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麻醉病人过敏类过敏反应
麻醉病人过敏/类过敏反应围术期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或系统性速发超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可以是免疫球蛋白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也可以是非IgE介导的。•而文献报道麻醉过程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有90%~100%会出现低血压和循环衰竭,37%~39%发生支气管痉挛。据报道,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致死率可达6%,是围术期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围麻醉期过敏反应的特点•用药种类多,过敏反应几率高•复合用药多,致敏原难寻找•过敏史比过敏反应更重要•病人主诉少,诊断靠指标•急救条件好,治疗成功率高麻醉病人过敏/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David,etal.anesthanalg,2003,97:1381•难以估计•目前估计值1/3500-13000•澳大利亚值1/10000-20000•挪威报道值1/6000•女性/男性3/1相关致敏原Laxenaire,etal.BrJAnesth,2001,87:549-558致敏原发生率(%)常见药物及器材肌松药69.2琥珀酰胆碱,阿曲库铵,罗库溴铵橡胶乳胶12.1乳胶手套、导管、止血带抗生素8.0青霉素,其他β内酰胺类镇静催眠药3.7硫喷妥钠、丙泊酚胶体溶液2.7右旋糖苷,明胶类阿片类药物1.4吗啡、哌替定其他2.9抑肽酶、鱼精蛋白、局麻药等围麻醉期严重过敏反应一例作者:吴霞,孙杰,丁正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患者,男,65岁,体重75kg,ASAⅡ级,心功能Ⅱ级。因“胃上皮内瘤变”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BP最高达190/100mmHg,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包括珍菊降压片、利血平、丹参和降压灵)。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0卷第11期•第一次麻醉前已停用上述药物约1个月左右,改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氢氯噻嗪片,BP控制在140~170/95~105mmHg。术前ECG、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患者既往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无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当地医院拟行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时静脉滴注头孢米诺钠,同时静脉推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后突然出现BP下降,神志不清,心跳骤停。经抢救后意识恢复,转入我院手术治疗•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及苯巴比妥钠0.1g,麻醉前常规开通右上肢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常规心电监护,有创桡动脉压(ART)160/95mmHg,HR90次/分,SpO292%。麻醉诱导过程:面罩给氧,缓慢静推丙泊酚20mg,观察1min无异常,继续缓慢推注丙泊酚60mg、地塞米松10mg、咪达唑仑3rng、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2mg。•气管插管顺利,连接麻醉机行IPPV:VT600ml,RR12次/分,I:E1:2,PETCO235~40mmHg。麻醉维持:丙泊酚44μg·kg-1·min-1、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1.3μg·kg-1·min-1、瑞芬太尼0.04pg·kg-1·min-1。气管插管后约10min,ART从130/80mmHg持续下降至90/60mmHg左右,HR未见明显变化。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0~200越后,BP上升至120/80mmHg后又下降,最低降至52/39mmHg,HR降至63次/分。停止所有麻醉维持药物,立刻给予肾上腺素数次,每次10~50μg,HR增快,BP逐渐上升。••低血压持续10min左右。颈部和胸部可见散在皮疹。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无异常,暂停手术,拔除气管导管,送入ICU。•因患者要求再次手术再次行全身麻醉。入室时ART165/85mmHg,HR90次/分,SpO296%。麻醉诱导:吸入3%七氟醚,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3mg、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10mg。3~4min后BP持续下降至60/45mmHg,HR65次/分。紧急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IPPV,VT600ml,RR12次/分,I:E1:2。此时患者全身潮红,可见大量散在皮疹,气道峰压由12cmH2O增至19cmH2O左右。ECG示ST段逐渐抬高。给予反复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5mg、去甲肾上腺素1~3mg,同时复方乳酸钠和6%羟乙基淀粉快速扩容,5%碳酸氢钠纠酸,以及1.5g甲强龙等对症治疗。•气管插管后约45min,患者突发室颤,紧急胸外按压,并以360J直流电除颤,逐渐恢复窦性心律。复苏成功后,听诊双肺湿罗音,血气分析示:PaO279mmHg,BE-9.5mol/L。继续予扩容、利尿、纠酸,持续泵注肾上腺素0.1~0.2μg·kg-1·min-1、去甲肾上腺素0.4~0.5μg·kg-1·min-1,维持BP135/75mmHg,HR90~100次/分,同时给予5cmH2OPEEP。••抢救中共用肾上腺素100mg、去甲肾上腺素50mg左右。暂停手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带气管导管入ICU,继续对症支持治疗,4d后安全返回普通病房。•1)预防为主。麻醉访视时应详细询问包括过敏史在内的病史,避免使用易过敏的药物,必要时需行体内和体外的诊断性试验。•2)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3)全麻药丙泊酚、肌松药阿曲库铵、地塞米松等都有过敏反应发生的报道。同时几乎所有的肌松药都可能诱发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类过敏或过敏反应。•4)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应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循环受严重抑制时可持续静注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胰高血糖素;缓解支气管痉挛;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的联合应用等。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皮肤粘膜症状可表现为皮肤潮红,各种皮疹(尤其是大风团样丘疹),皮下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皮肤水肿,鼻、眼、咽喉粘膜水肿。•呼吸道方面可表现为唾液及痰液分泌增多,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肺内出现哮鸣音及湿啰音。•循环系统方面可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迅速进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循环衰竭。•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即予麻醉药物后15分钟内出现皮肤粘膜表现、呼吸道方面表现和循环系统方面临床症状中的任意两组,且皮肤试验阳性,为明确诊断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的检测在过敏反应的诊断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血清类胰蛋白酶在出现过敏反应后的0.5~1.5小时后达到高峰,在过敏反应发生12~14小时后恢复基线水平。因此需要在三个时间点(分别为过敏反应发生后即刻、发生后1~2小时和发生后24小时)分别采血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的水平来诊断是否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原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皮肤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皮肤试验包括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皮肤试验依然是检测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金标准,主要通过患者皮肤上的肥大细胞与可疑过敏原进行接触来进行诊断。虽然皮肤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但在有过敏反应病史的病例中,阳性结果对判断变应原有很高的价值。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IgE介导的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CellularAllergenStimulationTest,CAST)等。RAST可证实特异性IgE抗体的存在,用于诊断IgE介导的严重过敏反应特异度较高,但目前临床上少有麻醉药物相关的特异性IgE检测服务,且敏感性较差,现多作为实验室研究。由于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并非全部由IgE介导,非免疫介导的严重过敏反应也占相当大的比例•Thankyouforyourattention!
本文标题:麻醉病人过敏类过敏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