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第1课时生物与环境第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第3课时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第4课时细胞的结构与生活第5课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知识框架单元复习指导在考试中所占比例18%~22%实验探究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第1课时练习使用显微镜、临时装片的制作——第3课时按图索骥细胞结构——第4课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5课时社会热点生物与环境——第1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第2课时教材链接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2.生物能进行________;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_;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5.生物能____________;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________构成。营养呼吸废物反应生长和繁殖细胞[思维警示]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考点聚焦考热身1.[2012·巢湖]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B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生物圈范围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大气圈的______部、________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营养物质、______、空气、____、适宜的______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水圈底阳光水温度[规律总结]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思维警示]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1课时┃考点聚焦第1课时┃考点聚焦2.[2012·烟台]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考热身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新闻联播中转动的地球呈现的绿色代表的是绿色植物,而绿色植物生活在岩石圈;白色代表的是大气圈;蓝色代表的是水圈。考点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________因素,另一类是________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__________关系、_______关系和________关系。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________的。生物对环境是有________的。非生物生物竞争捕食合作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影响第1课时┃考点聚焦第1课时┃考点聚焦[思维警示]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考热身3.[2012·菏泽]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第1课时┃考点聚焦4.[2012·宁化]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能防风固沙C.林中的枯叶蝶长得像一片落叶D.工业城市中的深色桦尺蠖较多B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点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制定计划①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②实验组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③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______,不足以说明问题实施计划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光明亮阴暗明亮处阴暗处偶然性第1课时┃考点聚焦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实验误差[规律总结]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第1课时┃考点聚焦考热身D5.[2012·临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的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图1-1第1课时┃考点聚焦第1课时┃综合探究例[2012·南通]图1-2中,A代表某城市中的一片森林,B代表该树林附近的道路,请回答:图1-2综合探究第1课时┃综合探究(1)比较A、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尘埃粒子数量(选填“>”或“<”)。①阳光下氧气浓度:A处_______________B处;②夏季中午温度:A处_______________B处;③噪声:A处_______________B处;④相对湿度:A处_______________B处;⑤尘埃粒子数量:A处_______________B处。(2)上述事实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影响[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森林里氧气浓度要大于道路附近;植物还进行蒸腾作用,带走热量,所以森林里温度比道路附近低;植物还能缓解噪音污染,所以森林里的噪音要小于道路中的噪音;植物还能吸附尘埃粒子,所以森林中的尘埃粒子数量要小于道路周围的。第1课时┃综合探究变式题1第1课时┃综合探究[2011·济宁]2010年济宁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第1课时┃综合探究变式题2图1-3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图1-3第1课时┃综合探究(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小的时段为________(选填“早晨”、“中午”或“晚上”)。(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实验缺乏对照(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第1课时┃综合探究变式题3[2011·莆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幼根成熟区每平方毫米上就有420条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的面积。(2)鸟类的前肢变成了________,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天空。(3)食肉哺乳动物的________齿一般比较发达、尖锐,可撕裂食物。水分无机盐翼(或翅膀)犬第1课时┃生活累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虫媒花一般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借助风来传播果实或种子的植物,如蒲公英、柳等,果实或种子上生有毛茸茸的白色纤维,这样可以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果实的植物,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在果实的表面上有刺毛或倒钩,容易附着在动物上,被动物带生活积累到其他地方去。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蜥蜴和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这些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猛兽和猛禽(如虎、豹、鹰等)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被捕食的动物又能够以各种适应方式来防御敌害,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在遇到敌害时能分泌臭液等等。第1课时┃生活累积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地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应。例如,毛虫的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毛虫的这种警戒色可以使许多种食虫鸟望而生畏,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食虫鸟都有效。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条毛虫。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第1课时┃生活累积应性也有影响。比如说,池塘里的生物对于水生生活是适应的,如果由于气候的变化或地势的改变,池塘逐渐干涸了,生活在那里的大部分生物就会死亡。第1课时┃生活累积第2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生态系统类型概念组成功能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____与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部分____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____海洋生态系统____淡水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湿地生态系统空气农田生态系统水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分解者生物环境消费者生产者考点聚焦[规律总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第2课时┃考点聚焦考热身1.[2012·盐城]盐城大纵湖享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湖中的水B.清水大闸蟹C.湖中的芦苇D.湿地风景区D第2课时┃考点聚焦2.[2012·南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C第2课时┃考点聚焦种类数量生态系统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A0900030300040B200350003000040C150250100800403050201D300200000005050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解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第2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就形成了__________。[规律总结]食物链的书写:起于生产者,止于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分解者不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2.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_____流动的。[点拨](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吃与被吃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阳光第2课时┃考点聚焦生产者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能量的变化是:光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级级有散失。(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营养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数量一般就越____________。营养级越高,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越____。多少第2课时┃考点聚焦(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在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另一种生物的数量。第2课时┃考点聚焦考热身3.[2012·嘉兴]如图2-1所示食物网中的X、Y、Z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属于次级消费者的()A.XB.YC.ZD.Y和ZB第2课时┃考点聚焦图2-1[解析]如图所示,X和蝗虫只能以草为食,所以是初级消费者,Y既能以草为食,又能以蝗虫为食,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