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宗教文化•宗教文化的主要内容■宗教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世界三大宗教的源地、扩散及分布;宗教创造的文化与宗教有关的婚姻、丧葬■我国宗教的发展及其传布宗教文化•宗教一词的来源•在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说文解字》:“宗者,尊祖庙也,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教指教育、育化,上施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仰,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宗教理解较为接近。直至公元10世纪,“宗教”一词才最先见于佛经•西方语言的“宗教”(如英语的Religion)源自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Religio。宗教文化•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宗教文化•宗教形成的动机:•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你们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面对已经认识的真实事物,如四季、寒暑、播种等之外,还要承超自然力量的压力与虚幻现象的困惑,雷电、风雨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都会造成他们的困惑,甚至幻想,他们无法理解是怎么一回事,但有感觉似存在的想象,他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世界的一切,对此,他们必须用行动去影响,以便得到保护,这样就形成了原始宗教。阶级产生后为统治者所利用,用于统治人民。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现在有没有形成宗教的可能■现在不太可能形成►古代之所已形成,一方面主要是人们为了转移痛苦,寻求精神寄托;一方面历代都有统治者特别热中于宗教仪式,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来推行他们看中的某个宗教,甚至于一些统治者把某个宗教定为国教与国家法令一致,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往往也是宗教的最高领袖。也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宗教所具有的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你看看今天大家的思维、生活、民主就应该知道,以丧失了形成宗教的土壤。而且宗教不是邪教不是极端的短暂的时间内形成的!宗教文化•宗教产生的背景和实质:•发生在古代文都明发达地区,佛教产生于印度,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中心地域;基督教产生与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界于埃及和两河流域中间,又是与希腊、罗马文明相关地区;伊斯兰教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汉志地区最著名的商道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枢纽地带。所以,它们从一诞生就具有社会文明的依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给自己赋予比较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三大宗教能延续至今、成为现今文明社会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都是在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下产生的。在古代印度,旧有的婆罗门教极力维护种姓制度,遭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公元前六世纪,宣传“众生平等”的佛教应运而生,一举确立自己的社会地现出来。当罗马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的人民不堪忍受罗马人的野蛮统治,寄希望于“救世主”来拯救自己,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出现了;宗教与政治的这种密切联系,在人类文明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一直强烈的表宗教文化•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第一、宗教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第二、宗教具有维护和平促进国家统一的明显作用•第三、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第四、宗教具有很强的为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推动作用•第五、宗教具有独特的文化展示作用•第六、宗教具有心理慰藉作用宗教文化•宗教的元素•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教主),•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宗教文化■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宗教信仰会影响法律。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宗教常常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反抗压迫的工具。■宗教与文化艺术宗教艺术宗教文学宗教绘画宗教建筑宗教戏剧宗教舞蹈宗教美术宗教服饰■宗教与科学宗教与科学通常是对立的。欧洲中世纪的异端裁判所对教会认为是违背《圣经》言行的人都处以酷刑。许多科学家都受到了迫害。但是宗教在某些方面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世界三大宗教扩散及分世界三大宗教的源地分布;宗教创造的文化与宗教有关的婚姻、丧葬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各民族宗教信仰中影响最大的为三大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信徒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教徒比例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首创于古印度,其创始人相传为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后称“释迦牟尼”。佛教初创时,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因而受到中下层民众的欢迎于支持。佛教起初流行于恒河流域,后渐渗入印度北部、西北部。佛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衍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个支系。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或南传上座部佛教,于公元前3世纪向南传至锡兰岛(今斯里兰卡),随后由锡兰岛渡海传入中南半岛今缅、泰、老、柬及印尼、马来西亚诸国,中国云南傣族等亦信奉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则北上中亚,公元前后经中亚东传中国内地,尔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7世纪以后,印度本土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而产生密宗,密宗越过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我西藏地区后,与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形成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和藏密大乘佛教。