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水工地质5(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
孔隙水:埋藏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孔隙水一般特征:层状均匀分布连续性好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有统一的地下水位第一节孔隙水一、洪积物中的孔隙水洪积物:沟谷洪水流出山口堆积而成的松散堆积物。由于洪积扇上、中、下各部位的物质组成不同,地下水存在不同特征:从山口向外:给水度、渗透性减小,矿化度增大(1g/L-----10g/L)洪积扇分带性上部;潜水深埋带,或盐分溶滤带中部;盐分过路带下部;潜水下沉带,盐分堆积带洪积扇水文地质示意剖面图1-基岩;12-砾石;3-砂;4-粘性土;5-潜水位;6-承压水测压水位;7-地下水及地表水流向;8-降水补给;9-蒸发排泄;10-下降泉;11-井,有水部分涂黑;Ⅰ、Ⅱ、Ⅲ为地下水分带及其界限。二、冲积物中的孔隙水冲积物:经常性水流形成的堆积物。主要是河流地质作用产生。冲积物-----长途搬运,冲积物具有与洪积物显著不同的特征。总体特征;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层理明显三、黄土中的孔隙水1.黄土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沟壑纵横,川、粱、峁、原相间出现,并不断被流水作用所改造,水土流失特别严重。2.黄土地下水类型:随黄土成因的不同,可以是均质孔隙含水层,也可以是非均质孔隙——裂隙含水层。黄土以粉土颗粒为主,并具有垂向发育的裂隙及孔洞、根管、虫穴等大孔隙。1)垂直渗透性远大于水平渗透性2)隔水层主要为古土壤层和钙结核层3)隔水边界(地下分水岭)主要是古土壤层上翘部分和黄土下伏基岩面的起伏边界3.黄土孔隙水特点一、概念与特点基岩地下水:埋藏在前第四系的坚硬、半坚硬岩石中的地下水。与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相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埋藏和分布极不均匀含水层的形态多样地质构造控制作用非常明显不一定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无压水和承压水有时交替出现运动状态复杂,有层流也有紊流第二节基岩地下水二、富集地质条件裂隙地下水的富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质构造条件的严格控制。根据各种地质构造与地下水富集的关系,可以将地质构造划分为:导水构造:可以促进地下水的传输,有时甚至可将一个地下水流域外的地下水导输到另一个地下水流域,多为一些平行排列的较大的节理以及张性断层;容水构造:即地下水存蓄的空间。多为节理的密集发育区、松散岩土夹层以及构造的交汇地段。隔水构造:隔挡和约束地下水的构造,可导致地下水的滞留与富集。比如压性断层的断层面,背斜核部等。一、概念岩溶水:指的是可溶性岩层中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岩区,所以又称喀斯特水)。在同一可溶性岩层中,将岩溶发育带看作是蓄水空间,将喀斯特不发育带看作是相对隔水边界,当有适宜的补给来源时,就构成了岩溶蓄水构造(喀斯特蓄水构造)。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地下河+径流带第三节岩溶水可溶岩的裂隙系统溶蚀改造示意图二、岩溶水的特征(一)岩溶水的分布特点裂隙含水岩体中水的储存和运动受裂隙系统控制,与其他类型的地下水相比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水流畅通,通过水量大具有地表水系的某些特点地下河系中水流为管流,故有时为承压水流(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差异性溶蚀造成可溶岩体中大小不同的通道、洞穴与裂隙网并存的局面,这种大小不均的水道,使岩溶水的运动条件格外复杂。无压流有压流无压流和有压水流并存层流、紊流运动交替(三)岩溶水的补给、排泄与动态特征南方的岩溶区,降水入渗量补给量大。排泄集中,集中地通过大泉或泉群进行排泄。动态特征表现为;水位、水量变幅大变化迅速,缺乏滞后这些特征反映了岩溶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的特点——降水灌入式的迅速补给管道中畅通的径流地下河系集中的排泄三、岩溶水的富集规律岩溶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但它仍有一定的富集规律富水地段为--------质纯、层厚的可溶岩分布区褶皱轴部及倾没端断层破碎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强可溶岩与弱可溶岩接触带喀斯特水排泄区
本文标题:水工地质5(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8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