安國、馬融、何休、趙岐。晉代的有:杜預、郭璞,范寧。魏代的有:王弼、韓康伯、何晏。唐代的有:陸德明、孔潁達、賈公彥、徐彥、楊士勛、唐玄宗。6.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三类,傳注體、義疏體、集解體。(1)傳注體:以解釋文獻詞句意義為主的註釋體例。常見的名稱(术语)有“傳、註、箋”。注釋的體例傳:是傳述的意思,指傳述古代經文的文義。從傳述的內容來看,有的側重在敍述事件的原委,如《春秋左氏传》,有的侧重在解释字词,如《毛詩詁訓傳》。注:取義貫注,文義艱澀,需要適當地加以解釋纔能通曉,就如同水道阻塞,必須貫注纔可通暢。所以“注”就是詮釋的意思。“注”,古書又寫作“註”,二者音義同。箋: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讀書時有所領悟,便用筆標誌在原文的一側,所以註文比較短小、簡約。它不但註釋經書的原文,亦對原有的註解予以補充和修訂。疏:亦叫“正义”。唐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注释术语。不仅解释原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作注(本是注疏体术语,并放在此一块讲解)。本节所选的注疏体例一.字形上所显示的内容:大字是正文,双行小字的是注疏(为了讲解的方便,我们把双行的变成了单行)。二各家注疏内容排列顺序: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亨的传,如“贯事也”;“笺云”之后的注是鄭玄的笺;[疏]字以下的内容才是孔潁達的疏。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成两本书印行的;宋代以后,为了阅读的方便,才把注和疏合成一本书。如果一段之中有幾個注,疏就放在幾個註后,如果只有一個,疏就放在一個之后,上麵的例子就是把疏放在幾個註之后。三.疏的內容排列順序: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註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迄各引兩三個字(如“‘碩鼠’至‘得我所’”,“傳‘貫事’”,“箋‘碩大’至‘是徙’”),然后再疏,中間用圓圈隔開。《十三经注疏》的基本体例(以孔潁達的《毛诗正义》为例)1.書中有正文和註文,註文包括毛傳、鄭箋、陸德明音義(又叫“釋文”)、孔疏。2.原書直排,其中單行大字是《詩經》正文,正文雙行小字是註文。3.註文先列毛傳,但沒有“傳”來標記,只是對正文作註,毛傳之后有“箋云”作標記的,其后是鄭箋的文字。《十三经注疏》的基本体例(以孔潁達的《毛诗正义》为例)4.鄭箋之后的大圓圈是一種起區別作用的間隔號,其作用:A.區分傳、鄭和音義的界限,即圓圈之后是陸德明的釋文。B.圓圈用在“疏”文置中,標明疏文的段落。5.註文中用方括號括起來的“疏”,錶明其后的文字是孔潁達的“疏(正義)”。它的體列先列詩的正文或毛傳、鄭玄的起迄之處,用圓圈隔開,此后有“正義曰”三字,以下纔是“疏”的正是說解。一般先疏正文,再疏註文。註釋體例(1)傳註體:前麵已講解。(2)義疏體:是一種經、註兼釋的體例。經指古籍原文;註一般指漢代后的註釋。我們前麵講解的例子就是義疏體。(3)集解體:滙集諸傢註釋的一種體例。一部重要的古代典籍,註釋者常常不止一人,各傢註釋又各有所長,有人把各傢對同一部書的註釋按照一定的程序滙編到一起,並對各傢的見解加以評說,在評說中闡述自己的見解。這類的註解很多,如何晏的《論語集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王先歉的《荀子集解》。例如下:古書註解的內容(一)1.釋詞:解釋字詞是註釋的重要內容,漢代經師的傳註都是把釋詞放在註釋的首位。釋詞的方法有三種。第一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8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