现今世界佛教各派信徒总共有3亿人,分布范围大致仍集中于亚洲,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为主这就是佛家所追求的地方庙布达拉宫内蒙古藏汉混合式喇嘛庙席力图召大经堂外八庙普陀宗乘全景佛教的禁忌•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对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这里仅介绍一部分内容,饮食方面的禁忌•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世界三大宗教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时于阿拉伯半岛产生的,由穆罕默德所创。伊斯兰教信仰惟一真神“安拉”,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意为“皈服者”)。以麦加为宗教圣地和朝拜中心,以《古兰经》为宗教经典。因宗教、社会、政治主张的分歧,伊斯兰教又分成两大主要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现今穆斯林中,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经过7~8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的军事扩张,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播到了西亚、北非、中亚各地及南亚部分地区。15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势力又进入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由于商业活动和移民,伊斯兰教的影响还渗入了东非、西非、中非和东南亚一带。我国也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1971年成立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具广泛影响的伊斯兰国家组织,共有45个会员国,均分布于亚洲、非洲。全球伊斯兰教徒共有10亿(其中逊尼派9亿,什叶派1亿)伊斯兰建筑伊斯兰的禁忌•伊斯兰教在饮食、服装、卫生、婚姻、丧葬、商业等方面有许多禁忌,这里只谈谈饮食禁忌。•饮食问题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穆斯林来说也不例外。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的禁忌限于如下四种东西:自死物、溢流的血、猪肉和“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除了在肉食方面提出了禁忌要求之外,它还要求教徒禁止饮酒、赌博、求签等等。《古兰经》说,猪肉是不洁的,这里的“不洁”不单是指卫生,更重要的是指宗教意义上的不纯洁。•保持或改革这些禁忌的自由,政府或其他任何人都应予以尊重,不得强加干涉世界三大宗教之基督教•基督教在大约公元1世纪中期最早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一带,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基督教信仰上帝,崇奉耶稣为“救世主”(希腊语称“基督”),由此得名。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包括《旧约》、《新约》两部分。早期基督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之间衣食互济,患难相助,反对罗马当局的残暴统治,在下层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因此,曾遭受罗马帝国的一再迫害。但至4世纪起,随着基督教的持续传播,影响日益扩展,帝国当局改而采取扶持、利用政策,随即承认其合法地位,并立以为国教。进入中世纪,基督教会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教派(此前已有一些小教派出现),分别以西欧的罗马教皇和拜占廷皇帝为首。由于相互争斗激化,于1054年正式分裂,西欧的教派称天主教会,东方拜占廷的教派称东正教会。16世纪,西欧天主教内部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又分化出三大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嗣后新教也陆续形成不少小教派。从公元初年基督教创始之时起,经过千余年的传播,当前各种基督教徒几乎遍及全球,分布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以欧洲、美洲最为集中。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拜占庭式建筑基督教的禁忌•《圣经》中有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天主教的禁忌•1.独身禁忌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2.神职从商禁忌•3.离婚禁忌•4.堕胎禁忌•5.主日禁忌•6.斋期禁忌•7.教堂内禁忌•除了三大世界宗教以外,依然存在一些至今仍颇具影响的民族宗教和地区宗教,像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源于古代婆罗门教、至今仍信众如云的南亚印度教、同样出自印度的耆那教、锡克教、流行于犹太人中的犹太教、创于古代波斯的拜火教,还有在一些后进民族中依然存在的原始的萨满教,等等。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市(Jerusalem)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犹地亚山的四座山丘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四周群山环抱,面积158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海拔835米。中文以此译为“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人称该城为“古德斯”,即“圣城”。。•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宗教和传统、历史和神学以及神圣的处所和祈祷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为备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圣城市。•耶路撒冷也就成了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纳的第三圣地。空中航拍的圣城耶路撒冷犹太教的哭墙俯瞰圣殿山上的金顶清真寺界宗教的传播世婚姻•宗教对婚姻文化的影响•伊斯兰世界的一夫多妻制,到现在还存在与一些国家。•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佛教也有规定。成为影响古代人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结婚时的仪式、年龄、地点、时间的选取等。•及其生育丧葬•宗教对死亡文化的影响•在葬式中,土葬、水葬、天葬、火葬(佛教中教盛行)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由此可以看出土葬并非农业文明的专利。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的葬法。•西方死亡文化,尤其是在葬式上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如树葬、墙葬(即墙墓)、花葬、海葬、风葬等(火葬后的骨灰处理方式)。西方国家只提倡火葬,不强调火葬,因此在西方火葬与土葬并存。这都是与宗教分不开的。•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本文标题:宗教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