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周蒋浒:党课之“十八大精神解读”
德育教研室周蒋浒2012年11月21日十八大精神解读一.历次党代会简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在“六大”之前,全国党代会是按照共产国际的传统,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尔后连续发生三次大的相隔年限。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十一大之前,全国党代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十一大之后,全国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2012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1周年。91载艰苦卓绝,91载荣耀辉煌。91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是党和国家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是党和国家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1926—),江苏扬州人,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是党和国家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1942—),安徽绩溪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三、十八大重要会议回顾预备会议通过了习近平同志为大会秘书长。预备会议确定的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四、第十八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平均年龄56.1岁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平均年龄56.1岁,一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的人引人注目;女干部33名,少数民族干部39名;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5.7%,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7.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5名。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共25人,其中新当选委员共15人,为马凯、王沪宁、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李建国、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金龙、韩正(姓氏笔画序)。卸任委员共14人,为王刚、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回族)、刘淇、李长春、吴邦国、周永康、胡锦涛、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姓氏笔画序)。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五、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七)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本文标题:周蒋浒:党课之“十八大精神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3133 .html