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九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第九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007-11-12本章内容态度的形成态度改变的理论态度改变的方法态度研究的新进展31.态度的形成态度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因此态度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个体学习41.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终生性、持久性、宏观性、选择性家庭的影响教育和抚养方式、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同伴的影响归属、尊重、一致的需要团体的影响遵守团体规范吸引力、地位51.2个体的学习联想学习古典条件作用强化学习模仿与观察学习62.态度改变的理论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学习理论的研究72.2认知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紧张减缓理论研究归因理论的研究社会判断理论82.3功能理论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功能自我防御的功能认识的功能价值表达的功能92.4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服从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认同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内化个体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103.态度改变的方法劝说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113.1劝说法传播者的特性信息传播被劝说者的因素情境因素123.1.1传播者的特性专家身份社会身份吸引性相似性可信赖性133.1.2信息的传播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信息传播的渠道143.1.3被劝说者因素原有态度人格特点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153.1.4情境因素信息繁多的情境令人分心的情境信息重复的情境163.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理论个体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角色扮演法使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据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173.3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团体及团体规范的约束和影响,可以有效的改变个体的态度。183.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度的改变影响很大。参与活动的经常性、持久性与态度改变有关。194.态度研究的新进展态度结构研究的新进展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标题:第九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1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