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西方宗教比较——佛教与基督教教义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格不能乱,体不能分。基督教上帝神(Deus):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人们理解上帝只能根据上帝的有形的形象来感知上帝,实际上还要透过上帝的形象感受宇宙万有。创造(Genesis):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罪(sin):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缠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救赎(法语:Expiation、英语:Atonement):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灵魂与永生(法语immortalité、英语immortality):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或许会有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在现实中的影响佛教与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译及弘扬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将是一片空白。佛教与艺术: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佛教与民俗、道德: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西方文明是个内涵相当宽广而丰富的概念,作为其主流的,则是基督教信仰和人权、民主思想。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以做人的基本权利,即称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除了自由权和平等权外,人权还包括生存权、财产权等。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佛教与基督教比较真理基督教自称是“唯一真理”,耶稣更是自称“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而佛家从来没有自称是“真理”。《金刚经》说:法上应舍,何况非法?在佛家看来,所谓的佛法,是人们认识/体证真理到达解脱彼岸的道路/工具。佛法就像是大家渡河的船,大家如果到了彼岸,就不再需要这个船了。信和行基督教首先强调的是“信”。基督教虽然也讲“行”,但是,“行”是次要的。“圣经”很明确:没有人能够因为自己的行为“上天堂/得永生”,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是罪人,“圣经”讲:“一个义人都没有”。基督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因信称义”,因为“信”,所以被算作了“义人”,可以“上天堂/得永生”了。信的人上天堂得永生,不信的下地狱,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我有专门的帖子详细的论述了这一点的“圣经依据”。佛家强调的是行,修行修行,不“行”还修什么行?不管你信不信,自己的言行,自己背这个因果。当然,光是“行”还不够,最根本的还是心灵的境界。心灵的境界到了,“行”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总的来说,中方宗教以自力信仰为主--以见为基础--偏重于理性--不畏惧思辨--信者与教主可以最终平等。西方宗教以他力信仰为主--以信为基础--偏重于感性--不崇尚思辨--信者与他力不能最终平等。总之,无论是东方宗教或是西方宗教,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都是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共通点。THE.END.
本文标题:中西方宗教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2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