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14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金色海湾产权公寓式酒店地下一层顶板裂缝处理方案一.施工现场情况综述目前地下一层顶板除后浇带部位以外,已经完成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后,顶板位置出现部分裂缝,局部裂缝出现渗漏。针对此种情况,特支顶本方案。二.裂缝原因分析1.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受力裂缝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是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负筋保护层偏大(钢筋严重踩塌)、板底混凝土保护层不足等。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裂缝原因分析如下:1.1.地下一层顶板施工完成后未进行大负载施工,且工期缓慢,排除混凝土施工后加载引起裂缝的可能。1.2.由于顶板钢筋施工过程中底部保护层未垫设到位,造成钢筋保护层偏小。1.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不及时,造成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同时由于覆盖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相差较大,造成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三.裂缝的处理由于排除了受力裂缝,因此该位置混凝土裂缝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不存在影响,不影响结构安全。仅对后期交付使用后楼板抗渗防漏存在影响。但是由于渗漏会影响混凝土内部钢筋的耐久性。因此必须对裂缝进行有效处理。针对楼板表面及底部裂缝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消除顶板裂缝造成渗漏的隐患。1.楼板表面温度及收缩裂缝的处理:参照材料做发表,首层楼面做法为楼15A(08BJ1-1),即混凝土楼面上为20厚DS干拌砂浆找平层,其上为10厚DTA砂浆粘结层。拟在后续建筑做法施工时采用找平砂浆进行处理。2.楼板底部渗漏部位裂缝处理由于楼板底部部分裂缝出现渗漏,因此该部位裂缝必须尽快处理完毕。处理方式为高压注浆止漏。具体步骤如下:2.1.基层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2.2.确定注入口:一般按20~30cm距离设置设一个注入口,注入口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2.3.封闭裂缝:采用快干型封缝胶,沿裂缝表面涂刮,留出注入口;2.4.安设塑料底座:揭去注入口上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2.5.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2.6.灌浆: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2.7.注入完闭: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2.8.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清理表面封缝胶。
本文标题:14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2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